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看乡土社会的嬗变

2015-05-30 19:30陈垚宇
科技资讯 2015年28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费孝通社会学

陈垚宇

摘要: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乡土社会。至今,《乡土中国》里提到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依然受用。怎样解决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问题?在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阻碍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力图通过梳理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内容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社会学;礼治秩序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众所周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为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乡土中国》里提到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分析中国当下的社会问题依然受用。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中,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解决中国这些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梳理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内容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乡土中国》的研读。

1概念的解读

1.1“乡土社会”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通过对“西洋社会“和中国社会这两个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乡土社会”的概念。正如费老在开篇说的那样:“从基层那个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在乡土社会中,以农为生的人世世代代都聚存而居,很少流动,人和人的之间充斥着孤立和隔膜。村落之前即使离得很近,但也很少来往。“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费孝通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人们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熟悉”让法律失去了效力,人们只习惯性地遵从着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1.2文字下乡

文字是在任何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才发生的。可是费老认为,在乡土社会人与人都是面对面的互动,而且是“‘习出来的礼俗,无需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因为文字在乡土社会并不是唯一传情达意的工具。他提出不能盲目的灌输,而是应该“考虑清楚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1.3團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比较

费老提出“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即“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没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费老有进一步提出了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他认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锁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老的比喻让我们清晰了看出这两个社会在结构上的不同。从道德体系上来看,二者的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都因格局的不同而不同。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是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宗教观念。每个个人在神前都是平等的,而且神对每个人都是公道的。在“差序格局”中,人们都是以己为中心,从“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发,遵循着自己的私人道德。所以在中国这样的格局中,不讲西方社会所遵从的权利和义务,而是只是攀关系、讲交情。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就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从社会基本社群“家”来看,西洋社会的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在西洋团体内部,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核心。但在我们的格局中,家庭是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的,都是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家庭以父子和婆媳关系是主轴,夫妻关系反而不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顶梁柱了。夫妻间也都是相敬如宾,他们之间都遵从着各自角色的规定的礼俗。如果说西洋社会里的家庭充斥着温暖,那么在乡土社会却靠感情淡漠来维系社会的稳定。

差序格局理论很能体现费孝通由描述到通论的研究推绎。体现他创立中国化社会学的特点,是他对乡土社会结构研究重要的结论。差序格局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对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很深的影响。如果说这作为社会结构形式已不像50年前那样普遍,但这种社会结构引发的“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在我们当今社会中,确实仍在顽强的表现着,对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起着极为消极的作用。

1.4礼治秩序

从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上来说,费老认为西洋社会是法治的社会,而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这和法律不同,“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通过费老对法治的论述,归纳出法治就是根据法律来维持人与人的关系,法律靠权力支持,同时也要靠人来执行,即依法而治。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依靠人治,即有权利的人依自己的好恶来规定人与人的关系。 “

1.5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性权力和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从社会冲突的角度出发,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的主从形态里,握有权力的上级强制性地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被支配者。这种权力具有压迫性质,是冲突过程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的临时平衡。支配者和被支配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如随阶级斗争缠身,消亡的政府、国家、组织。横暴权力的实施往往受到一定得限制。

同意权力:从社会合作的角度出发,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每个人都得依赖他人而生活。为了社会分工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一种共同授予的权利来保障各人的工作,使各人都遵守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这种权利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权利的扩大与社会分工的复杂程度有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法摆脱这种权利的限制,除非倒退回原始状态。

教化性权利:社会契约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是一种民主政治形式。但在教化中却不同,被教化者是无从选择得,不经教化的未成年者,他们的意识是不能被纳入到同意秩序之中的。教化不等同于横暴,家长和专制君主在性质上都是不同的。教化性的权利在亲子关系中表现明显,但又不仅局限在亲自关系中,这是一种文化性的,不带有政治性强制的权利。长幼有序是教化性权利的体现。费老说,乡土社会就是一个趋向于没有政治,只有教化的标准社会

时势权力:这种权利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在人们对变迁所带来的文化产生不适感时,一个人站出来充当了使人们走出困境的领袖。因赋予这个领袖以权利是由时势而造就,所以故曰:“时势权力”。当权者都不容忍跟随他的民众反对他,而且在这样的时势要求下,会有多个自认为可以充当领袖的人站出来,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所以,为了握有权力,他们都极力排斥对方的解决方案,希望得到民众绝对的拥护。

2启示:去粗取精,变无序为有序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乡土社会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必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金耀基先生认为, 转型的中国社会实际上是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 这一时期也是充满“差距与矛盾”的时期, 由新旧混合、现代与传统重叠所造成的“文化脱序”使社会成为一个“混合物”。这是转型社会的“突出的性质”。其特征是: 第一, 异质性 经济上, 自足的经济制度与市场制度杂然并存; 政治上,“作之君, 作之师”的观念与“平民主权”的觀念杂然并存; 社会上, 传统的家庭制度与现代的社会组织杂然并存。第二, 形式主义 指“什么应是什么”与“什么是什么”之间的脱节 。或者如我们常说的“应然”与“实然”的脱节。这种脱节现象的恶性循环, 便导致形式主义, 如政治上的空头支票、教育上的文凭主义与升学主义等。第三, 重叠性。尽管社会结构已趋分化, 社会功能已趋专化, 但是, 每一个组织却并不是完全“自主”的, 亦非完全“功能专化”的, 因此, 无法有效地完成其使命。

笔者认为,在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最重要的是文化上的, 即触及到传统的价值体系问题,费老的《乡土中国》一书正是在文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杨柳. 从《乡土中国》解读中国社会——读《乡土中国》有感[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徐榕. 《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之比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尹世洪. 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J].江西社会科学.2009,1.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费孝通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