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惠贞 张香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诱因、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就诊并存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将患者按是否具有早期心绞痛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16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病率为36.7%,诱因Q波坏死、高血压与高血脂等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取少量倍他乐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结论:尽早发现病症,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早医治,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存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脑骨后剧烈持久性疼痛,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死亡率较高。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诱因、临床表现与预后。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存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存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经诊断,均符合研究要求,其中男性患者163例,女性患者93例,年龄为52-75岁,平局年龄为(63.5±4.2)岁;下壁梗死53例,前壁梗死130例,前下復合壁梗死21例,非Q梗死52例;心功能I级112例,II级75例,III级40例,IV级29例;高血脂患者65例,高血压患者90例,糖尿病患者10例。按是否具有早期心绞痛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心绞痛)94例,对照组(无早期心绞痛)162例。
1.2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完全消失后24h到28d内出现心绞痛,胸痛时间较短,舌下服用硝酸钠脂类药物后缓解,或自行缓解,伴随T波或ST断改变,心肌酶停止升高,不含梗死延展与反应性心包炎[1]。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首发早期心绞痛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患者自行缓解;接诊后给予倍他乐克6.25mg,口服,1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概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有关诱因;分析观察组心绞痛时心电图特征与该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
1.5评价指标
治愈:同等劳累程度不再出现心绞痛或心绞痛频率、消耗硝酸甘油减少不低于80%;好转:心绞痛频率、消耗硝酸甘油减少不低于50%;无效:心绞痛频率、消耗硝酸甘油减少不超过50%,或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6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病率为(36.7%),其中在15d内发生心绞痛患者为51例(54.3%),16d-28d内发生心绞痛患者43例(45.7%)。两组患者发病诱因中Q波坏死、高血压与高血脂等因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临床表现
观察组(n=94)
对照组(n=162)
X2
P
例数(n)
构成比(%)
例数(n)
构成比(%)
Q波梗死
63
67.02
141
87.04
14.72
<0.01
非Q梗死
30
31.91
22
13.58
12.35
<0.01
心绞痛史
54
57.45
127
78.4
12.60
<0.01
合并症
高血压
47
0.5
43
26.54
14.36
<0.01
高血脂
33
35.11
32
19.75
7.40
<0.01
糖尿病
4
4.26
6
3.7
0.05
>0.05
心功能
I-II级
69
73.40
118
72.84
0.009
>0.05
III-IV级
25
28.72
44
25.93
观察心电图表现为:观察组94例患者中51例早期心绞痛发作与梗死时导联相同,构成比为54.3%,43例缺血改变与梗死无关,构成比为45.7%。此外,ST段缺血性下移者48例,构成比51.1%,抬高患者42例,构成比44.7%,同时存在两种改变者为4例,构成比4.2%。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
3 讨论
急性心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后期心绞痛在24h内大多可以自行缓解,但复发率较高,多在28d内复发,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复发。高血压、高血脂与非Q坏死等为冠状动脉产生病变的多发因素,且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侧支循环复杂等现象。患者在不明原因情况下或进行少量体力活动后,突然发生心肌耗氧量异常增加的情况,从而导致心绞痛发作。导致心肌供血间隙减少的诱因有很多,如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或痉挛等,都是引发心绞痛的原因[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病率为36.7%,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绞痛发作时,患者持续心肌缺血,容易导致再梗死或梗死延生。早期心绞痛多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5d内,尤其以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功能较差者多发。
综上所述,尽早发现病症,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早医治,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存活率。
参考文献:
[1]赵闯.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3,02(19):89-90.
[2]吴宁.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病理及治疗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2,03(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