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摘要:蒙古位于亚洲中部,被中俄两国完全包围,是连接东北亚各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桥梁,是一带一路北线的重要支点。中蒙边境线达4700多公里,由于天然的地缘优势,蒙古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中国于1999年超越俄罗斯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对象国,连续多年成为蒙古最大出口国以及投资来源国。中蒙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蒙古国积极响应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了对接把我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机遇,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计划,拟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关键词:“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都经过蒙古。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双方可以共同研究如何合作。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相关国家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抵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草原丝绸之路”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北方草原还有一条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的“茶叶之路”。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起点就在呼和浩特,途经乌兰巴托、恰克图等地,终点为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横跨亚、欧大陆,绵延万里,交通工具是骆驼。这条商道,历经300多年,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奇迹
“一带一路”现已得到世界60多个国家的积极呼应,覆盖人口约46亿,占全球63%,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占全球29%,像一个杠铃,连接起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而蒙古处于其中间的重要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蒙古:丰富的资源宝库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两大邻国之间,北与俄罗斯,东、西、南三面与中国接壤,中蒙边境线长4710公里。蒙古国地域总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7位。人口294.6万,人口密度1.88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全国按行政区划分为21个省和一个直辖市首都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市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30余万,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交通中心。除首都之外主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还有额尔登特市、达尔汗市等。
蒙古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地上资源: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地表资源:较丰富的森林和草原资源、土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地下资源:目前,已探明的有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钼、煤、锌、金、鉛、钨、锡、锰、铬、铋、萤石、石棉、稀土、铀、磷、石油、油页岩矿等。其中,煤炭蕴藏量约1520亿吨、铜约2.4亿吨、铁约20亿吨、磷约2亿吨、黄金约3100吨、石油80亿桶。
蒙古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其中采矿业是蒙古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蒙古改革后经济迅速发展,2011年高峰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7.5%,位居世界首位。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12.4%和11.7%。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增长6.9%,为2010年以来最弱。
基于蒙古国经济增速下降,为充分发挥身处欧亚之间的地理优势,2014年起蒙古国准备实施“草原之路”计划,通过运输贸易振兴蒙古国经济。“草原之路”计划由5个项目组成,涵盖铁路、高速公路、油气、天然气及电气领域。总投资需求约为500亿美元,具体包括:连接中俄的997公里高速公路,1100公里电气线路,扩展跨蒙古铁路,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
蒙古国政府希望通过本计划的实施为本国带来更多投资并带动产业升级,使蒙古国的能源和矿产行业提升到新的水平。据其估计,通过经营中俄间天然气和石油的过境运输,蒙古国将在2020年获得2000亿蒙图的收益。
二、“一带一路”对接“草原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2014年9月,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中蒙俄三国经济走廊,将俄罗斯的“欧亚大陆桥”、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连接起来。通过交通、货物运输和跨国电网的链接,打通三国经济合作的走廊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
关于“对接”的含义有两层意思。一是设计理念的对接,即寻找“一带一路”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最大公约数,寻找利益共同点,对他们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成为互利共赢的事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要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而蒙古国的“草原之路”是连接中俄的997公里高速公路,1100公里电气线路,扩展跨蒙古铁路,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这5个具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草原之路”的契合点。而且这种对接不仅仅是设计上的对接,还要具体到合作的项目,合作的理念。铺垫开来,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在这个战略中受益,就能够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向前推进。
