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
摘要:“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国家经济战略,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省份,虽暂时未被列入“圈内”,但也不能“静观其动”而无所作为,应当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因势而动,主动作为。文章结合山西实际,就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机遇性及应采取的步骤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一带一路”;山西;经济
“一带一路”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秋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分别提出来的,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国家战略平台的建设形成东出西进格局。
“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地寻求“新常态”下的经济新动力迫在眉睫,纷纷抢先布局,跃跃欲试。在“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中,任何有头脑的经济区域都有可能利用这一千载难缝的大好机遇,抢占一席之地。在不久前闭幕的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小鹏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扩大与相关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大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力度,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由此吹响了山西进军“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号角。
身处中部的山西,虽然并未列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但我省毗邻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具有一定地域优势,依然大有可为。在“一带一路”经济长廊建设中,山西不能当旁观者,要理所当然的成为参与者。大势当前,需要山西干部群众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现“晋商”风采。
一、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借东风”
山西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巧借”国家战略东风,优化经济结构,消化传统过剩产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但目前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实力不足,发展后劲乏力,急需要通过合作弥补欠缺,而山西省产业结构和技术基础恰好与这些国家的发展需求相吻合,有诸多相似之处。以完全开放性的姿态与沿线国家开展多边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对于山西而言,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更大、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提升发展空间。
(二)倒逼转型
对于一个资源型大省而言,短期效益可观,但长期发展后劲不足,优势可能变成劣势,甚至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产煤大省迫在眉睫的挑战。而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将有大量的资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并培育出众多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必将出台一系列倾向性的扶持政策,各界资本、人才队伍等优势资源将向沿线地区倾斜,必将为沿途辐射区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这就迫使山西改变目前“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由单极发展向多极、多元、多层级方向发展,以增强自身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山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区域,面对广阔的市场,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倒逼山西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实现山西经济结构的“华丽转身”。
(三)优势互补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整个亚欧大陆,涵盖40多个国家,其中处在核心区位置的中亚五国与山西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形成新的经济合作共同体。中亚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不发达,而山西是中国内地工业基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产煤大省,在煤炭开采、机械设备制造等方面优势明显;二是在高铁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山西目前在全国较为领先,可进行技术输出;三是山西在工业发展方面有众多的企业、技术和人员优势,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四是山西有深厚的“经商”历史积淀,依靠“晋商”智慧可以开拓更多领域的广泛合作。条件所在,趋势所在,山西参与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势在必行。
二、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
大势当前,我们必须冷静分析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融入点。山西融入优势,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整体背景上看,中央“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机遇,山西不甘居于“观众”地位,主动寻求战机,蓄势待发。就山西发展而言,已具备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准备、技术准备、人才准备,全省3千多万人民群情振奋,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更大的发展已经形成共识。
2. 从地理位置看,山西虽是中部内陆省份,但通秦联豫、承东启西,紧邻大西北,特别是紧邻古丝绸之路的端首陕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山西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互通互连的中间枢纽和中国东部贯穿整个欧亚大陆的桥梁,山西可以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建成真正的物流和服务大省。
3. 从经济上看,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山西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强大的互补性,可以形成合作上的多样性契合,可以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互利互惠的新经济圈。
4. 从文化上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山西地区与中亚各民族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山西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有天然的亲切感。因此,山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担当“向导”和先行军,通过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认同,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文化基础。同时,山西文化走出去,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上的链接,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面。
三、山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
观念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经济新常态,山西经济发展构架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事而变,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变革工作模式,努力唱准山西经济跨越发展的主旋律,在推进“融入”战略中提升山西经济核心竞争力。
(一)总体布局
山西应立足省情,以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联通和民心相通“五通”为根本遵循,达到产业输出、资本输出的目标。政策沟通,即深化改革开放,在多领域与国内外城市展开协作交流;贸易畅通,即组织企业产品和技术“走出去”,进一步完善武宿综保区功能;货币畅通,即积极探索民营银行、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加快金融业改革,吸引互联网银行,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民心相通,即依托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动,形成文化共识、加强教育合作等。“五通”中,道路联通是根本、是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大力发展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光纤等通道系列、实现通道的多元化、多极式、立体式。其中,陆上铁路为重中之重,幅射东西南北的铁路全部成网状式联通后,山西将无可厚非地成为中国北方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路枢纽。
(二)提供保障
一是政策保障。从政策层面上,政府需要多部门联动,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机缘,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要简政放权,简化手续流程,扩大企业自主权,鼓励企业创新,打造创业新亮点;二是机制保障。要着力打造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反应迅速,保障有力,控制力强,无障碍物的 “绿色通道”。这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统一协调组织,需要从全省层面进行总体设计,进一步扩大开放,在体制机制上对接区域合作和发展,主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和吸引外来新兴产业投资落地;三是服务保障。服务保障着重体现在企业融资、经营环境方面,政府经贸部门应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和增强对外贸易的便捷性,搭建便利的金融服务平台。在经营环境的营造上,各相关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服务水平,努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畅通的服务,支撑企业在“融入”中做强,做大。特别对山西品牌产品、特色企业要着力扶持培育,搭建以品牌特色为着力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以扩大“晋商”影响为抓手的我省与中西亚、地中海各国陆上贸易往来合作关系的“金水桥”。
“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过去山西在国家战略规划中,既没被划进西部也没有算成东部后无奈的自嘲。我们坚信,随着山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格局,这个自嘲必将会变成自豪。
参考文献:
[1]陈功.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EB/OL].豆丁网, 2013-05-16.
[2]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