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感悟”一词最早是从佛教中引入的。佛教禅宗讲求顿悟,慧能法师认为人“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据佛经记载,许多高僧正是因为顿悟而得道成佛的。可见“悟”的作用之大,一旦感悟,便会觉得豁然开朗,许多困扰多时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佛家参禅悟道需要“悟”,同样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领略人生百态也需要“悟”。这里所说的“悟”即是“感悟”。
我们可以把“感悟”这个词一分为二来解释:“感”是指外界事物在人内心引起的感触,它是“悟”的基础;“悟“是指人对已感知的事物进行重新组合,重新建构而获得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它是“感”的升华。感悟的过程是人的思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感”与“悟”之间的关系。感悟能激发人的兴趣,带给人以乐趣。而兴趣和乐趣又是促进人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的动力。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人又会获得新的感悟。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已知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中学文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我们文学教学就是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本和课堂时间里了解生活、理解人生呢?我想教会学生感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运用感悟,学生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然而现在常常听到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懂感悟,不会感悟。究竟是什么原因削弱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呢?其实翻开语文书,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极佳素材。然而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细致地分析,过分追求把握文章的思想价值,把一篇篇文字优美,蕴涵丰富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有时生怕学生不能理解,干脆自己分析并反复强调,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体验、感悟的乐趣。这些经过教师反复咀嚼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如同嚼蜡,毫无滋味可言。这样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呢?在这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得原本应该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能展现个性的语文课堂变得沉闷,教学效果因些也往往并不理想。为此,新大纲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感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感悟的空间无限广阔,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世间的一事一物,都可以引发人有所感,进而有所悟。感悟的方式、感悟的层次,也会因为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该如何来培养感悟能力呢?我想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虽然感悟是主体生命的功能,只能自己完成,别人无法代替,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很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感悟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他们反复阅读教材。文学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审美对象,而美感的产生还需要我们去阅读实践。这里所说的反复阅读不是有口无心地重复朗读,而是剥茧抽丝地细细品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重点段落、细细品味关键语句,深入文本,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思想,进而结合自己的个体经验去感悟文本的内涵。阅读是对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活动,是人文与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作为触发点为学生提供感悟的条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思孝。更重要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达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的良好效果。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每个人的感悟会因为其个性、经历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无须强求感悟的结果一致,应当允许多种合理的答案并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那怕学生感悟的层次不高,也要及时加以鼓励,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感悟的积极性。舒婷的《致橡树》是一感情细腻,蕴涵丰富的诗,诗人借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含蓄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如何能让学生读懂诗人丰富、深沉的内心世界呢?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分析“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入手,让学生渐渐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反复阅读描写木棉和橡树的诗句,抓住关键字词:木棉有“红硕的花朵”,橡树有“铜枝铁干”,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征,从而揭示两个意象的深刻内涵。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咀嚼品味木棉对橡树的诚挚的表白,感受诗人炽热的情感。通过反复阅读体会,学生很快把握了诗歌的主旨。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对诗歌的结尾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与诗歌的主旨不相符合。这个质疑立刻在全班引起了争论,有的认为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有的认为这是刻意拔高主题。争论异常激烈,大家莫衷一是。在这个时候我适当向他们补充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学生马上就理解了诗歌之所以如此结尾的原因。课后有许多学生在练笔中阐述了自己的爱情观,虽然有些思想还显得较为稚嫩,但是我感受了他们内心的感悟。
感悟并非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佛家所讲求的“顿悟”也是僧人在多年研读佛经,终日冥思苦想基础上的豁然开朗。所以要提高感悟能力,学生必须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否则,感悟只会停留在浅层。其次要广泛地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知识面越广,感悟点就越多。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有许多事我们无法亲身体验,但借助阅读,我们可以感知那些闻所未闻的事物,体验那些从未经历的情感,从而感悟人生。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感悟的素材。观察时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更不能走马观花,要动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感知事物。这样我们就能从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为了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摘记本,不仅要将看到的好文章摘录下来,并要做适当的点评,谈谈读后的感悟。每个月在班中进行一次摘记交流活动。有些学生的摘记本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文并茂,引得全班同学争相传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阅读积累的积极性。除了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古人主张“熟讀精思”,这里的“思”就是把从文本中、生活中得到的素材与自己的个体经验相结合创造出感悟的过程。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现象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不能被这些事物或现现象的表面所迷惑,要深入挖掘思考,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还要运用哲学思想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为此,在每堂课三分钟口练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一事一议”的内容。在口练中每位学生都对自己听到或看到的事阐述自己的感受。有时一个话题会引来全班范围的大讨论,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思考走向深处,感悟也不断涌出。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写到:“人只有一根芦苇,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这是会思想的芦苇。”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把感悟的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