二是技术上的对接。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以及金融方面的标准。但这种技术对接也不是中国强加于人,是互相协商。“一带一路”有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互联互通,而且不仅要通,还要畅通。比如技术标准,还有海关手续。例如由北京出发经乌兰巴托到莫斯科的列车,在二连浩特边境站列车需要换轨,因为中国使用的是1435mm轨距,蒙古是使用的俄式1524mm轨距,这样就很耽误时间,而且成本也高。现在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双边联系更广泛,经过中蒙之间的协商,2014年10月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通过决议,中蒙两国边界的塔温陶勒盖-嘎顺苏海图、霍特-毕其格图新铁路将使用与中国相同的轨道标准,这将大大提速中蒙之间物流来往,使运往中国的煤每吨成本降低2-4美元。
中蒙两国有4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虽然在经济规模上没有可比性,但是还有很多互补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合作机会。2014年5月,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参加亚信峰会,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习主席指出,中蒙经济互补性强,应加强资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领域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以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拓展双边合作。
1.交通领域的合作
交通运输体系是双方贸易往来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的重点工程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关键通道,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确实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蒙古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连接东北亚各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桥梁,但蒙古落后的铁路、公里等交通运输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其境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适应不了快速增长的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
中俄蒙三方铁路部门经过磋商,已就未来细化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三方确认开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提升现有铁路运量;研究成立三方运输物流联合公司;采取措施均衡发展并提升乌兰乌德—纳乌什基—苏赫巴托—扎门乌德—二连—集宁方向各区段的铁路运输能力;发展铁路教育机构合作并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蒙古国外长包勒德2013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表示,蒙古国将在交通运输领域兴建一个新的铁路网,并在概念层面提出建设油、气、电网运输通道的构想,使蒙古成为连接欧洲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桥梁。
2013年,中国公司与多国联合参与修建的蒙古境内多条公路正式开通。2014年4月,中蒙成立“嘎顺苏海图铁路”合资公司,这也是中蒙两国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方愿意继续积极参与蒙古境内的公路建设,并根据市场原则参与蒙古铁路建设的投资与承建工作,为蒙古国实现过境运输提供帮助。
2.能源与矿产的勘探与开发
蒙古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大量未被开采的优质矿区。许多资源分布在中蒙边界地区。蒙古铜矿、金矿、煤矿、铀矿和石油等主要分布在于中国接壤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各省,其中与中国接壤的蒙古南戈壁省、东戈壁省有着储量巨大的铜矿化带。蒙古国有资源,缺资金,缺技术,中国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与蒙古形成产业互补。蒙古国有意愿成为中国最大的焦煤供应方,共同开采蒙中边境地区塔旺陶勒盖煤矿。塔旺陶勒盖煤矿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煤矿之一。
“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深入融合,共同开发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首先需要修建相关基础设施。现阶段虽然蒙古实行“矿业兴国”战略,但与此配套的基础设施较差,来蒙投资建工厂或矿山开发,基本涉及道路、水电、通讯等均需投资者自行解决,这使投资者必须考虑的投资成本。目前有400多家中资企业投资,但都投入不大,属于试探性。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必将吸引大规模的投资。
3.联合发展口岸经济与跨境经济区,促进中国对蒙消费产品的出口
蒙古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以采矿业为支柱,国内食品、日用品等轻工业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为此,蒙古国需要进口蔬菜、谷物、水果等食品来改善饮食结构,进口日用消费品满足生活需要。蒙古被中俄两国全部包围,因此从中俄进口更为便捷。中国地理条件优越,农产品品种丰富。日用消费品产业发达,价格低廉,是蒙古国进口消费产品的理想选择。
中蒙1951年建立贸易关系,2008年6月签署《经济贸易合作中期发展纲要》,规划此后5年中蒙经贸合作。2002年,中蒙双边贸易额为3.24亿美元;2013年上升到60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中国占蒙古进口比重的50%。双边贸易额10年增加20倍,2020年有望实现100亿美元的目标。
