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医源性感染,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我院准备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抽取其血样,检测血样的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1/2等四项指标,对比男女四项感染率、两年四项传染性疾病的首次发现率和增长率。结果:男性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12.56%)对比女性(9.7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四项传染性疾病首次发现率对比,2012年的乙肝首次发现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三项的首次发现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非常重要,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血前,传染病,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目前,输血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医学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控制大多数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的程度,输血就存在着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传染病的风险[1]。为了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降低因输血感染上传播性疾病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现对我院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的四项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两年来准备输血的患者共2048例,其中男1194例,女854例;年龄平均为(36±1.5)岁。在所有患者输血前抽取其血样,检测血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等四项指标。
1.2 研究仪器与试剂
75-2A型微量振荡器,EFFI-CUTA 型样本前处理系统,Multiskan MK3 酶标仪,Anytest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GRP-9050 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微量移液器,HBSAg诊断试剂盒与抗-HCV诊断试剂盒,梅毒诊断试剂盒,抗-HIV1/2诊断试剂盒。
1.3 研究方法
输血前采集准备输血患者的血样并立即分离血清以做输血前的各项检测,对于急诊的输血患者应当先抽取血样分离血清待测,然后及时对其输血,再对血样进行输血前的各项检测。对抗-TP和抗-HIV1/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严格地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对HBSAg和抗-HCV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并严格地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前先将试剂放置室温下平衡30分钟后再使用。但凡检测出的阳性样本必须再次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 ±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输血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
男性HBSAg的感染率(10.64%)明显高于女性(7.26%),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达到了12.56%,对比女性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9.7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不同性别输血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n)
项目
男性
女性
X2值
P值
例数
阳性数
阳性率
例数
阳性数
阳性率
HBSAg
1194
127
10.64%*
854
62
7.26%
6.776
0.009
抗-HCV
1194
9
0.75%
854
4
0.47%
0.643
0.423
抗-TP
1194
13
1.09%
854
17
1.99%
2.806
0.094
抗-HIV
1194
1
0.08%
854
0
0.00%
0.716
0.398
總数
1194
150
12.56%*
854
83
9.72%
3.994
0.046
(注:不同性别HBSAg的阳性率相比,*P<0.05)
2.2 2012、2013兩年内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疾病首次发现率的对比
我院2012年患者输血前检测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的首次发现率分别为26.32%、38.46%、60.00%、33.33%。(详见下表2)
表2:2012、2013两年内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疾病首次发现率的对比
疾病
2012年
2013年
X2值
P值
确认总人数
首次发现人数
首次发现率
确认总人数
首次发现人数
首次发现率
乙肝
152
40
26.32%*
165
62
37.58%
4.596
0.032
丙肝
13
5
38.46%
16
6
37.50%
0.003
0.958
艾滋病
10
6
60.00%
14
8
57.14%
0.020
0.889
梅毒
33
11
33.33%
37
14
37.84%
0.154
0.695
(注:两年的乙肝首次发现率相比,*P<0.05)
2.3 2012、2013年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疾病增长率对比
我院2013年与2012年相比, 输血患者在输血前感染乙型肝炎增长率为2.27%,丙型肝炎抗体增长率为0.24%,艾滋病增长率为0.61%,梅毒疾病增长率为1.39%。乙肝和丙肝两年增长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传播性疾病已证实有18种,最为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有HBV、HCV、TP和HIV[2]。虽然现在相关机构对市面上血液制品有着非常严格的检查,但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和克服的问题,例如在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时的问题,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实验室条件等问题,2000年10月1日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中正式要求输血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乙肝两对半、抗-HIV及ALT等九项传染性疾病的检测[3],由此可以鉴别输血患者是否由输血引起传染性疾病,降低了输血风险,保障了输血工作的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非常重要,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李洁,刘风华,刘香,等.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08):999-1000.
[2]谌晓燕,张银辉.12443例备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08(1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