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民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品德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但是不论是具有什么样的缺点都不能没有良好的品德。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实际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只有良好的德育才能有良好的德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要有效地实施德育的教学措工作,一个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生活中收到大家的欢迎,在学习中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全面的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生活化发展方向
引言:小学是学生们踏入知识领域的第一个台阶,固然离不开德育课程的学习,要在学生们幼小的阶段,就渗透给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保留良好的传统美德。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及道德情操,使学生将自己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辉煌,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思想,为祖国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真正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校对德育的教学不是特别重视,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们进行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更应该具有的内在的东西;教师不善于灵活的应用其教学方法,将实际的生活与德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没有更好的考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实际的能力问题;德育课程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的现实生活,学生只知道如何在卷面上取得高分,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自己的道德水准。
小学德育课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开展德育这门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在学生们在头脑中开始形成思维模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德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具有良好的美德和道德情操,懂得判断是非,具有积极地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的生活。
小学德育课生活化发展方向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生活来引导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诚实、正直、勇敢、坚忍、节约、勤劳、乐于助人等,培养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更好的展现自己良好的品德,积极影响他人进步。在德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家庭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1]。作为家庭成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德育课程可以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怎样扬长补短,善于选取良好的行为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懂得感恩》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凡是以孝为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家庭中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
(二)、学校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2]。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懂得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德育課程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在学习《勤俭节约、举止文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提倡大家相互监督,不浪费一滴水,不糟蹋一粒米,在校园中与同学说话要用文明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效地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社会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人们离不开群体生活,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会慢慢的不如社会,所以好吸取社会上好的风气,杜绝不良影响。德育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不良风气侵蚀学生幼小的心灵。例如,在学习《遵守秩序》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带到公共场所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排队,懂得礼让,并号召学生们积极具有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进行亲身的实践进行体验,感受到具有良好美德的乐趣与成就感,培养学生们学习道德知识的自信心,有效达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结语:小学德育这门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学中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水准。总而言之,德育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内容,结合真实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在学生德育学习的过程,懂得尊重他人,具有正确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好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体现自己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更佳收到别人的欢迎,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3(08)
[2]毛伟红.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才智.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