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惠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导向,讲究真实语言情景下的语言交流活动,主张体验、参与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听力材料,设计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听力小任务,有利于指引学生灵活掌握自己注意力的投射方向,减少学生课堂听力负担,增强听力完成率,激发学生在听力课堂上的参与度,最终实现自身听力素养的提升。下面,我主要探讨一下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听力前的任务准备阶段
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教师要先从语言知识、背景情况以及听力策略等方面做好有关听力安排的准备工作,力求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听力情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听力场景中,更好地理解听力语境。由于学生对听力的语境形成了初步認知,在接下来的正式听力过程中,学生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因此可以在听力中获取较多熟悉的内容,获得较大的收获感,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播放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片段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奥巴马演讲的对象是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的学生,演讲的内容主要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怕困难;也可以向学生做一些关于奥巴马成长历程的介绍,便于学生对演讲内容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听力前的准备工作不要过于细致,毕竟准备阶段是在为正式的听力做准
备,不能在听力前解决所有问题,只要为学生介绍大致听力背景即可。
二、听力任务的具体实施阶段
在听力准备阶段结束后,便进入听力任务的具体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听力任务的核心,学生在此阶段获取信息,进而实现对听力问题的解答。因此,这一阶段的听力任务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听力开始播放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小段时间根据听力前的背景知识预测听力正文可能包含的大致内容以及有哪些需要重点记忆的细节,方便学生在正文播放时能够及时抓住重点,提升做题效率。然后教师播放听力,学生需要在听力进行过程中做些必要的笔记。听力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力内容记忆度检验,大致了解学生对听力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决定接下来第二次听力播放的侧重点。在第二次播放听力时,教师可以实行停顿式播放,在重要节点暂停,询问学生对这一小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最后进行第三次播放,让学生在无停顿的播放中再一次熟悉内容,理解全文主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第二次播放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言简意赅,不能过于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在一开始便被问题难住,也就不会集中全部注意力在听力材料上,无法完成对问题的回答。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做题技巧,比如,听力的重要内容往往会在“but”等表示转折的单词后面,如果题目选项中有三项都体现在听力中,那么另一个选项很可能是正确答案。
三、听力后任务的补充阶段
听力后任务的补充阶段是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深化阶段,很多教师仅仅做完前两项任务后便认为听力教学活动已经终结,其实不然,因为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完成听力任务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意识到自身听力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后续检测,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在听完奥巴马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片段后,可以让学生对奥巴马演讲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只要内容与听力内容大致符合即可。教师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便可大致了解学生在哪个步骤的学习是有所欠缺的,以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实
际掌握状况,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指明方向;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整体素养的
提升。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逐渐增加,因此,对于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听力能力作为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英语素养。但是反观当前高校英语教育,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被投入的精力较少,因此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我国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低。为了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杜绝英语能力有短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实现学生听力水平的提升,促进英语素养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晴.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任务型活动模式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04):125-128.
[2]商艳芝.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外语电化教学,2011(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