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泽民 邢凤武 朱玉灵 蒋晓璐 王秀梅 刘新亮
摘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资料,分析了1961~2013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变化曲线,将其分为5个阶段,找出了1978、1985、2000、2006年4个拐点,对甘薯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受政策和市场价格调控的双重影响,相对稳定在360万hm2左右,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上下。未来10年我国甘薯面积将持续稳定,有上升的可能。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甘薯面积的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当粮食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甘薯作为健康食品将成为首选的替代作物。
关键词 甘薯;种植面积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27-309-03
Analysis of the Curve of Sweet Potato Planting Area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AN Ze-min, XING Feng-wu, ZHU Yu-ling et al
(Fu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yang, Anhui 23606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AO Database, the change curve of sweet potato planting area during 1961-2013 was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5 stages. The 4 points of 1978, 1985, 2000 and 2006 were foun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weet potato planting area were analyzed. The dual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and the market price regulation of the sweet potato planting area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table at around 3.6 million hm2, accounting for 3%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the next ten years, sweet potato area will continue to be stable, it is possible to ri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ood demand, the decline in the area of sweet potato is an inevitable trend, but when the grain growth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demand, sweet potato will become the preferred alternative crops.
Key words Sweet potato; Planting area curv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甘薯是我国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排列在前几位的作物,种植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对粮食安全也至关重要。研究甘薯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意在为政府作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其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甘薯种植面积的大小,随着社会的需求而逐步消长,恰当的面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面积的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经历了发展、稳定、下降、再稳定等非常特殊的曲折过程,其曲线的波动出现了几个明显的拐点。笔者根据1961~2013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的变化曲线,将其分为5个阶段,分析了个阶段甘薯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未来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甘薯种植面积进行了预测。
1 我国甘薯种植面积曲线阶段划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农业统计资料[1],1961~
2013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变化曲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变化曲线可以分为5个区段:第1区段1978年之前,1961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1 085万hm2,1978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964万hm2,周期17年,平均941万hm2,每年减少6.74万hm2,年变率0.72%;第2个区段1978~1985年,到1985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612万hm2,周期7年,平均799万hm2,每年减少45.47万hm2,年变率5.69%;第3区段1985~2000年,2000年582万hm2,周期15年,平均616万hm2,每年减少2.61万hm2,年变率0.42%;第4区段2000~2006年,2006年367万hm2,周期6年,平均529万hm2,每年减少30.56万hm2,年变率5.77%;第5区段仍在延续,到 2013年352万hm2,周期7年,平均362万hm2,每年减少3.47万hm2,年变率0.96%。
根据个阶段种植面积分布散点,拟合各个阶段的面积变
图1 1961~2013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变化曲线
化曲线。各阶段曲线拟合参数见表1。
推测2015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2006~2013年曲线内,此时周期x就为9年,种植面积y将为343.09万hm2。
2 我国甘薯种植面积曲线拐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1可知,1961~2013年我國甘薯种植面积变化曲线分为4个拐点。结合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及政策因素,分析这些拐点产生的原因。
