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15-05-30 13:18:25李冉李冬青
科技资讯 2015年2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李冉 李冬青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在企业的科研、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标准编制及应用过程中发现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强、适用性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在编制过程中立项论证、征求意见、送审、报批阶段中设置关键控制点,实行里程碑控制,使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处于受控状态,包括范围、人员等因素,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关键的经验成果固化到标准中,从而适应当前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保证武器装备品质。

关键词:企业标准,标准编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引言

企业标准作为企业技术的载体,是根据产品具体技术和需求制定的。同时,它也是参与竞争的技术基础,是实现公正并客观评价、规范竞争的技术规则,是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是进行激励的重要支持[1]。产品在研制、生产中都离不开标准的支持,在研制过程中,通过选用和实施适用的标准,可以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产品质量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在标准中引用新技术、限制采用过时技术,可促进技术提升。

1标准的重要性

标准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能为产品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使设计人员在制定产品设计要求时有标准可依。随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使用者也越来越认识到标准编制质量的重要性,如何在编制过程中对质量加以控制,从而提高标准编制的整体水平,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2我院标准编制现状

多年来,我院十分重视企业标准的编制工作,每年都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计划,每项标准都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编制与发布,积累了很多标准编制的经验。据统计,截至2014年2月底,我院共编制企业标准1373项,内容涉及产品科研、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主要是从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计方法、加工经验、技术诀窍和创新点等提炼和总结,所形成的标准/规范已在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组织标准编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影响标准质量的问题,比如标准的选题不合适、标准适用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结构不合理等。为减少或杜绝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标准编制的各个阶段,严格按照阶段划分实行里程碑控制,在每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进行评审,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让每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以该思路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标准质量的好方法。

3标准编制控制

3.1标准编制的程序

GB/T 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级代码》规定了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为: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9个阶段[2]。我院将标准编制的程序分为立项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送审阶段和报批四个阶段,编制程序见下图:

标准编制各阶段的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立项阶段:对标准项目进行征集,填写标准项目申报表和标准化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已有标准草案的可同时提交;

2)征求意见阶段:成立编制组,编写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向该标准实施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会后,编制组针对会上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行程送审稿和编制说明;

3)送审阶段:按要求准备送审的相关材料,并组织专家召开审查会,形成审查意见,编制组根据会上提出的意見,对审查通过的送审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形成标准报批稿;

4)报批阶段:按规定的程序将标准送标准化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在主管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归档并颁布实施。

3.2标准质量控制关键点

质量控制是对标准编制质量的检查和监控,是标准编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标准编制质量的关键,通过标准编制过程中对各个阶段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对标准中是否把关键设计方法和加工经验等提炼总结到标准规范中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标准的质量。具体各个阶段如下:

1)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立项是第一步,只有切实做好了立项工作才能够实质性的开展标准编制工作,可以考虑以下三点作为控制点:

第一点:立项申报范围。在企业标准申报立项时,应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以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成群编制为原则,主要从以下三个范围进行重点征集和申报:

1、考虑型号研制、生产急需的缺项标准;

2、考虑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工艺攻关过程中,取得设计、制造与试验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工艺;

3、考虑取得突破性的关键技术,对企业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

第二点: 标准相关性查询。对标准项目进行相关性查询,可避免因项目重复或冲突造成的重复性工作 。

第三点:立项评审。对征集上来的项目,要对立项内容进行评审,评审时,注意标准的适用范围,既不要让标准所涵盖的领域过宽,使标准没有实际技术内容;也不要让标准所涵盖的领域过窄,造成对标准肢解,无谓的增加标准项目。[3]评审后的立项论证报告要履行总是审查、主管领导批准的手续。严把立项评审关,能确保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后续标准编制奠定基础 。

2)征求意见阶段的质量控制

征求意见阶段是标准编制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也是起草标准的关键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编制组方面。编制组成员所掌握经验的多少,对标准所涉及技术和实际经验的认识程度,都对标准编制起着关键因素,它决定着标准的质量。因此,在选取编制组成员时,应尽量选取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世纪经验,具有较强文字处理能力的编写人员;

2、标准内容方面。在起草标准时,要对标准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注意标准所涉及的技术内容是否满足既定的需求,如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需求,必要时需对相关内容进行研制和试验。于此同时,在分析标准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要对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加以考虑,这样可以避免编制标准的内容和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之间出现冲突,可有效把握标准的统一性,保证标准的协调性和唯一性。

3、重视征集的意见。征集的意见在会后形成意见汇总表,并对意见的处理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和归档。

3)送审阶段的质量控制

送审阶段的主要控制點包括:

1、审查会参会人员。审查会参会人员能保证标准是否具有专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保证标准的准确性。所以,在选择参会人员时,应客观合理的选择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

2、重视审查会的作用。审查会是对标准送审阶段的一个检验过程在召开送审会时,切记将过程流于形式。参会各方应对标准内容中形成的关键技术达成一致,并把握标准内容在技术上的相关依据和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协调性。

3、会后应重视对审查会中提出的问题、分歧和建议进行归零。归零的情况需在意见汇总表或在编制说明中体现。

4) 报批阶段的质量控制

报批阶段作为标准编制过程的最后阶段,是确保标准编制质量的重要环节,除按要求准备完报批材料后,要对标准进行形式和技术上的审查,在该控制点中将审查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可采用互相审查的方式,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审查过程不偏离目标,提升审查的客观性。如果能制定出审查的标准作为审查的依据更为合适。

4结论

随着产品研制进程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键技术成果能否更好地固化成高质量的标准,适应当前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强化标准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使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处于受控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最终保证武器装备品质。

参考文献:

[1]辜希.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基础知识问题[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8

[2]GB/T 16733-1997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级代码[S]

[3]韩冬梅.技术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国防技术基础,2008,12(1):13-16.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如何加强土地测绘质量控制
射线无损检测在石油化工压力管道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58:28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