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变迁与微博问政的兴衰

2015-05-30 13:19:04杨倩
2015年26期
关键词:政务微博发展路径新媒体

杨倩

摘要:基于新媒体的变迁,微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直接推动了以微博这一新兴媒介为载体的网络问政的发展。微博问政兴起至今,在推动公民参与、政治沟通方面彰显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微信等其他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微博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移。微博问政是否会随着微博用户的减少而走向衰落?本文试从这一问题着手,通过对微博问政现状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微博问政的价值与局限,进而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促进微博问政长效、理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问政;政务微博;发展路径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在颠覆传统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同时,亦深刻触动到政治生活。这种基于数字化、交互性的多媒体终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媒的结构与生产方式,日渐成为网络舆论、社情民意的汇聚地。作为新媒体对政治领域的渗透,微博问政成为民主化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微博问政将新媒体与政治进行深度融合,从而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不仅深化了网络民主的深度与广度,而且加速了代议制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转变。然而新媒体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随着可替代产品的不断更新,微博用户数量在近两年发生递减。因此,有人说:微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微博问政也将因微博用户规模的缩减走向衰落。针对此问题,笔者整理了微博相关数据,并对微博问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微博问政发展现状

(一)微博发展步入成熟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得出:2011年至2013上半年,微博用户数在井喷式的增长后出现平稳过渡的态势,于2013年6月达到峰值3.31亿。从2013下半年始,用户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在一年时间内流失量超5000万,且用户活跃度也降低了近1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他新媒体竞争者的兴起,大量微博用户流出;另一方面,微博管理规范进一步增强,不少水分与杂质被祛除。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微博作为相对稳定的新媒体产品,在经历快速成长后,现已逐步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二)政务微博逐渐升温

作为政府部门对公民微博问政的积极回应,政务微博自开通之日起就赢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不同于微博用户数量递减的颓势,政务微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2013下半年政务微博并未随着微博用户的缩水而减少,反而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政务微博报告,截止2014年6月,全国政务微博客账号达到30万以上。从博文量来看,仅2014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发布的博文总量达2435万个,被转评3.17亿次;政务微博在影响力、传播力、互动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

(三)微博渐成舆情热点首发媒介之一

根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2013年100件热点舆情首发曝光的媒介中,通过互联网自媒体曝光的比例接近半数。且经由自媒体曝光的热点舆情中大多数是以网络新闻、微博为载体首度曝光,之后在微博上引发声势浩大的转评,进而推动舆情的发酵、升级。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统计:我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得到有效传播。微博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舆论场之一。

以上分析得出,微博发展并未滑坡,而是步入成熟化的发展阶段。政务微博的方兴未艾则反映了政府对微博这一新媒体的肯定以及政府部门微博问政意识的增强。微博问政是当下也是今后公民参与的重要方式以及政治增长点。

二、微博问政的时代价值

(一)扩大政治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发育

相较传统媒体,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为草根阶层提供了展现话语权与政治沟通的机会,使问政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与精英人士,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身份与权力的藩篱,为公民问政敞开了大门。相较其他新媒体,微博公开性、互动性、实时性的独特优势则为公民问政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作为网络新媒体培养公民政治意识和加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微博问政极大地调动了公民的政治觉悟感与参政热情,从而激发他们以更加积极、理性的姿态回应政府部门,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在实现利益诉求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从而在与政治国家的博弈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底气与发言权。

(二)助力政府了解民意,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2015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董明珠“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的提案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微博留言表示支持或者反对,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对政府而言,微博是集思广益、问计于民的平台。通过微博问政,政府可以就宏观层面的方针政策与公民进行在线交流,充分发挥公民“智囊团”的作用;又可了解微观层面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从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身处地解民之所忧。微博问政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最广泛的智力支持与民意基础,有效地增加了政策的合法性与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三)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倒逼政府政务公开

借助微博平台,公民可以就公共事件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不公开进行网络问责,从而集众人之力发起强大的舆论攻势,倒逼政府公开政务,使公权力处于公众的有效监督下。另外,微博反腐也正悄然成为一种趋势。“名表门”、“微笑门”主角杨达才、“天价烟”局长周久耕都是通过微博曝光才使其腐败行为得以揭发。微博已成为公民谋取公平正义、监督政府政策、打击官员腐败的重要工具[1]。

三、微博问政的挑战

作为新媒体,微博凭借独特优势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我国对新媒体的治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微博发展的不规范、数字鸿沟带来的隐性不公、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使微博问政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数字鸿沟”导致微博问政主体间话语权不平等

