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兴我
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活动,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呢?
第一、开设文学欣赏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单靠语文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事物是多姿多彩的,文学提倡百家争鸣,一本语文课本是不能包容一切的。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钱钟书的《围城》,乃至于卞之琳的诗《断案》等都是提高高中生写作的赏析对象。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只说对一半,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找水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还得自己去寻觅。这就体验到了教师主导的意义,总不能让学生总跟在教师的后头,要让学生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前进,只有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时,才能生发出找水的能力,而且越来越强,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第二、开展大语文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积累写作词汇的能力。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习作有三种,一是流出来的;二是写出来的;三是挤出来的。第一类习作是生活的自然流淌,我们老师都有体会,不必详述。第二类习作通过想象构思写出来的,总体上看差不多,但语言不流畅的个别的语句总会出现,改起来有些为难是正常的,第三类作文最让人头疼,文章语句不通、结构混乱、错别字连篇、记事如流水账、议论反复谈沦一个浅的道理、说明则不分主次。如何转化学生习作中的这种现状,仅仅靠老师改是不行的。我们都知道,一要想让杯子里水外溢,只有给杯子装水,装不满是不行的。要让学生文章达到一类上乘,就给他们头脑中“装水”,自己装水,不能只靠课本。为此,笔者在开展大阅读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吸收词汇,充实自己的写作库。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多了,写作时就会如流水流了出来。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每周利用两个早读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师把关),他们可以摘抄,可以评注,或把自己的所读,写成读后感进行交流。每周全班选出十多篇佳作誊抄张贴在阅读墙上,供大家阅读。班内建立图书角,学生自筹书籍,方便学生阅读。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每周课外活动组织一次图书大阅读活动。
第三、深入生活培养学生提炼细节的能力。细节是作文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一个细节,就没有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细节从哪里来?它来源于生活,就需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留心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提炼高于生活的东西,文章才会生动形象,才会可感、可悟、可思、可塑,如果细节不鲜活,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它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就感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基于此,笔者经常让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然后把自己的见闻拿到班级进行交流,彼此从材料中去提炼自己的东西。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脑海中就有了细节的储备,写作时就轻松得多,生动得多。
第四、小组结合,互批互改,训练学生修改能力。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对自己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以后才能修改。文章的失误,别人会即时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让学生分组互批互改的办法。规定学生一节课完成作文草稿,第二节课四人一小组批改,一人读,其余人批改。或根据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习作者加以修改。第三节课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评选出小组中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全体师生共同面批,肯定长处,修改不足。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批改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写作水平也就有了提高。他们能发现出别人文章的不足,也能避免和克服自己以后习作中类似的失误。
第五、在写作指导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积累前人精华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世界的拓进。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教师要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让他们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同时在教师指导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作文训练中展开想象,不断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例如,写《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学生就会写一个班一位勤奋好学的同学,或是一位敬爱的老师等,这些作文内容不看就可以猜到,有的甚至雷同。诚然,这种立意可写,但缺乏创新。如果换个角度立意,写“生活中一个爱管闲事”的某某,家庭生活负担繁重,沉默寡言,不讨人喜欢,但他自发地承担了接送一个双腿残疾儿童的上学的义务,就比较吸引人。这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从创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总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善于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创新意识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