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的品质课堂教学初探

2015-05-30 10:48黄翰栋
师道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学学案目标

黄翰栋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我校作为项目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放在“自主探究、体验感悟、求索真知”的课堂教学改革上,紧紧扣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要求,以及遵循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的规律,结合学校“以科技教育为先导,创特色,培育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提出“自主探究·品质课堂”的新型课堂,改进学科教学方式方法。

一、“自主探究·品质课堂”意义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既是师生通过认知、体验、感悟等学习环节而促成共同发展的主要场所,又是学习延伸、实践探究的活动空间。

“自主探究·品质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优质课堂,她是一种体现充盈的生命形态的活动情境,闪烁着“自主、灵动、思辩”的品质亮点,课堂教学的环节体现“自主探究、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在达成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过程中,鲜明标志着“教学相长”——师生的共同发展。

“自主”: 自主学习是指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并且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方式。

“灵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搜索知识,生动活泼地学习,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这就是“灵动”。学生的“灵动”与每个教师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博学广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专长,建构一个多样化,多侧面,多角度的教学体系,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思辩”:出于《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因此,思辨是指思考辨析,而且意志毅力伴随。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思辨”的学习现象比比皆是:一是人云亦云;二是滥用情绪性的词汇;三是崇拜权威;四是观察不仔细,经常略过论证的过程,直接看结论;五是逻辑思维有缺陷;六是厌恶别人看法与自己相左;七是理解能力不足;八是只听一方的说词;九是不愿意面对不利的证据;十是习惯说正确的废话。因此,我们的“品质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课堂教学的“思辨”之品。

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自主、灵动、思辨”品质,实际上是学校师生的一种幸福的生命状态,它源于我们的“品质课堂”的理念和多元智能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以及富有特色的“问题解决”教学。

二、“自主探究·品质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状态

目标设定:

第一学期:侧重“自主”,反映“学有规律、教有优法”的学习状态;

第二学期:侧重“灵动”,反映学生乐学趣学,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第三学期:侧重“思辨”,反映深度学习,思维活跃,效果显著。

实现目标的关键:

第一,管理制度到位,形成激励机制;

第二,教师专业培训到位,形成“责任感”、“使命感”心理机制;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到位,形成整体发展机制。

三、“自主探究·品质课堂”的操作要领

“自主探究·品质课堂”的五式:自学、质疑、合学、展评、拓展。

(一)自学阶段

自学——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理念引领,方法引领,问题引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校统一组织教师编写符合“三个引领”的各科的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自学,通过自学探究、解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出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

新课改的初级阶段,可以把“自学”环节放在课始,教师的精彩导入之后进行,有时也可以放在课前完成,预习习惯形成以后,尽可能放在课前完成。

质疑——课堂上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交流,提出质疑;学生质疑时教师巡视、查看,重点指导中下生。

(二)协作阶段

合学——这是研究性学习协作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对到学案进行自学并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课的重点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部分,让各个小组进行自学—合作学习,制定展示方案。

展评——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过程,并且伴随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争论。这是“思辨”的核心环节,也是展现学生自我价值。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理解、观点的差异,从而让“旁观者”发现问题,点拨、诱发争论。

展示的形式:①直接汇报 ② 朗诵表达③ 成果发布④现场辩论⑤ 现场演绎 ⑥才艺表演(可综合进行)

展示的评价:

(1)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和积极性。

(2)正确的,做得好的要表扬,甚至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正确的也要给以必要地语言鼓励,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因为主动评价的意识,决定了他们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评和互评,体验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把评价变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是将评价的重心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4)教师把握好两个标准,一是本节课的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提高了一个层次的知识目标,即优者更优,中等学生和薄弱学生都获得提升,完成了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二是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即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程的能力目标。

(三)巩固阶段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拓练——通过课堂变式练习,以及通过检测来巩固所学知识。可采用口答、书面、电教手段辅助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检测,题目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有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训练还包括课内拓展训练、课外延伸学习。(1)课内拓展训练:一是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设计巩固性变式训练,二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训练。(2)课外延伸学习:一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体验感悟;二是对质疑生成的知识,进行网查验证;三是对于操作性知识进行“做中学”;四是对一些学科知识进行延伸探究。拓练环节的材料,以后可以作为《校本特色课程》的素材,也是学科课程校本化的实例。

〔?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项目”2014年度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014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黄阁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自学学案目标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