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在过程体验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 01:21吴大挺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浓硫酸蔗糖思维

吴大挺

摘 要:过程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同、领悟知识,对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得到思维的发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过程体验;思维;教学情境;习题;结论;实验教学;“生成”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得到充分发挥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收获和新的学习资源,教学效果远比预期的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有效学习经验和体验,能让他们掌握知识,得到思维的积极发展,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与原动力,体验学习魅力所在。“体验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为代表,体验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库伯认为,学习首先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师的主要精力应集中于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其学习结果,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由此可见,体验学习过程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落实新课程理念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经验和体验的获取过程,如何创设优质化的课堂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发展思维,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推进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讨。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引发积极思维活动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积极思维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定向设计出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思考参与讨论,体验到发现问题所带来的兴奋,引发积极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将结论创设为问题,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很多都是直接告诉结论,因此,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将结论创设为问题,创造自己生动活泼的课堂,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的发展过程,一步步地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主动参与知识建构与获得思维的过程,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三、在习题教学中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具备了哪些解决化学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忽视过程的教育价值,仍然是当前习题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概括,达不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再让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找到思路障碍或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基础上挖掘、呈现其解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出规律与方法,真正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从情感上而言,如果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心理上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增强学習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经历一个有意义的体验过程。

四、在真实“再现”的实验教学中创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理论及方法根本上说都来源于实践——化学实验。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讲解实验”现象还普遍存在,只重视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忽略了真实实验“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面以新课程实验教材高中必修1图4-31“浓硫酸与蔗糖的实验”为例,比较按讲课本图示的内容讲实验与改为做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所达到的不同效果。

【讲实验】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述和观察教材图片结合对浓硫酸已有认识了解到蔗糖变成黑色是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碳化;变黑的蔗糖逐渐膨胀成为“黑面包”现象意识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即有气体生成,知道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学生没有切实体验到实验的过程,没有眼、鼻的活动,也没有完整的思维过程,教学目标和情感过程达成的效率极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的效果不佳。

【做实验】通过老师演示实验,由老师戴上手套,展示浓硫酸让学生观察,体会到浓硫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药品,有强的腐蚀性;蔗糖在滴加少量水后,加浓硫酸混合搅拌,蔗糖迅速变黑,同时手触烧杯外壁发热现象,体会到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碳化;黑色物质逐渐体积膨胀,变成疏松海绵状“黑面包”,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放出大量的热,体会浓硫酸因使蔗糖脱水碳化生成炭,还继续与其生成的炭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炼得出其本质。学生体验了实验全过程,课堂的氛围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思维变得更为活跃,顺利地完成了浓硫酸性质的教学。

从这样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真实“再现”的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化学教师如果能长期坚持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真实的各种感官现象,从而培养出更富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严谨科学态度的人才。

五、在动态“生成”教学中体验课堂的丰富多彩,实现思维的有效碰撞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的需求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不在预设范围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真实碰撞,是真实有价值的。因此,教学中要敏捷捕捉课堂上的信息,提炼学生的独特见解,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疏导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的课堂才体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1.动态“生成”教学的基础——精心设计课堂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一般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基础、情感需要等设计出来的。在设计中要有特殊问题的预设,在实施过程中才能给予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样就能随时富有创造性地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例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如果按课本要求,用纯度很好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明显,这样,实验就不存在问题,教学就完成了。但是,改用久置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这时,就看不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引起学生疑惑从而提出问题,达到课堂“生成”目的,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实现问题解决。

2.动态“生成”教学的关键——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交流探讨,让学生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意识和习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让教学处于动态发展中。例如,“用银氨溶液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这一实验,学生经过长时间重复做了多次实验,就是没有银镜出现。教师就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提出可能的原因,有学生提出可能是银氨溶液的浓度影响,也有学生说可能是水浴的温度影响,还有的学生说可能是水浴的时间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1)蔗糖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2)银镜反应要注意哪些因素?(3)自己的实验操作是否满足以上条件?学生思考后,在蔗糖的水解产物溶液中适当增加少量NaOH溶液,小心水浴加热,果然获得光亮的银镜。学生为找到最适合的实验条件而欢欣雀跃,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3.动态“生成”教学的途径——合理利用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提出的“异常”问题或实验中常常会看到“异常”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事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这些“异常”问题和“异常”现象。引导、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异常”,并通过深入思考,讨论探究其本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新信息(知识),达到拓展思维的教育目的。例如,金属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的溶液由澄清变灰黑(根据理论,生成的硫酸铜溶液应该为蓝色)。这时,会有学生提出此问题,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最后由实验现象:从试管中取出少量溶液稀释后就会显现蓝色,由此得出结论:浓度及杂质对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有影响的。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只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把学生的成功体验化作学习的动力,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实现或突破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发挥激情和智慧,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补充,找出设计的缺陷,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才能让课堂充满情趣、挑战和创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得到体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科学素养,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論与实践,2009(10):49-50.

[2]王玉清,李海宝.优化课堂教学“八步曲”[J].黑河教育,2002(2):36-37.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浓硫酸蔗糖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