2.1 第一个拐点(1978年)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甘薯的用途非常广泛。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甘薯是救荒作物。以甘薯作为主粮,那是我国在特殊年代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改革开放以前,其他作物产量很低,主要靠甘薯维持人民生计,全国甘薯种植面积高达上千万公顷不足为奇。能吃上纯小麦面做的馒头,是那个年月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始终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反而导致“以粮为纲”的方针被“阶级斗争”所取代。粮食问题始终困扰着全民族崛起的梦想。为了填饱肚子,农民不得不大量种植甘薯。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杀头”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3]。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79年6月15日,万里在安徽省凤阳县农村调查时,肯定了当地实行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即“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8月8日,《安徽日报》发表《凤阳县在农村实行“大包干”》一文,向全省介绍了这一做法。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即中央1980年75号文件),要求全国各地结合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执行。1981年我国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之后,全国农村全面推广 “包干到户”,广大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大丰收。能够吃饱饭的农民再也不想吃那些糠菜参合粗粮杂粮,吃上大米白面是几代人的向往,于是小麦、水稻的面积迅速扩大,其他杂粮种植面积一落千丈。甘薯作为充饥的作物,这时似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是甘薯种植面积第一个拐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2.2 第二个拐点(1985年)
1983和1984年全面推广 “包干到户”成效显著,农村到处出现“卖粮难”现象,粮食处于“收不进、储不下、销不出”的尴尬境地[4],农民“卖粮难”成为政府的一块心病。从长期的“征粮难”变成“卖粮难”,是历史性大跨越,但“卖粮难”对农民火热的种粮积极性“泼了一瓢凉水”,农村经济的持续再增长受到了影响。如何活跃农村经济,这时又想到甘薯。在工业还不发达的农业大国,那时的“三粉”加工业是不少地方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据时任阜阳地委书记的陈复东回忆,当时的阜阳地区是全国甘薯重点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安徽省的1/2,占全国5%以上。1983年,阜阳地区甘薯丰收,单产比上年提高81%。全区36.67万hm2甘薯共产鲜薯70亿kg,除5%用于留种外,其余鲜薯大约切晒甘薯干15亿kg,加工成淀粉0.8亿kg、粉丝1.15亿kg,粉渣超过1亿kg,主要作为商品出售,当年阜阳甘薯的商品率达到79% [5]。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种植甘薯成为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首要选择。
另一方面,鲜食甘薯已经成为人们较好的副食品,也许是习惯,也许是情感——毕竟甘薯曾经救活了几代人,甘薯的种植面积再次稳定下来。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甘薯品种“徐薯18”,较“胜利百号”鲜薯增产39.7%,薯干增产55.3%以上,而且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综合性状好,因而得以迅速普及推广,累计推广达1 866万hm2,获国家发明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项目启动,组织了高淀粉高产抗病的新品种选育,育成一批高淀粉品种,在“七五”期间(1986~1990年)种植面积累计为133 hm2。“八五”期间甘薯新品种推广利用累计560万hm2。其中,“南薯88”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而大面积推广,年最高种植面积达160万hm2以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遗306”推广面积应用累计达153万hm2,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6]。1989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种子管理条例》,种子的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得到强化,优良品种能够进一步迅速得到推广种植。甘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为我国这一时期甘薯种植面积的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2.3 第三个拐点(2000年)
1996 年中央决定从当年新粮上市起,进一步提高粮食定购价格,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当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 000 亿kg大关 [7],继续提高农民收入,成为重要难题,再向土地要钱,似乎成为难以逾越的红线。农民有粮无钱,农村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从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起,城市的大门对农民关闭,“进城”成为农民的荣耀和奢望,到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持续20多年严苛的城乡隔绝体制终于有所松动,一些农民开始向乡镇转移。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打工潮”呈波澜壮阔之势。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取消“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解开了几千年来束缩农民手脚的枷锁,大量农民纷纷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幼、残”兵。甘薯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种植面积从此迅速下降。
2000年7月8日《种子法》公布,甘薯列为非主要农作物,各育种单位不再有以前的重视。于是数百家科研机构向企业方向转变,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員“上山下海”( 《北京晚报》2000年10月12日)。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将甘薯育种列入国家高科技计划,但全部为后补助品种,而真正能拿到后补助的科技人员少之又少。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行“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的政策,甘薯为非主要农作物,不在种粮补贴之列。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由于各项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以及市场粮食价格回升和气候比较有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2.4 第四个拐点(2006年)
2005年支农惠农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国家继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粮食直补132亿元,较上年增加16亿元;良种补贴37亿元,增长29.8%[8]。在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的同时,国家采取对主产区粮食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农民不再纳税纳粮,这是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全国农民彻底告别“皇粮国税”。国家加大价格调控和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推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然而对甘薯这种特殊作物,在把它作为非主要农作物的省份,既不当经济作物,也不算粮食作物,不在粮补范围之内。2006年甘薯种植的面积再次大幅回落,不少地方农民维持着少得不能再少的甘薯种植面积。
