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代芳
【摘要】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物理抽象、概括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文化 语言艺术 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然而对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而言,却感到物理难学,甚至产生厌学物理的情绪。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想学物理,从而学好物理。下面,笔者就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物理学文化,深化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文化是一种高品位的科学文化。物理文化是由人和物构成的综合体。人是物理学活的载体;物是物理试验仪器、设备,物理书籍、论文、软件等;以上两者相互作用就创造出一种物理文化环境。天体是怎样运行的?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电与磁有什么联系?光的本质是什么?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正是自然界美妙而复杂的现象,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物理学的每一个科学概念的产生都充满了探索和创新,还包括对已有错误观念的批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断创新,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满创造之光的物理学蜕化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计算。要让物理教学具有生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满足学生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教学中一定要联系生活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及生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到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靠大气压强将水抽上来的内容后,我让学生计算,在标准大气压下,如果我们要将水抽到学校背后200米高处的山顶水塔内,抽水机必须放在离被抽水面不高于多少米的范围之内?客观上,我校所在处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具体抽水时,抽水机的高度应比所算的高度高还是低?离心式水泵在抽水前不往泵壳里灌水不知行否?(出示水泵模型)我们请个同学上来试一试。答案是不行,同学们能找出原因吗?请讨论,然后学生边阅读教材边进行讨论。在物理运算中也要联系实际,数学运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有一次我在讲密度应用时,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瓶去装13千克煤油,需要多少个饮料瓶?几乎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16个。我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三、通过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堂好的物理课,不仅要求我们应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还要求我们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使用一些相声艺术,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学的宝库,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驰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物理学的许多内容已给我们提供幽默风趣的材料,我们应当充分的加以利用。例如:在讲述声现象时,可以用“隔墙有耳”来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的道理; 用“闻其声而知其人”来说明音色由声源决定的道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识可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来说明。凡此种种,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的兴趣。类似的事例可举出很多,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通过阅读资料不断积累。
四、教师应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转移,除了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本人认为所无法克服的困难。正如一个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困难时谈到的:“提到学习困难,我认为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所以在物理课上一碰到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很容易的计算,我也感到讨厌,以致不做或者做错。”这个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对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量的单位的理解感到困难,这些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让学生掌握这些较难掌握的知识,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尽量缩小学习上的两极分化,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信心,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得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切忌给学生反复失败的刺激,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取决于智力因素,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不少中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情商”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学生学好物理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贾火炬.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1).
[3]周印文.刍议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