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及其控制分析

2015-05-30 02:11:15旬超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旬超群

摘 要:当前,我国积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所以,成本的控制成了关注的话题,而审计机构能有效地制约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审计成本不仅是审计机构效益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还为审计收费奠定基础,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基于这些情况,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增强对审计成本的认识,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文章阐述审计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分析审计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合理确定审计成本,提出控制审计成本的可行措施,以及为有效控制审计成本提供基础。

关键词:审计成本;影响因素;审计成本控制

1 审计成本概述

审计成本就是指各种与审计相关的耗费,有两种含义,一种审计成本是指政府(财政)在社会经济的管理中用于审计方面的支出费用总和。另一种审计成本是指审计机关为完成审计工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资源总和。而一般的审计成本都是指后一种审计成本。审计成本包括六个方面:社会保障成本、工资成本、业务成本、公务成本、业务成本、购置成本和其他成本。

2 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审计主体

在社会审计中,审计主体决定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中。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影响审计成本,作为审计工作真正执行者,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在对应不同企业审计的情况也不一样,要熟练掌握财务技能和法律知识,相关的各类技术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主体是基本要素。

2.2 审计客体

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单位是主要对象,其内部控制状况、业务流程、规模大小、组织结构的变化程度影响着审计工作量,审计成本也受到制约,主要存在这样两种情况:(1)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差,审计工作的需求量也越大,导致会计核算水平低,投入审计资源过多,审计成本就越多,特别是在审计中,财务报表填写有问题,也会是审计成本提高,加大审计风险;(2)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组织就越复杂,业务就越多,资产规模和项目表表也就越大,审计工作需求也就越大,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资本越多,审计成本就越高。

2.3 审计技术方法与程序

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能促进审计主体快速完成审计工作,在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提高意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责任心,准确合理地判断出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充分合理恰当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果,避免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合理安排审计程序,确保实现审计目标,在实施审计程序时,要调动多个职能部门、工作岗位、从业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减少审计工作程序,减少资源投入,降低审计成本,审计程序要确保符合客体,使审计方法达到预期效果。还会提高潜在成本增加和潜在风险转变成现实风险的可能性,从而加大了审计项目中为规避现实风险而支付现实成本的可能性。

2.4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在财务报表过程中,审计人员在重大问题上发表不符合审计意见的风险,会计在报表中存在错误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会发表不同的审计意见,所以,在审计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审计任务和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报告,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加大审计资源的投入,耗费更多的审计成本,相反审计过程中较少的投入审计资源,耗费较少的审计成本,最终使得审计风险过高,但因此而带来的审计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就增大,增加了风险损失成本发生的概率。

3 审计成本的控制

审计成本控制是审计目标的控制手段,是通过对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达到实现审计目标的控制手段。

3.1 科学配置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专业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高精的专业素养,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配审计人员,既有利于审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最大地发挥,提高审计质量,也有利于审计机构在其有限的人力资源的状况下接收更多的审计项目,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成本,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控制和压缩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对于降低审计成本更有效。较高素质的审计人员的聘用,在短期来看需要较多的成本投入,但从长期看,这种投入有益于审计机构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综合情况来看会有以下几种:(1)审计机构设置合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能够承接的更多的审计项目,赢得更多业务;(2)改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审计资源,能过更好地拓展自身规模,减低审计成本;(3)培养高素质审计人员,承担多个项目,可以担任多个角色,减少人力资源成本;(4)要求审计人员精通业务,应用和发挥审计硬件功能,运用专业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减低审计成本。实际上审计机构的规模越大,对于审计机构的长远利益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规模越大的审计机构,越有能力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对客户的担保能力越强,审计质量越能得到保障,审计风险成本越能有效降低。而且审计机构规模越大,就越能够承接更多更大规模的审计项目,由此带来的品牌和声誉又可以为事务所赢得更多的业务,从而直接抵消审计成本的增加。

3.2 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严格控制审计程序

科学有效利用审计时间,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严格控制好审计程序,是审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審计资源的配置决定审计程序的设置,规划具体成本的支出,减少成本的不必要投入。

3.3 改变审计职业理念,选择恰当的审计战略

改变执业理念是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体现,是让审计人员更重视审计计划工作,是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收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时,按照最小成本支出的原则确定所需的审计程序。提高全新审计思路,选择合适的审计战略,降低审计风险,关注审计成本控制。

3.4 强化预算控制成果,降低审计费用支出

追求审计成本的最低化,而应将审计成本与对应的审计质量、审计成果进行对比,以求用最少的审计资源来获得最大的审计效益。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审计成本是通过审计成果来体现的。所以,控制审计成本,发挥审计资源最大效益。缩短审计时间,扩大审计成果,使审计成本降到最低。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增强审计服务效果,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有效解决方案,查缺补漏,从而扩大并利用审计成果。

4 结束语

审计成本影响着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有效地控制审计成本,采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是有效的控制审计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成本控制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审计成本概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本着从审计技术、方法、风险等几大要素出发并进行合理研究,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为以后有效做好审计成本控制工作作以参考。

参考文献

[1]郭丹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成本问题研究[J].内控与审计,201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零售银行如何赢得客户忠诚度
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价格影响因素的探讨
东林煤矿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