用好具体情境,实现学生自主探索

2015-05-30 14:56李丹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知识点情境数学

李丹丹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自主进行探索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激情饱满的学习状态进入课堂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与学生近距离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探索学习新知中去.

笔者在借班教学“等式与方程”一课的时候,上课开始前,面对众多听课老师,学生不免感到紧张. 为了缓和气氛,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一起回想玩“跷跷板”的游戏. 学生顿时丢掉了紧张拘谨的情绪,马上热情高涨地交流起来. 正是有了这种积极高昂的学习状态,才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然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具体的游戏情境,根据原理相同的道理,过渡到认识天平. 在初步认识天平后,引导学生用获得的初步认知找出同样原理的实例,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实例加以辨析,充实学生对天平平衡的体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建立对平衡这一抽象概念的科学认识.

这样,使学生一方面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的观察中加深对平衡现象(左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平衡现象(左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成为自主探索过程中的知识建构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主探索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

在“等式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尝试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悟,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在总结“方程的意义”这一环节中,首先呈现天平的直观情境图,放手让学生写出式子,当黑板上呈现出很多关系式后,教师适时地激发学生产生分类的需要和自主探索的欲望. 引导学生先想好标准,自主分类,让学生自主建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初步建立起关于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提高问题引导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教师不要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喧宾夺主. 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要精心设计,选取的问题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能够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引导学生探索的步子迈得小一些,适当降低探究难度. 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才能轻松有效.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是多样的,而在具体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运用自主探索,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提供自主探索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猜测能力

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点,不会产生疑问,几乎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这样的传统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猜测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将转变得更为轻松. 例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传授时,让学生独自猜测:余数是否比除数大?首先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对除法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当余数大于除数时,可以再进行分份.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猜测,还可以证明新的理论. 这样比老师们“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更有效.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与发现知识点. 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组织与引导的作用. 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规律,并且培养出学生对整个知识链的观察与推理,再进行对新接受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才是真正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办法. 从而,老师需要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出自主猜测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真正意义上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总之,进行初中数学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从根本意义上不只是针对于数学学科,还可以在通过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提高的同时,运用此方法针对其他学科进行自主探索. 老师作为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在整个自主探索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实践,从而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得以有效地提高,真正意义地达到现代教育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知识点情境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