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教学一首古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体“看到”作品的“所写”——诗歌的基本内容,也大体“看出”作品的“所达”——诗人的内在情思。但这是不是就够了呢?
到底该如何教学古诗?它和散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一样吗?本文以《积雨辋川庄作》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古诗的教学。
一、教出古诗的“诗性”
古诗首先是诗,所以要把它当诗来教,教出它的“诗性”。可以将诗歌和散文比较,能更为清楚地看到诗歌的“诗性”所在。清代的吴乔在《围炉夜话》中说:“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与“饭”相比,“酒”是高度浓缩的;与散文相比,诗歌是高度概括、凝练的。
诗歌是不会把笔墨花费在时间、地点、事件的简单写实上,而是在想象的空间驰骋,给予读者再创作的空间。所以在教学“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这一联时,要尽可调动起学生生活、阅读中的经验,使他们发挥想象,体会诗里的留白,透过留白,体味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于是,诗里就有了一幅幅画,画里就有了声音、动作、细节甚至是感情等。
当然,诗歌教学不仅要关注诗人的想象之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察作者如何经由想象创造意象,释放出诗意。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的是,“情感”介入后诗人对“物象”的变形与组合。所以,“烟火迟”就值得好好品味。
诗歌的诗性,还体现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是对规范语言的变异,既不同于日常语言,也不同于散文语言,以至于有一个专门的名字“诗家语”。 叶嘉莹认为:“这种句法,其安排组织全以感受的重点为之,而并不以文法的通顺为之。”
所以,诗歌教学如若不谙“诗家语”的规律,其结果必是无法真正进入诗歌,或者虽然读懂大体内容,但对诗歌意蕴的把握,非但不能增值反而会减值。可以从“非常规搭配”入手:“漠漠水田”能说“阴阴水田”吗?把“飞白鹭”更换成“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上白鹭”好吗?把“啭黄鹂”更换成“两个黄鹂鸣翠柳”的“鸣黄鹂”呢?如此,紧紧抓住诗歌语言的“缝隙”和“纠结”,也就升腾、弥散起绵绵的诗意。当然,也可以借助王维和李嘉祐两人诗作的差异,师生一起鉴赏品评“漠漠”“阴阴”之妙。但如果引导学生赏析时,又落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老套子,又多半是散文语言赏析的术语了。
二、教出古诗的“古典性”
古诗具有“诗性”,现代诗歌也具有,那么古诗区别于现代诗歌的特性何在?简单地说,就是“古典性”。 古诗有平仄、押韵等声韵格律的限制和章法结构的特定组织,而现代诗歌则冲破了此限制。
在《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先写出“积雨空林”画面产生的因素,然后才写道“烟火迟”直接感官上的感受;先想象了“ 蒸藜炊黍”的忙碌,然后才有了“饷东菑”的温馨。这种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前后紧密相关的句法,使得王维的这几句诗显得特别真切有力。而且古代诗人也常会因韵律的需要,而将诗歌语序做一定的调整或简省部分内容,这就形成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跳跃性。
在这一层面,朗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感受古诗的“古典性”,这是古诗教学中最简约而有效的办法。课上的反复诵读,正是涵泳的深化,诗的韵味和内涵在自然而然中会给学生打下烙印。当然,如果在朗诵时再加以点拨,比如,注意叠词的音韵美、行文的节奏、诵读的重音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更好了。有了敏锐的语感,才能准确地领会语义,把握语脉。
对于古诗在内容、形式上的古典性,学生如果缺乏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必然就会产生读不懂诗歌的问题。因此,不只靠量上的积累阅读,还要依凭一些必要的知识支持。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提供一些精要而有用的诗歌知识,在情境中“嵌入”知识,在学生遇到阅读困难、产生读解偏差时提供方法。
三、有所教有所不教
诗歌是最具有灵性的文学样式,要靠心灵去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是不可教的。
但古诗毕竟距现在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除了教给学生诗歌的一般阅读规律以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支持。孟子说得好,“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告知学生作者的文化构成,就会造成学生解诗中的误读。
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诗作的艺术成就及艺术价值毋庸置疑。但如果说通过对久雨后辋川庄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渴望隐居的愿望,细细加以斟酌,似乎有所不妥。平定安史之乱后,王维被下狱议罪,后得宽赦,虽几遭降职,仍为朝官。他自认有罪,“没入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终于“愿归所任官,放归田里”,理屈气馁,隐居辋川了。一个汲汲于仕途的人,落个刑余之身归隐,该是怎样的心境呢?古代的大臣因故归隐,并不能真正地心情闲适,实际都有不得不佯作闲适的苦衷。
所以,要有所教,而且要教准确。这首诗的教学,不能脱离王维所处的历史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实际。古人说:“诗无达诂。”诗歌的理解难,分析也难,但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