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义
[摘 要]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探讨以农业机械化方式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为现代农业机械化高效推广和应用提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种植技术 农业机械化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1-01
前言:在我国,农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撑,农业种植技术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多样,种植经验丰富。但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何将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形成农业种植产业化、机械化发展,仍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探讨,寻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1 发展历程
农业机械化源于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工具和大型设备取代了传统人力耕作方式,大力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最主要的机械设备为农用拖拉机;70年代政府将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结合,形成精耕细作的特色道路;一直到90年代基本完善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到了21世纪,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普及,大型设备如收割机、栽载重汽车等得到广泛使用,大田农业逐渐转换为设施农业,由传统粮食作物为核心转化为以经济作为作为支撑,种植农作品种增多,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人民温饱提供了基础保障。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农业机械化满足生产需求,为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保障;二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辅相成、互相磨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但仍存在着缺陷,与农业种植技术存在矛盾;三是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农作物品种增多,机械化运用范围更加全面,功能更加齐全,更及适应农业种植技术要求;四是为农业种植技术配套相应机械化设施,基于相应理论指导和系统操作,实现农业种植的综合配套,其中以SPAC系统为代表[1]。
2 相关性
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具体技术的运用,其主要内涵是将机械与技术相结合。农业种植技术是只基于农作物生长规律和种植经验进行的种植方法,在我国有着长久的理论和经验积累,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农业种植技术有着长久的发展,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仅有半个多世纪。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既互相紧密联系,又有本质性的区别。
二者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农业种植技术是基于植物生态学角度,以农作物本身生长规律为依托;而农业机械化是依靠机械原理,利用机械化手段促进农业种植物质量与数量,降低人工成本。二者的结合造就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理论和配套机械系统[2]。
3 发展现状和问题
3.1 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种类的增多,对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的需求更加严格。新形势下环保理念的环保措施的措施的实施使得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例如吕梁地区退耕还林,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14公顷以下,这就使得粮食作物机械化需求量减少,但同时经济作物和果树作物的机械化需求量增大,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和理论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例如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使得收割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仅能够收割小麦,还能够收割大豆,提升了收割机经济效益和利用率,满足了大规模农业种植的机械收割需要。
3.2 存在问题
3.2.1地区差异
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土质水质也有较大差别,农作物种类不同,使用农业种植技术不同,部分地区土地类型和地势不适用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例如山地丘陵地区受地势影响,不适用于大、中型机械设备。南北方种植能作物时节不同,例如北方一季稻、南方两到三季稻,对机械设备的需求程度不同,易造成农机设备资源闲置浪费。
3.2.2小农种植
小农种植是农业机械化应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不同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属于种植园或大规模农场模式,多数地区仍属于农村小农种植,普通的种植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农业技术和农产品。且农机设备价格较高,容易大材小用。使用寿命有限,农村对机械的保养和维护知识较缺乏,部分地区农户仍使用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阻碍了农作物种植效率。
3.2.3专业人才匮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农业自动化专业在高校中属于冷门专业,每年农业类高校招生率都较低,从学校毕业的人才也很少回到农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所以农业种植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对机械化设备技术研究和探索较落后,使得我国农业观念始终无法得到迅速发展[3]。
3.2.4农民观念陈旧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长久以来农业种植者习惯于手动耕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没有意识到将种植业与农业机械化融合的便利和重要性,因此在农村无论是村乡领导还是劳动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配套设备和资金不完善,机械化在农村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4 建议
4.1 针对区域差异
农业机械化应用于种植技术中应该针对区域差异,不能盲目投入,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在东北,地势平缓,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运作,如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
4.2 提高惠农政策
政府可以根据地区农业形态,适当调整惠农政策,发展“三农政策”,提高对农村农业机械设备补助。加强农机设备使用方式、保养方式和使用重要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传统认知,发展适合小户农民的小型机械,提高机械化设备使用率[4]。
4.3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农业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因此鼓励大学生和中高级职业技能人员投入农业生产,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吸收国外先进理论,不断接触最新农业种植技术,从农业机械化中寻找农业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同时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有助于带领农业种植者进行农业生产,将自己的所学知识惠及地区劳动者,营造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技术学习氛围,实现农业发展良性循环。
4.4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广播、新闻等渠道宣传农业机械化重要性,通过示范园的形式使农民直观感受到农业机械化的便利和高效,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发展农村职业培训是农業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融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农民能够通过自身学习将已有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实现“以农惠农”,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种植业和机械化生产,拓展农村人力资源[5]。
结论:综上所述,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还具有局限性,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国家和农户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途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科学化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3]詹金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7):81.
[4]董云秀,靳小真.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2(18):6079.
[5]柳晓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