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

2015-05-30 10:48:04许文王宏强王志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力企业改革

许文 王宏强 王志强

摘要: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的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中,但是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改革面临巨大的阻力,因此,一直进展缓慢。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牵涉到各行各业,电力企业如果要突破改革的阻力,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浅谈电力企业改革如何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破改革阻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电力企业 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

0 引言

工业是国家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电力企业是工业的基础,且决定整个经济的发展形势,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一项最直观的参数就在于电量的消耗。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电力企业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不断推进新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技术的更新,以做好国家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坚强后盾。目前,电力企业旧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形势,各种矛盾和问题都在喷涌而出,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本文从电力企业管理方面对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浅谈如何推进电力企业管理的改革及提升电力企业员工素质。

1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政企不分 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在政企分离道路上,但是进度过于缓慢,对电力企业发展的掣肘毅然存在。电力企业的主要责任在于满足地区的工、农业及居民用户的用电需求,目前政府单位对电力企业发展的管制太多,相较于私有企业,电力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过于薄弱。导致的严重后果体现在技术更新能力欠缺、没有预见性的对自身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地区经济发展受限。因此,电力企业如何发展自身独立性、自主性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很重要。

1.2 电力企业内部部门地位存在巨大差异 电力企业保留行政机关部门,且权力巨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层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政府行政”的层面,而生产部门地位相对薄弱,造成生产技术人员提升困难,职业发展通道受阻。两方矛盾的加剧使整个团体氛围缺少“和谐”主题,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1.3 缺少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员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以及如何将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让其努力为企业发展自主做出贡献。对于供电企业,不存在产品多样性问题,更多的是服务岗位的发展,电力企业员工在一定层面均可定义为服务人员,对于服务人员最好的激励措施就是企业对其的“认可”。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生产人员的地位不高以及职业通道的受阻是企业发展的阻力。

1.4 全体人员的思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员,“以人为本”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说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向导...”。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作为电力企业,我们应该把握好服务性,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安全、优质的电力保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大力培育职工以及企业自身的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思想问题的解决需要正确的引导,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且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发扬。电力企业的发展应当“以人为本”,使员工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观有牢固的认识。电力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将企业与员工之间作为互动对象,员工以企业为榜样,企业以员工为主体,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让员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真正做好服务性企业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好基础。

3 电力企业员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培育电力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 职工是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立足本职,踏实、兢业工作。认真践行“诚信、奉献、创新、求实、责任”的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开展“你用电,我用心”服务活动;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提高为民服务本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工作岗位作为展示人生价值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用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自己的行动,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传录者、弘扬者。

3.2 培育电力企业员工勇于担当勇气 在本职工作岗位中,要有一种敢于担当、主动有为、争先创优的思想;要有一种敢于吃苦,敢于冲锋在前的积极思想;要有与其他同事形成合力,提升整体工作业绩的目标。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一时困难,要勇于承担面对,并通过积极努力寻求最佳解决办法,不断促进班组、部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3 培育电力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每个人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良好的敬业

精神能激发出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良好的敬业精神会产生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敬业精神还能增强责任意识。

3.4 转变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一名员工都要从思想上坚定“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信念,最终达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目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作为向全社会提供电能服务的供电企业,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服务社会、客户及社会经济发展。

4 电力企业自身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4.1 企业自身问题的发掘 作为初步改革后形成的公司制企业,要把“高效率”放在第一位,形成“简政、放权”的管理机制。“高效率”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便捷性,且“高效率”也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进而使员工的工作反哺企业的发展。

4.2 加快农网改造问题,提高供电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农网改造问题是目前电力企业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现代化问题不断重视,正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农业机械化离不开经济、可靠的电力供应。因此,就农网改造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加快改造进度,做出对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电力规划,且保留出对后续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供电冗余度,真正做到电力服务于农,服务于群众。

4.3 大客户专项管理制度 大客户是电力企业供电的主要对象,且大客户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对大客户安全、有效供电是保证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追求高质量GDP的年代,保障大客户的电力需求,不仅是电力的企业的经营问题,也是政府的行政问题。因此,对于电力需求的大客户,电力企业应该制定专项管理计划,从用户企业变电站的规划、用电线路规划、方式制定等方面,都要进行参与及跟踪督察,保证对大用户用电需求和电力的安全保障。

4.4 公司制人才管理制度的优化 “人才第一”的制度是公司制企业发展的基础。个人的发展是跟随企业进行的,企业要对员工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和促进员工进步,使员工有进步空间、上升空间,将员工的个人工作热情发挥出来,不断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5 结论

电力企业改制问题迫在眉睫,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压力,原有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运作形式,尤其国家要求厂网分家、竞价上网的提出,对电力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电力企业面临企业管理改革,人員素质提升,安全管理概念提升等。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就如何推进电力企业改革做出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人员管理、员工素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对于改进措施,由于笔者水平限制,难免有不足之处,对此,恳请各位专家给出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赵林峰.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5.

[2]王乐.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厦门大学,2013,10.

[3]彭文兵,史君英.融于管理机制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23-24.

[4]王益强.ERP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5.

作者简介:许文(196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政工师;王宏强(1982-),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助理工程师;王志强(1983-),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力企业改革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5
改革备忘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3:51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6: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0:02
改革创新(二)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