2007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甘薯列为近期重点发展的燃料乙醇原料作物。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9]。返乡创业的农民越来越多,甘薯的价格提升,使他们看到种甘薯也是一条致富之路。甘薯的种植面积也得到了基本稳定,这也是近十年甘薯品种多样化的基础。
另一方面,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这一阶段我国股市持续低潮,2006年6月14日沪综指开于1 540.64点;深成指开于3 976.66点[10]。不少股民纷纷抽资退股,看到农业形式的好转,大量资金投入农业开发。2008年末,房地产价格暴跌,大量资金涌向农业。农业开发得到了外来资金的支持,机械的投入明显加大,农民的劳动强度减轻,甘薯也得到了更好的种植。
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科教发〔2007〕12号)拉开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序幕。2008年第一批、2009年第二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以及50个作物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确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之后,甘薯的科研事业得到了稳定的经费支持,甘薯产业发展有了稳定的技术支撑。
2009年4月为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李振声院士到华东调研,建议夏粮扩种玉米,减少大豆和甘薯的面积。后来甘薯面积的确有了减少,但对全国的甘薯面积影响并不大。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稳定物价的关系,我国粮食生产“九连增”,GDP增长7.8%。国务院新闻发言人马建民在2013年1月18日答记者问时预见:“2013年或者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是不是能够保持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势头,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农业生产能不能持续稳步增长,关键在于农副产品价格能不能在兼顾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利益的同时,有一个稳步的提高,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11]。同样的道理,甘薯的面积能否稳定,关键要看甘薯产业链中产品的价格能否在兼顾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同时稳步提高,农民能否得到稳定的收入。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甘薯种植面积不会再下降。理由在于:目前我国的粮食总需求为6亿t,粮食供求基本平衡。预计2020年会达到6.7亿t,2030年达到7亿t[12],粮食需求呈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 071亿kg,创造了农业种植史上罕见的“十一连增”奇迹。但未来5~15年中,这种拼资源拼消耗的粮食增长方式不能持续太久,在粮食总产量的增速远远低于需求增速的情况下,最现实、最成功的选择是增加甘薯种植面积。当今马铃薯都主粮化了,甘薯有太多的理由会在这一进程中走在前列。因此笔者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将保持着持续稳定,不可能继续下降,反而有上升的可能。
3 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是第一位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已习惯天天吃米饭、馒头的人们,决不想再将甘薯作为主粮。如果甘薯的种植面积过大,那可能是粮食危机的不得已表现,因为只有甘薯是最好的抗灾救灾作物。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多挣钱。农民最容易学习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就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三粉”加工,这可能是1985~2000年甘薯面积相对长期稳定的主要原因。2000~2006年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的急剧下降是农民在甘薯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再平衡。不同作物间人为补贴的不平等,使得甘薯种植者失去了应有利益,只有减少面积提高价格才能使市场再度平衡。2006年以后甘薯种植面积再度找到平衡,基本稳定在260万hm2左右,相当于我国1.2亿万hm2耕地面积的3%,这一面积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下去。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甘薯面积的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当粮食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甘薯将作为粮 食、蔬菜、副食品成为首选的替代作物。
参考文献
[1] FAOSTAT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DB/OL].http://faostat.fao.org/.
[2] 陈吉德.应客观看待小岗村[N].科学时报,2008-07-24(A4).
[3] 夏玉润.小岗村与大包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 陆军.用自主创新托起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追记全国劳动模范、长春大成实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周文[N].工人日报,2013-02-05(06).
[5] 陈复东.党报助我解民忧[EB/OL].(2012-05-03)[2015-07-13].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2/05/03/004933983.shtml.
[6] 马代夫,刘庆昌.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M].北京:中國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3-10.
[7] 颜波,陈玉中.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J].中国粮食经济,2009(3):18-25.
[8] 李国祥.05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06年展望[EB/OL].(2006-01-11)[2015-07-13].http://www.chinairn.com/doc/70270/48313.html.
[9]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A/OL].(2006-03-27)[2015-07-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3/27/content_4351076.htm.
[10] 欧阳青,吴君强.中国股市持续低潮调整[EB/OL].(2006-06-15)[2015-07-13].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60615/1032653735.shtml.
[11] 马建堂.新闻办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3-01-18)[2015-07-13].http://www.gov.cn/wszb/zhibo548/wzsl.htm.
[12] 世界银行2014年中国经济简报China_Economic_Update_June2014[EB/OL].[2015-07-13].http://wenk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