互联网的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特定群体在参与民主的机会上的不平等[2]。尽管公民问政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但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不同主体间话语权是不平等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城乡之间话语权的不平等。目前我国城镇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和30.1%,相差34.1个百分点。与城市相比,农村网络技术发展较慢,由技术所推动的网络民主的意识更为薄弱;第二,区域之间话语权的不平等。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西部地区技术条件差、基础设施不足,很难利用微博问政参与到政府治理中。而经济条件较好、民主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微博问政的参与度与成熟度相较中西部地区而言则会更高。

(二)政务微博流于形式,尚未明确自身定位

政务微博开通的宗旨本是增强官民的沟通与互动。然而目前,政务微博却未能良好地践行这一点。一方面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一些政务微博的开通仅仅是跟风现象,并非切实期待执政方式的转变,在发布一些无关痛痒的消息后不久便无人问津,成为 “僵尸微博”,形式化严重。另外,有些政务微博虽然更新频繁,但仅限于信息的发布,缺少与民众的互动交流。郑拓通过实证研究后指出:政府机构微博过多发布“政务信息”和“新闻报道”,缺少“公共服务信息”和“互动交流”[3]。微博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缺少对话的政府微博只是政府在对外沟通的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依然如故[4]。

(三)微博问政缺乏良性的运行机制与监管机制

我国微博问政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善的问政体制。良性的运行机制是微博问政健康、规范发展的内在动力,但目前微博问政并无明确固定的运作程序,完全凭借问政主体的主观行为,整个过程缺少流程化参考,问政质量也无法保障。李少文认为:如果微博问政只能依赖“网络群体性事件”来引起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成本过高,选择性太强,另一方面也不是长久之道[5]。

此外,有关监管方面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问政过程中虚假信息被肆无忌惮的散布以及网民非理性行为的频发,给微博问政带来负面干扰。

四、微博问政的发展路径

微博问政是价值与局限并存的新生事物,如何发展、完善微博问政,使新媒体工具与民主政治实现最充分的契合,成为网络民主的当务之急。

1、健全网络立法,保证微博问政有法可依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纵深式迅猛发展,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网络自身的发展。因此规范微博问政等网络行为,需要尽快完善网络立法工作并出台与网络问政相关的法律规范,确保微博问政有法可依。其一,根据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现状和特点,可考虑制定一部有关网络问政的专门法,从公法角度对网络问政的范围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从私法角度对网络问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做出清晰界定。其二,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律建设。网络监管是网络治理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网络监管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填补监管法律的空白对于规范问政主体行为与问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微博问政常态化

微博问政要成为网络民主的有效手段与公民参与的正式机制,需得形成长效、常态化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一套可操作化的流程与问政反馈、考核机制的构建。第一,明确微博问政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舆情监测到问责评估等环节的程序设定。微博问政依据具体的流程运行,能够尽可能避免问政失真与舆情失控的局面。第二,针对微博问政的参与度、处理情况与民众满意度对其进行评估考核,将微博问政的综合时效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中。第三,强化奖惩并举的微博问政激励约束机制。对利用微博有效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部门和机构,加大奖励力度;对利用微博危害公众、违法牟取私利的行为,加大处罚与打击力度[6]。

3、提升公民媒介素养,强化问政主体责任意识

从用户数量来看,我国俨然已是网媒大国,但从发展水平来看,还远未达到网媒强国的标准。“质”跟不上“量”的突出原因在于网民媒介素养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微博问政的发展。因此,增强公民的媒介素养、提升道德自律与责任意识是规范微博问政主体的必然举措。一方面,政府要引导网络伦理建设,提高微博用户道德自律意识,减少主观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微博用户要对微博问政的内涵与价值拥有正确的解读,不仅要从理论上知晓,更要在实践上多加运用,提高参政能力与技巧。(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拾克方、曹德林.论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大连干部学刊,2013(8).

[2]孙光宁.网络时代的民主动向[J].理论视野,2008(4).

[4]钟伟军.公共舆论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J].公共管理学报,2013(1).

[3]郑拓.中国政府机构微博内容与互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3).

[5]李少文、秦前红.论微博问政的规范化[J].河南社会科学,2011(4).

[6]廖海敏.微博问政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1(9).

猜你喜欢
政务微博发展路径新媒体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现代情报(2016年11期)2016-12-21 23:39:25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巧用政务微博,回应民众关切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11:06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