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更加的新颖,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更加贴近生活,语文本身就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一门学科,在学生今后的社会交流以及人际交往当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更多的交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内容更加贴近自身的实际生活,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将抽象的知识点生活化,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去探索和学习知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课程
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灵活的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人际交往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状况,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在生活环境当中真切的去体会,当教材上要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比较密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调查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学习到关于环境污染的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小区内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和更多的人接触,在实际的交流中获得想要的答案,同时也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使用技巧。这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愿意和人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锻炼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加强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一些事物的观察也不是很到位,很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说教师要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带领学生认真的观察生活。小学的作文课程一向是让学生感觉到头疼的项目,缺少写作的素材,不知道从何下笔都是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这也是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造成的。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联系实际的生活。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中生动的描述学生可能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受,这时如果是适当的季节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踏青,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大自然当中,认真的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学生有的观察河边的垂柳,对于柳树的状态,发芽的情况以及一些姿态的变化都进行认真的观察,有的学生则是对初春的小草比较感兴趣,同时在观察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小草强大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孕育能力。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学生对课本上的描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理解作者的每一种比喻和每一个形容词,在写作的课程中学生也不会再感觉到迷茫,有了实际的生活经历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写作素材,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秋景或者是丰收的景色,这样的情境在文学作品以及写作当中都是很常见的,联系实际生活,增加生活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还要跟随着时代的变化注入新鲜的元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这并不能说是脱离了语文教学本身,而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含义,有些时候语言上的描述并不能直观的帮助学生的理解,教师也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说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描述荷花的美丽,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荷花的那一份喜爱之情,脑海中也会出现荷花的景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心中想象到的荷塘的样子画出来,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照顾到了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的进行发挥,学生运用画笔将自己心中想到的荷塘的样子呈现出来,每个学生都运用不同的图画展现着自身独特的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同时选出画的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的联系生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能够学好语文课程同时还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发挥。
四、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内容
传统的语文作业的形式基本上就是课文的背诵或者是生字的抄写,形式单一枯燥,机械式的作业形式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作业的布置方面教师也应该更加的联系生活,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学习《老槐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家庭作业,找到生活中的槐树,并且要学会认识槐树的样子,将找到的槐树的叶子画下来,了解槐树的生活习惯以及它的花朵和果实的样子,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觉到比较新奇,不用动笔但是需要更加留意生活,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致也会比较高,这样的作业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了解生活。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在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的语文知识,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