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莹
【摘要】司马迁之前,没有一篇史记是为女性单独立传的,而司马迁的《史记》开了先河,为吕后单独立传。是以,本文先探讨了司马迁为吕后立传的原因,后研究分析司马迁对吕后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写作手法。
【关键词】史记 吕后 人物形象
“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2这是司马贞对“本纪”的解释。本纪是为帝王之记,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帝王言行活动所使用的一种书写体例。但其中出现了两篇有别于其它的本纪,一为《项羽本纪》,二为《吕太后本纪》。作为一名汉代女性,吕后竟然被司马迁挑出来,单独立专传。这是《史记》之前的史书专著所没有的情况。类舍楚怀而纪项羽,司马迁摈弃为汉惠帝立传,而选择为吕后立传,其中因由值得我们研究。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载“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3吕后本是乡间一妇人,刘邦建汉称帝后,她自然便成了一国之母。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吕后功不可没。及高祖崩后,吕后更是借儿子刘盈之手把持朝政,成为实行皇帝制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为汉朝日后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此为司马迁将其列入“时势主宰者”,为她作本纪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为,吕后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女性“统治者”。她的人生有其阳面,亦有其阴面,普通却不平凡。世人称其阴险毒辣,亲身儿子更是无法理解母亲对戚夫人及赵王如意的所作所为,大骂吕后:“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4吕后的心狠手辣得不到儿子的谅解,这是为人母的悲哀。足以见得,吕后阴险毒辣程度之深。但是同时,吕后亦是刚毅的,高祖早年四处征战,她带着刘父刘母和几个孩子东躲西藏;戚姬随高祖驻关东,卿卿我我之时,吕后与刘太公为项羽所俘,在关中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刘邦得以建国立业,吕后的刚强坚毅是不可或缺的。再者,按司马迁的撰史观:不论成败与性别,只要是英雄,他都得将之写进史章为后世所知。这样一位“其性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性残忍”5,对汉朝的稳定和繁荣起重要作用的,堪称女英雄的传奇女性,司马迁不为其立传也是说不过去的。
与平铺直叙、淡化人物形象的历史记事不同,司马迁以生动的语言和多种写作手法外化了吕后内心的世界以及深藏其中的灵魂,使她不再是单薄寡味的历史人物。这样一来,《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所塑造的吕后便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真切的存在,还是加以虚幻的文学人物了。
在历史的基础上,要表现人物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白描。抓住人物最典型、最有表现张力的行为举止,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效应,使人物跃然纸上。《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没有任何解释性的话语出现,便道“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 5。于是惠帝登基后,吕后一直伺机诛杀仇敌,以求除却心头大患,但无奈惠帝与赵王如意同吃同住,她不好对如意下手。当惠帝外出打猎,如意尚在宫中安寝时,吕后“使人持酖饮之”。对戚夫人则是“令永巷囚戚夫人”,“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6看似简单而又一气呵成的动作,却个个狠毒,这足以刻画出吕后心狠手辣的人物形象了。还有儿子过世后,作为母亲的吕后并没有声泪俱下,代之的是“哭,泣不下”。而当丞相取张辟彊之策,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后,她才“说,其哭乃哀” 7。刘盈是吕后唯一的儿子,也该是她老来的依靠。可现在儿子没了,她非但没有悲伤,而且还利用儿子的亡逝来夺得国家领导权。司马迁这对吕后哭但没有眼泪、悦但泪流满面的粗粗一写,吕后对权利的欲望便像洪水猛兽般冲破纸张,整个人物的形象异常立体而清晰。
《史记》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和《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中将吕后和戚姬的人物形象做了对比,突出两人性格上的差异,道出两人命运不同的根由。《吕太后本纪》和《外戚世家》分别中写到“吕后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呂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8和“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 9对比之下,吕后对戚夫人产生怨怼之情的根由便清晰可见。但吕后暂时还没有对戚夫人出手的念头,似乎只要自己儿子的太子地位不被动摇,夫君不宠爱自己也是没有关系的。高祖却撕破了这种危机四伏的宁静。“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10,高祖一度想要投其所好,废太子刘盈,代之以戚夫人之子如意。这件事引起吕后极大的恐慌。罗马不是一日筑成的,女人的怨念亦然。夫君宠爱的女人一哭二闹,太子就被轻易替换,吕后对戚夫人的怨念到了此事已经是一个最高点了。从高祖意欲换储之事的整个过程来看,戚夫人是仗着高祖的宠爱和加上一出一哭二闹的戏码讨要太子之位,是极其简单又不明智的选择;而吕后则是依赖张良、叔孙通等一帮开国大臣来巩固儿子的太子之位,是极其准确而明智的选择。一个恃宠而骄的女人,头脑是不会瞻前顾后的,所以戚夫人最后的悲惨跟她头脑简单无不关系。通过吕后和戚夫人面对夫君的宠爱和对储君易主一事态度和做法的对比,司马迁成功地塑造出了戚夫人简单、无心计的人物形象,来反衬出吕后谋略十足、城府颇深。
另外,司马迁还擅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他人之口来描述吕后的性格特点。在《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借高祖之口说:“吕后真而主矣。” 11大臣卢绾亦说:“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12不仅是朝臣认为吕后足智果断,杀伐于决胜之间,连高祖也无奈地道出吕后的强悍不可动摇。
《史记》对与吕后有关的诸多事件的描述采用了结构空白化的手法,即留白。如关于吕后诛杀韩信之事,《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云:“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羣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13吕后诛杀韩信肯定是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但司马迁只用寥寥几笔就将事情经过结果写出来了,其中高速运转的头脑风暴与惊魂动魄的内心交战一概没有提及,给这段历史一个空白。不只是吕后诛杀韩信留白了,吕后制造人彘、吕后醢彭越等等事件都留下结构性的空白。这些留白为日后人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吕太后定计斩韩信》、《吕太后人彘戚夫人》、《吕太后醢彭越》等等。
司马迁写史注重情感的注入,故对于吕后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会增加一些主观的情感偏向。但是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吕后的性别而有过多的偏颇,他始终保持公正的性别观,记录着最能突出吕后个性特点的言语和事件,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位女英雄既敬又畏的情感。同时,司马迁开创了为女性立专传的先河,日后的班固、范晔等在撰写史书时,也纷纷传承这个立史思想,为一些杰出的女性立专传。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韩兆琦.史记笺证(二)[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汪笨湖.大师领读中国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412-422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7页
汪笨湖:《大师领读中国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第153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7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7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9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5页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969-1970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95页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045-2046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639页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6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