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华
【摘要】高考是人生一件大事,在高考中取得数学科目的高分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为此不少的学生做出十几年艰苦奋斗,但是在历年的高考中还是有些数学得很好的同学考出不满意的成绩,不能很好地展现个人的才华,造成人生第一次很大憾事。
【关键词】解题错误 成因分析 错误心理 应对策略
高考数学解题,不同于平时学生的数学作业、数学测试的解题。毕竟学生面对的是决定性的、神秘的高考。因此学生必然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心理,现就学生在高考数学解题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心理作以剖析,如果考生能克服这些错误心理,迈过这些错误心理的坎,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恐惧心理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高考的地位和作用使考生无法不紧张,无法不在乎它,加上社会、家庭的压力。因而学生对高考非常重视,在自己思想中无形产生害怕、恐惧的意念,担心自己考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拿到高考试卷后,发现好多题目的类型、立意、背景等平时未遇见过,从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感到恐惧。在每门课的高考中,遇到一至几道未见过的、乍看不会做的难题,这是正常现象;反之,如果一门课的考试题目,大家都会做,甚至都觉得很容易,如果人人都能得高分,它无法实现合理的区分度,不能达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目的。因此,考题中,若没有一些大家未曾见过的“难题”,反而是不正常了。
克服措施:首先放松情绪,把高考当作是平时的模拟去认真完成,其次认为我的数学学得较好,一定能考好,对于那些似乎生分的“难题",要明确我不会做别人也一样,当然,这样的“难题”也是在《考试说明》范围内的题目。所以,这些题往往是乍看很难,冷静地仔细想想,也还是可以做出来的。总之,考生如果有了碰到难题的思想准备,就会减少对难题的恐惧心理,从而增强自己解出难题的勇气。要想到,“我难他亦难,我易他亦易”。要难,大家都难;要易,大家都容易。 对于立意、背景新颖的题目,要认真分析,联系条件和结论,由能得出那些结论,使结论成立需哪些条件,能答多少是多少,争取步骤分。
二、紧张心理
解答高考数学题的过程中,前几个能顺利、迅速地判断作答,这时在做某个题时,一下难以寻找好的思路和方法,这时思维一下受阻,脑子会出现一片空白,从而出现紧张心理,致使后面易做的题目也难以解答;当得知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时,发现还有几题都没做,看这个题无法找到切人点,看那个题无思路,使十五分钟白白度过。高考对人生来说当然比较重要。十二年寒窗,似乎胜败在此一举。还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家长的殷殷期望,新闻媒体的狂轰烂炸,往往会使同学们把高考看得太重,其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我倒要说: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
克服措施:明确我紧张,别人比我更紧张,我现在冷静下来了,别人还在紧张之中,作深呼吸,调整并稳定自己的情绪;在最后十五分钟内,对做完的题目认真检查,看是否涂写准确,填空题是否填在指定位置,对未做的题认真分析,抢夺分数。另外在答题顺序上进行调整,先易后难,先熟悉题后生疏题,先小题后大题。先放下这些题目,去做一下其他的考题,或者去检查一下前面已经做完的与之相关的或类似的题目,看能否从中找到提示,或者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例题,或者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寻找突破口,以退为进;或者干脆把考试中其他的题目全部做完之后,再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练习题来做,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
三、轻视心理
拿到试卷,浏览过后,发现好多题都是平时练过的同类型题,甚至是做过的原题,认为高考数学题原来如此这般,从而在做题:过程中满不在乎,惶惶张张,不是没有充分挖掘题设条件,就是遗三掉四,不能正确、全面解答问题,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失分。
克服措施:要明确水涨船高的道理,提醒自己试题的平稳、容易,这对我更有利,我更能得高分,而要得高分,我必须认真审题,清楚题设和结论,注重解题格式和过程,沉着、细心,力求答案准确,过程完美,书写整洁,涂写准确。
四、恋旧心理
在解答下一题时,一些学生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会儿思考解答本题,一会儿思维又转到前几题的解答过程或结果中,甚至更多地思考前面不会解答的题目;或在解答某个题时,认为此题是平时做过的某题,或是做过的那些同类题,一直在本题中找原来问题的影子,找原来问题的思路方法,甚至找原来问题的结果,从而影响本题的解答。
当验算或寻找自己的解题错误时,往往还沿原来的思路来检查,所以一般情况下自己要找出错误相对困难.
克服措施:解答高考试题必须沉着冷静,集中注意力。思想稍有走神,便要及时调整。在解答某题时,要联系以前学过与本题相关的知识,要思考解决本题的方法,可联系以前解过的同类题,但明确是为了帮助解答此题。对解答过的题,自信自己已答对,没有问题;对不会做的题,清楚我将会解的题答完,稳拿分数后,再去思考作答。
五、盲目心理
拿到高考数学试题,怕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完成,便埋头作答,加上不能及时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于是在审题过程中,对个别字词没看准确,对已知条件分析不到位,不能充分挖掘条件,或在解题过程中忘记某个条件,盲目地思考解答,并想急于得出结果。
克服措施:解题关键是审题,明确题设和结论,才能解题。因此审题要慢,甚至对题的条件和结论字斟句酌。重视题中关键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同时注意题中括弧里的条件,并挖掘已知条件的隐含条件。另外解题过程中时刻关注条件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