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梅
【摘要】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顺利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预测是指预测和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制定计划,进行科学的设想与安排,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生成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和课堂环境等的变化,调整教学程序和相关内容,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 小学 数学
新课程改革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重视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顺利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
预测是指预测和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制定计划,进行科学的设想与安排,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在进行预设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内容与讲授方法进行创新和开发,既要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又要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进行预设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有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教师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制造心灵共鸣、思维共振的机会和场景,将学生置于核心位置,随机应变,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成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和课堂环境等的变化,调整教学程序和相关内容,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课堂生成是一个个生命体在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预设中的生成,例如学生能否各尽所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是否达成真实效果等。预设是为了更有效的生成,使教师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灵活机制的创造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就是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的过程。即使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预设,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和其他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所以注重预设,关注生成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是顺利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前提。
一、留足空间,弹性预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有计划、有目标的预设活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较为科学的安排,在活动安排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会有其他情况发生,所以在预设中就要留有空间,做到弹性预设。即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大范围内设定学生活动的空间,但是因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化,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和个性不同等方面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在课堂上留足空间。
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课堂教学时,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当中已经有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购物过程中无意接触到小数的加减法,有这个生活经历,并且个别学生已经能够初步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所以,我大胆启用预设中的预留空间,对教学程序进行了整合,缩短教学时间,利用学生现有基础,通过实践和交流解决问题。我将提前做好的纸尺子用米做单位标出长度为1.75米,然后撕掉0.65米,让学生观察剩余的纸尺子还有多长?学生们很容易的自己就解决了这道两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刚才的过程用厘米作单位来描述一遍,即175厘米减去65厘米等于110厘米,从而让学生比较出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区别与联系。我再进一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特殊情况,思考、讨论、记录一条龙,然后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探讨,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们讨论非常热烈,相互启发,积极发言,三课时的内容,一节课全部拿下,而且效果良好。
二、营造氛围,尊重生成。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学生不可避免的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中创造预设之外的内容,出现了有价值的生成,此时教师应采取积极地鼓励态度,让这瞬间的火花燃烧成熊熊火焰,而不应该泼冷水、敷衍或者模棱两可、一带而过,给学生造成失望的感受。如果学生的这个突发灵感或者新的发现不能随即在课堂上展开探讨或研究,千万不可敷衍了事,应该留到课下或其他时间成熟时再做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给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布置一下,草草了事,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在没有老师的参与下再做深入的研究,那么这一次机会就会白白的丧失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只要是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不管能否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教师都很重视,并且想方设法和他们一起创造条件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就会源源不断的显露出来,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会不断加强。
我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的预设问题是:同学们,想一想,经过预习和思考之后,请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各学习小组派出代表纷纷发言,有的说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的大小有关,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地边上的高有关系,也有的说和平行四边形的斜边有关系,还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边与斜边的夹角大小有关。前三个说法都在我的预设之中,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和斜边的夹角有关却在我的预设之外,学生的这个生成果然不一般,我改变原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规律,尤其是第四个说法,我亲自参与到学生的研究当中,设定定量和变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探索热情空前高涨,下课的铃声响过很久,学生们还处在津津有味的探索之中,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调整预设,顺应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预设与生成互为补充,使生成为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纵然预设精细,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囊括其中,但是教师不可能预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生成,所以,当学生提出超出预设之外的问题后,对于有价值的生成,我们不能不加评判的予以否定,应该及时调整预设,为学生的积极性提供鼓励和展示机会。
有一次在讲《角的认识》时,我预设了一道开放性型题目: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关于角的知识有哪些?这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七嘴八舌,牛角、羊角、墙角、读书角…… 虽然学生们说得很多,是他们生活中认识的角,但不完全是预设中教师准备的“角”。我启发学生们,“大家说得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角,与我们今天数学课本上想要认识的角有所不同,要想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角,首先要从今天我们数学课本上的角学起,那么大家认真看课本,并动手画出一些角,看看这些角与我们刚才说的角有什么异同点?”学生们非常积极,动手过程中了解了很多课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教学资源。
总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非常重要和必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预设过程中,要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活动按着预定设计进行。对于在生成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教师应善于应变,在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对于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应适当调整预设,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