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外求书 印外求印

2015-05-30 09:51:30张双锡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帛书印章长沙市

张双锡

石光兄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已有三十余春秋,于此道可谓驾轻就熟了,他又同时长期致力书法教育,可以说一直是生活在艺术的天地里。他从青少年起,即从楷书入门,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不断提高,他几乎涉猎了从甲骨、金文、秦篆、北碑、唐楷并受历代书风的浸染。因此所得的营养丰富,所悟的门道切实。近二十年来,他从长沙马王堆帛书及走马楼简牍中,得到启发和灵感,故一直孜孜不倦地在简帛书艺中拓展自己的书法风貌。愈多投入,愈多收获。他在此方面的书风也愈见成熟,尤其是在运用浓、淡、枯、湿的笔境中,更见神采,且在章法、形式诸方面均有所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他对字学的研究以及对文字起源的把握,使他在创作中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多年来,他在文史、诗词等方面也不忘狠下功夫,这是夯实和提升自己书法品位的不二法门。湘中耋宿虞逸夫、易祖洛、何泽翰等前辈,他一一拜师门下,悉心讨教,认真学习,使他在多方面都得到了丰富的滋养,也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书法事业突出猛进,中国书艺历来讲究“书卷气”,而在多种姊妹艺术中汲取元素,方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深知石光兄是深谙此理的。

石光兄学习篆刻亦三十余载,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各类艺术展,其在三湘印坛的成绩有口皆碑。记得他求学于师范学校时,就尝试拿起了刻刀,后来分配到边远的农村学校,任其寒来暑往,每每于万籁静寂的灯下,不断耕耘。习篆之余,我们常结伴遍访省内名师,长沙的老一辈书画印人,几乎无一不拜谒问道。八十年代初,始入谢梅奴先生门下。之前,他一直在秦汉印的探索中,也在明清印家中讨生活,尤其对黄牧甫的劲利简洁心服诚之,又参以浙派诸家的浑穆之气,印章已刻得初见规模了。当接触到谢师的大气典雅之后,他似乎从内心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这是他学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接着,他为筹建天心印社而积极奔走,省会印人亦得切磋之便。至此,他与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下的印坛,尽管异彩纷呈,新人辈出,但在急功近利的世风之下,纷纷扰扰,旁门左道,哗众取宠,言不由衷。殊不知我国的传统艺术都不离典雅的范畴。关于治印,先师陈恒安先生早年在为一本印集写序时,有一段引为名理的话,他说:染仓室与莲花盦(按:陈师曾与姚茫父),尝以文人画为倡,所谓问人,非徒寻常忤弄之流,必也淹通百氏,洞澈古今,夫然后可以言。盖中国艺术,迥异欧西,而治印一道,于问字之沿革,书法之变迁,尤息息相关,欲求其擅场,而非文人莫属也。文人画固重,而文人印尤重,印而不文,将无所可。其宗旨正在“典雅”——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主轴也就在此。我们知道,印章犹如作者的面目,可以是洗尽铅华的质朴,可以如谦谦君子的温雅,可以似铜琶铁板的豪放,却不可怪诞,不可张狂,断不可剑拔驽张,抑或霸王强上弓,书法中有“字如其人”一说,其实印章何尝不是“印如其人”?前辈王福厂与唐醉石先生世称印坛“一时瑜亮”。两老的作品无不透出浙人的温藉与湘人的豪爽。

湖湘大地具有浓厚的楚文化历史积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极丰富的滋养。石光兄浸淫其中,临池不倦,深 其奥秘与特点,故尔近年来尝试以简帛文字入印,即有一些可喜的收获。他不愿人云亦云地随大流,而期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以隶型字入印,晚清大家黄牧甫已有实践,那方“光绪十一年国子学录蔡功年校修大学石壁十三经”就相当成功。这条路子走的人还不多,可以说大有文章可做。有些印人偶尔为之,难成气候。印章应体现它的“图案美”。因此,金文印更令人青睐。我想,简牍印要是刻出文字的华美来,一定讨人喜爱。我记得石光曾刻有一方“印外求印”,颇能说明他的认知。如上所述,他于古文字、绘画、诗词,尤其对书法的实践,都下过不少的功夫。所有这一切努力,对他的印章创作都带来益处,造型艺术的共通点其实很多。这与陆放翁说的“工夫在诗外”,是一个道理。若明此理,道不孤矣。

中国的篆刻艺术发展到吴昌石、齐白石,已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当代印坛仅有一二巨子可以与之比肩,其余芸芸学子确难望二翁之项背。不过,一切艺术总是在不断的发展进取之中,在众多孜孜追求者当中,自然也有石光兄的身影。我们期待他能攀到另一座高峰!石光兄好古敏求,孜孜不倦,韬光养晦,锲而不舍。如今正值盛年,当未可限量也。

已逾知命之年的石光兄,仍在不断地潜心学习和充电,虽然方方面面的工作一直很忙,他仍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学习中充实,在充实中学习。我想,他仍然有无限的空间任他翱翔,有更高的境界任他攀登,有更辉煌的成就任他完成,愿石光兄愈修愈妙,常变常新。

(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理事、长沙市书协副主席)

谭石光,又名塞关、实光,别署去尘居、怡莲堂、不倦不厌斋、帛斋,1956年生于湖南长沙。长沙市雨花区少年宫书法教研员,副稿职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教研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教研会会员、湖南省书法教研会理事长、长沙市书法教研会理事长、长沙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池印社社长、岳麓印社副社长;担任民进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会员、第九届长沙市政协委员、民进长沙市市委委员。被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书法教育领军人”“书法教育名师”称号。

1980年开始学习书法篆刻,1981年师从湖南著名老篆刻家谢梅奴先生,1987年又拜师海上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书法、诗文从师湖南省老书法家及著名诗人虞逸夫、易祖洛、何泽翰先生。八十年代末开始研习马王堆简牍帛书,尝试以马王堆简牍帛书入印,逐步形成个人特色的篆刻艺术风格。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展、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展评(获“优秀奖”)。1988年举办“谭石光书法篆刻作品展展”,1996年举办“谭石光学生书法展”。出版有《中国篆刻百家·谭石光》。2013年篆刻作品被韩天衡美术馆收藏。

猜你喜欢
帛书印章长沙市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4:10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我们有印章咯
大灰狼画报(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4:30
自制橡皮印章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参花(下)(2017年5期)2017-03-24 14:44:13
印章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