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建蕾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存货管理涉及到采购、库存、财务等多个部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生产经营不同阶段存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对存货的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存货;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建议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合理的存货量保证了企业生产规模的稳定,为企业带来规模效益。但是,存货的积压又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带来财务等一系列危机。因此,加强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生产经营不同阶段存货管理的风险点识别分析
以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成品出入库→销售的过程为例,探讨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具体风险点。
1、存货采购的风险
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具有数量大、类别多的特点,因而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重点关注两个方面:采购的数量和质量。
从数量的角度看,许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在提交采购申请时,无视生产计划和预算,根据经验估计需要量,采购部门对生产车间提交的申请不加审查便制定采购计划,导致了采购数量的不合理。
从质量的角度看,对于大批量材料的采购没有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或者虽然采取了招投标方式,但由于监管不利,缺乏公平的招投标环境,导致采购的物资质次价高;对于小额零星的采购业务,许多企业长期与特定供应商合作,降低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以及质量的可靠性,一旦该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或者供货质量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生产的中断,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另外,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也会带来采购物资、资金损失。
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
企业疏于开展岗前培训或者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导致员工缺乏必要的技能、操作不熟练,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残次品的数量,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车间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不能准确确定每件产品的消耗定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程序领用原材料,也会导致企业存货资源的浪费。
3、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的风险
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风险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
(1)账实不符
仓储部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原材料、产成品的入库及领用登记不及时甚至多记或漏记,各项数据不能定期送往财务部门,最终导致存货盘点时账面与实际库存量不符。
(2)存储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同类产品的替代品或者更高级别的产品竞相出现,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企业脱离市场制定预算,一旦存货的储存量超过市场的需求量,必然出现存货的积压、滞销,甚至被市场所淘汰,增加不良存货的风险。
(3)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的风险
传统的审查、记录方式不仅没有系统性而且效率低下,错记、漏记现象严重,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及风险发生的概率。
4、销售中的风险
销售风险在制造业企业中尤为常见,常见的销售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选择不合理或者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存货在运输途中毁损的风险;企业承担的存货因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被退回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都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存货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存货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通过总结上述风险点,结合制造业行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
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编制预算
一方面,企业应该立足于该行业的特点,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并清楚的认识该阶段的特点,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科学可行的方法,预计本年度的产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注重研究企业最近几年的产销量以及本年度的订单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计算确定最佳订货量。
2、规范采购业务流程
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存货采购的审批制度,保证采购业务按照计划的程序进行,由车间根据需求向采购部门提交请购单,采购部门在核实的基础上编制采购计划,该计划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才能执行。
其次,对于大批量的原材料采购业务应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招投标决策应该由集体协商确定,同时要加强监管,保证招投标环境的公平合法,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加强对小额原材料采购的监察力度,同时定期对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及供货稳定性进行审查。
另外,企业应该制定采购验收业务规范,保证原材料采购数量、品种、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
3、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风险意识
定期对一线生产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注重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将每件产品的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产品的合格率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降低次品率;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寻找更为节约资源、更为有效的存货管理方式;要求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在领用材料、半成品时附送各种类型产品的消耗定额及计算依据,做到有据可查;提高财会人员在存货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存货相关的业务必须先验证再付款。此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4、规范库存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针对上述所提到的原材料、产成品在出入库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有如下预防和监督措施:
(1)建立健全的仓储制度,使得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制度可寻。仓储部门必须在证实领料单的数量与车间实际需要量一致的情况下才予以发料,及时、准确的填写出入库登记表并按时将数据送往财务部门。另外,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定期进行存货的盘点工作,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加强对市场的研究,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掌握更高级别产品或者替代品的销售情况,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进行数据挖掘,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确定合理的采购量和产成品库存量,减少营运资金的占用量,保证财务资金链的稳定。
(3)加快学习先进的存货管理方式,引进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成品出入库、销售等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集中化管理。(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参考文献:
[1] 财会 [2006]3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Z]
[2] 许璟旻,企业存货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611(14):31
[3] 王延志,企业存货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2009,18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