在“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深入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加强对蒙古国食品及日用品等消费产品的出口,中国支持蒙古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区,愿意和蒙古国联合发展口岸经济与跨境经济区,加快贸易便利化进程,消除贸易壁垒,带动经贸全面发展。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提供对蒙出口信息平台,如通过举办论坛、展销会、贸易洽谈会等形式,提高知名度,为企业寻找商机。
4.金融合作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金融业投融资体系和信用建设体系。
蒙古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中信息、咨询、金融等现代化服务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要求中蒙合作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
三、中蒙合作的风险及建议
1.国内政治连续性及稳定性较差
蒙古的政治制度是宪政共和国,实行一院制。国家大呼拉尔可提议讨论内外政策的任何问题。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副主席、总理和总统任期均为4年,政府成员由国家大呼拉尔任命。每逢政府换届,都要对上届政府未实施的议案进行重新审议。例如因经济形势持续下滑,前总理阿勒坦呼亚格2014年11月5日被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弹劾罢免,11月21日选举其·赛汗比勒格为新总理,并组建新一届政府。新政府2015年就要对“草原之路”重新审议,但新政府的任期仅至2016年,“草原之路”倡议如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续平稳对接是目前面临的难点,这对来蒙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2.中国在中亚地区话语权较弱,蒙古国内排华思想严重
虽然中蒙贸易不断创新高,但是在中亚、亚洲内里的文化和学术话语权上中国的声音极弱,比如2014年8月在乌兰巴托召开的“中亚与亚洲内陆权力的历史与现实演变”的国际会议上成立了“国际中亚和亞洲内陆学术研究联合会”,总部设在欧洲,亚洲分部设在蒙古,完全没有中国学界的参与。中国必须积极参与中亚与亚洲中部地区等地历史的叙述话语权,建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就是建好中国的中亚史叙事话语。
由于历史原因,蒙古人对中国存在一种敌视心里。蒙古国内针华人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在蒙古的企业及工人的犯罪行为也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
3.中蒙关系面临激烈竞争。
蒙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只有中俄两个邻国,没有出海口。2010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构想,在强调平衡中俄邻国关系的同时,将强化“第三邻国”作为一个外教政策。蒙古的“第三邻国”的理念使得中国在发展同蒙古关系上面临更大的竞争。蒙古的“第三邻国”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美国扩大到西方国家,再扩大到后来的援助国家,如日韩等国,再扩大到现在的国际组织。蒙古将“第三邻国”政策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段时间内使得各国领导人竞相访问这个小国。
中国不断加强中蒙交流及贸易,加强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不仅是为中国拓展能源进口渠道,还有意确保蒙古不会成为美日制衡中国的棋子。
蒙古的矿产资源,也吸引日韩在内的多个国家。韩国在蒙古乌兰巴托独资兴建乌兰巴托大学,对蒙古学术和教育渗透。近年来蒙日关系逐步密切,2015年2月蒙古新任总理赛罕比列格的首次出访选定日本,并签订蒙日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协定,日本将为蒙在建的国际机场项目提供368.5亿日元的优惠贷款并派遣专家为蒙方完善中长期经济政策提供支持。中蒙两国边界的塔温陶勒盖-嘎顺苏海图、霍特-毕其格图新铁路将使用与中国相同的轨道标准,但铁路只有一两百公里,从戈壁省的矿区修起,没有让铁路修到蒙古腹地。蒙古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要,西方国家也在通过环保组织等渠道对中蒙经贸联系施加影响。
一些人文因素如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政府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深入合作过程中必然要带动大额投资,为了规避蒙古的政治风险就需要国家层面对企业正确引导,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企业,维护中国企业的权益。企业方面到蒙古投资首先应该注意法律环境问题,积极对蒙古的整体投资环境和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调研和评估,切记盲目从众;密切注意当地法律变动情况,积极做出调整。最好在当地聘请律师作为公司法律顾问,处理与法律相关的事宜。在蒙古的中资企业和工人也要尊重当地的法律、风俗习惯,增加环保意识。中蒙山水相依,生态环境共享,保护好蒙古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我国北部的生态环境。
我国在蒙古的许多企业中,做了许多惠及当地民众的好事,但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宣传的不够,如何把正能量及时地传递出去,学会和当地的新闻媒体打交道,也是摆在我企业的新课题。中国银行乌兰巴托代表处在蒙设立“中蒙文化教育基金”和“中蒙社会发展基金”,即做了大量惠及当地民生,帮助困难学生助学等公益事业的同时,也为我企业“走出去”做好宣传,传递正能量,树立中资企业的良好形象。(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策马奔向中蒙关系更好的明天》
[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钢珠拉《冷战后蒙中关系发展研究》
[4]王成娟《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
[5]荀克宁《打造俄蒙境外园区构筑山东“一带一路”建设新平台》东岳论丛,2015年2月(第36卷/第2期)
[6]于洪洋《试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础与障碍》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1期
[7]王俊生《東北亚多边安全机制:进展与出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2期
[8]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中国经济时报,201年8月11日第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