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泽廉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美术这一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因此不管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高中美术提高重视度。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制度的影响,使得高中美术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教学水平较低。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学校对其的重视度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高中美术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对高中美术教学意义深远。
【关键词】生活化元素 高中美术 价值评价
人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对高中美术教学来说,最好的课堂应该是生活。所以在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引入生活化元素,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未来就业均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每每提到美术,人们脑海里就会联想到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数学语文等的教学方式雷同,仅仅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但是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水平不高。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布置学生对美术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美术课堂的气氛较为死板,从而学生没有充分的积极性,这使得美术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1]。
(二)高中美术课堂内容远离生活
美术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一些高中美术课堂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美术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同时,与人们生活中的绘画、雕塑、工程建筑等有着息息相关。另外,这些内容也是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中所必须涉及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高中会利用在试卷上答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美术教材上的艺术品等,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对于这些较为陌生的东西进行讲解,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2]。这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导致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对美术教学重视度不够
美术学科,是我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课程标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应试制度的长期存在,与其它“主科”相比,学校以及教师甚至学生,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都不是很高,他们往往认为美术教学是一个“副科”,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美术教学的学科地位和教学水平,导致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二、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方式和价值
(一)课堂教学内同与教师行为的生活化
1.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承着让学生作课堂主题的原则。同时让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而非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教学方式。例如,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可能的在生活中收集有关教学内容的材料,然后对这些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使得这些材料被归纳后,能够满足学生对美的鉴赏,从而提升学生的的审美能力意义美术技能[3]。由于学生在对材料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身对美的理解进行挑选,再加上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对美的思考能力,并且还能很好的掌握有关美术的知识。
2.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讲解时,可以对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合理的修稿和完善。利用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讲解,必定会结合自身的生活对其进行理解,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更加容易融入课堂,从而为高中美术教学融入生活,提供一定的平台。
3.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利用“广泛迁移”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知识的广泛迁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迁移。第二方面是将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由于美术知识与很多学科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对于这些知识所联系的内容,仅靠美术教学中审美和历史渊源讲解等传统教学方式是远远达不到标准的。因此将生活中的各方面元素引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非常有必要。
(二)课堂实施形式生活化
1.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利用“单元式教学模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时,特别是对 美术鉴赏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单元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系统得掌握美术知识,帮助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整体化的掌握。例如,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将课本中的内容分为重点、习题两个方面[4]。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的每个模块都具备一定的特色,使得生活化元素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高中美术课堂中去。
2.根据“单元式教学模式”的原则,将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开发生活中有关美术的教学资源。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开发新的教学资源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何开发,这种方式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整理、开发、加工等形式,将生活化元素很好的融入到了高中美术教学中去,使得学生对高中美术的学习更加容易,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习效率有所增强。
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我国长期应试制度的影响,导致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同时,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差很远,导致高中美术教学水平不高,这就要求在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这可以极大的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希引.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18:146.
[2]方浩清.高中美术教学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36.
[3]陈哲.高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养成的路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7:52-53.
[4]徐新浩.高中美术新课程——课程重组及本地资源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