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姣
在教学工作中,领导经常讲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视学生为朋友,不能歧视差生、后进生。这些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在众多的学生中,不免有一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如果相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很多的奇迹。 下面我就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创造力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刚两岁,他看着桌子上的梳子很好玩,他却够不着,哭闹着想要他的爸爸拿下来,他的爸爸没有直接去做,而是让他站在沙发上,双手扒着桌边,伸开手臂拿到了梳子,这个孩子乐不可支,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快乐。那个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如此的快乐?是因为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梳子,这个结果是他自己创造的,他是个胜利者。
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创新,而且要鼓励学生去创新,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在我讲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课时,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已知:△ABC和△ABD中,∠C=∠D=900,AC=BD求证:∠CAD=∠CBD。
因为,每一节课的练习题一般都与当堂的内容有关,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我先提问了几位学生,都是通过先求得△CAB≌DBA得到∠CAB=∠DBA,∠CBA=∠DAB,从而得到∠CAD=∠CBD。我又进一步提问:“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证法?”同学门都陷入了深思。这时,平时爱做小动作,不爱学习的王飞同学举起了手,其他同学把目光都投向了这位学生。王飞同学回答:“把AD与BC的交点定为O,因为∠COA与∠DOB是对顶角,它们是相等的,∠C=∠D=90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到∠CAD=∠CBD。”如图2。
这时,班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调动了起来,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了。当时我就对这位学生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赞扬他表现得非常好,肯动脑筋,这种做法既简单又容易理解,善于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证明。如果你继续学习下去,成绩肯定会有明显的提高。从这节课起,这位学生感到自己不是笨,而是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去,也证实了自己努力会有收获的。关键是老师的赞扬与学生的鼓励,使这位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从此以后这位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他的积极参与,带动了其他不少同学。下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他们有自己的视角,做老师的一定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这样的课比老师从头到尾讲下来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并且记忆也更深刻。我也和本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看学生对学习有没有兴趣,是不是参与到学习中了。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充分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个性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是成熟度和稳定性不同而已。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记得在一份杂志上看过这样一副漫画,进校时,脑袋椭圆的教师面前站着一排脑袋或圆或方或三角形的学生,毕业时,这些学生的脑袋一律变为像老师一样椭圆。这个例子很明显显示出教师在教学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的思想,生怕学生学不会,教师把自己所熟知的,滔滔不绝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作题时有固定的模式,甚至背题。在我们周围有一所学校,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文书上的文章,考试时不管出现哪一类型的文章,只要把作品中的名字改掉就是一篇新的文章。这样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发挥不出来,学生的思想反映不出来,没有自己的创新。学校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这种缺乏独立精神的“复制品”,而是要鼓励学生“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培养成个性全面发展的活泼、主动的人。从这方面来说,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说的、想要做的都反映出来,然后,教师再适当的给予评判。
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否以主人翁的心态担负起社会所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他们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对学生能否形成集体意识,能否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关系密切。如果教师总是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是班级的主人,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包办代替他们能做的工作,那么,学生积极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就非常需要学生的帮助,有些事情老师做不到,学生能做到;有些现象老师看不到,学生能看到。相反,如果教师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不得学生的一点意见,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把集体当作自己的集体,就不会主动积极地为建设好班集体而献计献策,因而,也谈不上什么主人翁的责任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道德上的缺憾。所以,教师应该从对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真正把学生看成班级的主人。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实施的时候,也不能采取不理不睬、不解释的态度,而必须给予必要的答复。否则,学生的积极性会因此受挫。
学生是在尝试与体验中成长的,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一点点矫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应从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学生,明知学生会碰壁、会犯错,也要相信他们。因为切身经历比任何说教与警告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学习与生活的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信任,就有可能招致学生的反抗,使学生与自己的关系产生紧张。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极大的耐心来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并对症下药给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