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安
深秋的大别山,就像是一幅幅流光溢彩、扣人心弦的山水画闯进我们的视线里。
是日清晨,朋友们相约去孝感参加槐荫书画院开张揭幕。一间宽敞的厅堂,云集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我仔细打量着进进出出的人们,从外相上看,有留长须的,有剃光头的,有衣履奇异的,更有不修边幅的。但并没有引起我的更多关注。因为在世人的眼里,外表不能说明什么,一位艺术家真正的修行,在内在的潜质。所以徜徉其中,并没有感受到多少艺术氛围。主家午餐的安排是极其周到的,大家乘兴而归。就在即将离开孝感回大悟时,接到了画家江沛鸿先生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正在北京与国家书画院的画家们合作一幅巨型山水画作,择日要来大悟。听到这个消息,我甚是欣喜。
屈指算来,与沛鸿兄相识近两年时间,平日里彼此常电话联系,虽相识时间不长,但彼此相见恨晚。因此,每次相见都显得弥足珍贵。沛鸿兄此行从京城来,行色匆匆。北京到武汉没有买到卧铺票,一本关于如何继承和发展山水画的著作陪伴了他一夜车程。清晨到江城,略见他有些倦意。上了汽车,沛鸿兄告诉我,他此行的目的是专程到安陆拜望从广东回湖北的画家王顺华。然后到大悟与书画界的朋友们交流。提到王顺华老师,沛鸿兄即刻来了兴致。他说,王顺华老师是位职业书画家,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擅长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其作品在全国发表3000多幅,国内外获奖40余件。
到了安陆,王顺华老师和安陆义化馆郭馆长早已等候多时,见了面格外热情。用过早点,我们走进了县义化馆创作室,只见偌大的一间屋子,中间是书画创作平台,四周挂满各种类型的书画作品。我们在创作室驻足观赏不到一小时,陆续来了十多位书画家,据郭馆长介绍,这是安陆书画家们的例习时间,每到节假日大家都会在一起研习书面。
辞别安陆的艺术家们,我们来到大悟,老书法家颜其刚老师已经将大悟的书画家们集聚起来。虽然江沛鸿先生已经是第三次到大悟,但朋友们见面仍显现出久别重逢的那份真挚。江沛鸿先生是南薰社的首批社员并推出力作首展,名之“南薰”,取古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薰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个社团,集中了一批年富力强的艺术家。他们许多人白幼就热爱并投身书画艺术,作品不仅在安徽省内卓然成家,乃至在全国也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江沛鸿先生白是社团中坚。先生画画追求意境,作品给人感觉高远、有内涵,简洁而又有力度。他从军营中走来,不失军人的刚毅。他的画从来都是主次分明、有条不紊;笔墨、画风上毫无束缚,任情恣性,白由想象驰骋。江沛鸿先生也是个极低调性静之人,追求传统义人简洁而悠闲的生活情趣。和他接触中感受到,他脑子里想的就是画画。他说,这辈子就专注在绘画这件事上,几次来大别山写生,积蓄养分,就是想在大别山这个重大题材上有所突破。所以,他还是想在用山水画表现大别山上能有所成就。
在大悟的几天时间里,沛鸿先生一改往常深入到大悟的山水和乡村去写生的惯例,而是静下心来与大悟的书画家们面对面地交流。他到过大悟的农家小院,赴过当地朋友的家宴,他与书画朋友促膝长谈,了解乡贤志士的言谈举止,把点滴的收获都溶进了一个艺术家深深的感悟之中,挥洒在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作上。的确,作为一位新安派南薰社的艺术家,江沛鸿笔下的松泉峰岭,都画得十分准确、生动、自然、传神。这正是他多年注重写生和实践,学习和交流的最好例证。江沛鸿先生的作品乍看朴实无华、通俗明朗,其实,从构图、笔墨到立意都极具变化,不管是大气磅礴之作,还是俏丽灵秀尺幅,都一派生机。
愿江沛鸿先生的艺术之花,绽放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