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娟
摘要:会计工作是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会计弄虚作假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文章根据作者在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工作的实践和思考,探讨了不同性质的经济组织会计造假的目的及具体表现形式,重点分析了产生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 并为防范和治理会计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对策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造假;防范治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财力保障作为支撑。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近年来,会计弄虚作假现象越来越多,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会计造假,不仅会给单位、企业等带来严重损失,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能对资本市场和企业、政府组织等的社会公信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加强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不同性质的组织内会计造假的目的和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表现
不同性质的单位,出于不同的目的,往往会采取不同的会计造假手段。例如,国企一些领导为了追求政治前途的业绩、政绩,常常会指使会计人员虚列收入,增加利润,粉饰财务报表;一些私营企业、家族企业往往为了能够享受各种税费政策优惠,而在会计核算中多列费用开支,降低企业利润;一些上市公司为获取上市资格和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募集更多资金等目的,往往会在编制的虚假财务报告中虚增收入、掩饰亏损,使投资者多多购买和持有公司股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则往往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往往“钻空子”、打“擦边球”,违反国家现行财经法律法规,采用自制凭证、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等手段实施会计弄虚作假。根据对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实践与观察,事业单位会计造假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常常会以各种方式暗示或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进行“技术处理”,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致使单位财务监管失效。具体表现为:第一,私设小金库。通过巧立名目设立单位小金库,用于单位职工补助、补贴、津贴、招待费用支出,在国家三令五申的打击和治理之下,这种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越来越少了;第二,设立“账外账”。设立“账外账”主要是通过隐蔽、隐匿等方式,不对外提供真实的财务会计资料,从而逃避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实现“任性”支配和使用财政经费的目的;第三,“白条”入账。一些机关单位为了迎合上级领导、权力机关等,用“白条”从单位财务中套取现金,进而实现公款行贿等行为;第四,账务不清。一些单位不积极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会计账务不清、财务数据不真实,存在偷税、漏税、欠税等现象。
(二)财经纪律松弛
据了解,目前大多事业单位实行部门预算,要求定额定员核算,设立零余额账户。但是,一些单位总是想方设法用虚假的方式开办、设立具有自收自支性质的下属事业、企业单位,逃避正常的财务监管和会计监督。因此,一些按规定本该在事业单位改制中分离出去的下属事业、企业单位,往往为了便于列支支出,仍长期被上级单位紧紧控制而不放手。一些事业单位将单位公房出租、社会盈利等收入不列入单位账户,并违规使用甚至私分国有资产。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致使财务管理疏漏较多,为会计弄虚作假提供了“温床”。
二、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会计弄虚作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弄虚作假的梳理,结合对网络曝光的一些会计造假现象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事业单位会计造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干好会计工作,要求每一位会计从业人员都具有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都清楚自身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但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新手多,加上一些市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多为兼职,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一些会计人员为“半路出家”,缺乏基本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加之政治学习和专业继续教育不够,造成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从而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机会”。
(二)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
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账务处理程序不合理规范,内部监督和牵引制度不科学,未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财务支出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造成对证、账、票等审核把关不严,从而造成监管漏洞,致使会计造假行为发生。
(三)会计内外监督乏力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由单位内部所设置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会计事项进行监督;外部监督,是指由政府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物件管理部门等机关对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监督。
(四)会计造假的成本较低
现行的《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和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但是处罚力度明显较轻,有的条文还只是进行了泛泛的禁止性规定,对违反者如何具体处理的操纵性和指导性不强。这样,会计造假行为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造成会计法律法规的总体威慑力不够大,不利于遏制和打击会计弄虚作假行为。
三、防范和治理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对策思考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财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从近年来揭露的会计弄虚作假案件来看,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不但对会计行为疏于监管,把关不严,而且还积极放纵、暗示和指使会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单位负责人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财经纪律和会计知识的学习,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财政法律法规,切实把好会计财务审核关口,坚决反对和制止会计弄虚作假行为。
(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积极招录和引进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把好入口关,逐步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保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力度,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应积极营造讲诚信、讲规矩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财会人员积极践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操守。
(三)完善单位财经管理制度
一是,应进一步细化会计方法和账务处理方式、流程、原则,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相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二是,完善单位财务公开公示制度,加强干部群众和社会媒体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状况的监督;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管和控制,防范于未然;四是,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和社会舆论评价机制。
(四)加大会计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
组织审计人员等不定期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的日常监督和管理。采用点名方式公开披露和通报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造假的处室、人员等,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和造假人员的惩罚力度,增加会计弄虚作假的成本,使得造假者因理性算计和内心恐惧而失去造假的冲动。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禁令和相关管理制度,会计造假的风险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会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这对打击会计造假、营造良好的财务会计工作环境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还存在单位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不够到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加以解决,共同构筑起遏制和打击会计弄虚作假现象,为财务会计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财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多添举措、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学军.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2).
[2]李叶红.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2).
[3]曹瑛.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4(11).
[4]侯旭华,郭翠.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30).
(作者单位: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