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阳
【摘要】随着国际间经济贸易交流的日益增强,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对于文学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各国的优秀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与文学作品翻译是离不开的,使得各国人们也可以分享他国作品,不但增强了人们的文学素养,也使人们吸收了文学养分,促进我国文学的进步。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风格的研究就目前而言,起步较晚,对译者风格的理解也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对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 作者风格 译者风格 影响
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传入我国,由于语言的限制,必然需要翻译者对其进行翻译才能使得人们欣赏到国外的文学作品,而在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难免受到情感的左右,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必然与作者的风格有偏差,有自己的风格体现,而对于译者风格的体现一直争议较大。
一、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
(一)作者风格
作者风格与文学风格几乎是一个概念,都是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文学素养、艺术形式等许多方面。它主要运用语言技巧进行情节设置,将自己的思想用含蓄的手法贯穿在文学作品中,读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及情感品读出来,其主要特点就是寄情于作品。著名学者王国维对作者风格理解为:在文学作品形成的过程中,完全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点,而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言的作用,使其风格有一定的思维定式。
(二)译者风格
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说是对文学作品的再次创造,对于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及意图,经过译者的理解将其翻译出来,但是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主观色彩的影响,因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差异,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差异,而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就难免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孙淑芬等人在其研究中认为“再创造的本质是译者对作者审美观点突破的体现,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译者自身审美观点的建设”。整个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实现译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满足读者期待的过程。要想达到审美效果最佳,必须将审美与翻译原理结合起来。
蔡新乐对译者风格的理解为:在译者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构建一个空间,让读者可以直接去体会,对事物进行感知,然后在读者内心中将事物进行还原,将作者和读者完美的联系在一起,译者发挥着连接作用。而译者的责任就是将作者要表达的审美信息在读者面前完全呈现出来。译者在此过程中扮演一个传递员的角色,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艺术为出发点,要有所创造,将译者风格展现在读者面前。
所以,译者要想构建自己的风格,一定会将自己的主观色彩放入到翻译作品中,使其翻译作品体现了自己的情感经验、思想意识等。基于这点,有的人就对译者进行了定位,例如“一仆二主”、“悖离论”等。一仆二主就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自己的痕迹,将作者的思想本质及风格体现出来了,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完美主义观点。而对于悖离论就是对原作品的颠覆性创造。无论怎样对其进行地位,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观点中都体现了译者风格这个概念。
二、译者风格存在的影响
译者风格存在的方式具有必然性及偶然性的特点,以信息论为出发点,整个翻译过程,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即作者、译者、文学作品、沟通手段、读者。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信息通畅的情况下,译者往往只是对这五个方面中的几个方面提高了重视度,并没有全部关注。
以美学为出发点,文学作品是一个再现审美的过程,译者通过一定的审美手段将作者的审美转化为一个新审美的过程。当然,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译者的审美主观性,来实现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及阐述。
以符号学为出发点,语言符号的功能是语内、语际及语用意义。而对于文学风格来说,通过语言手法对作品进行表达,发挥了语言符号的功能,而这三个功能可以单独行使,也可共同行使。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受到语言功能的限制,因此,译者与作者之间的语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词汇为出发点,由于语言的不同,使其译文与原文产生词语价值不等的现象。站在句法角度,因为汉语与其他语言不同,没有变格及复杂的形态。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因为作品的所处文化背景、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必然造成作品翻译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文化的处理来说,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对作品的结构、语句及风格都有影响。有的译者虽然精通他国语言,但是却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在处理文化差异时,一般采用归化法来解决文化冲突。而对于他国文化及风情的传递,译者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一般采用异化法,这就必然体现了译者的风格。
结语:
文学作品的翻译者对于各国读者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使其了解异国文化,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译者风格的体现,但是对其理解时要全面,虽然有主观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却是文学作品的再次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旭辉,袁洪庚.“谋杀”抑或“重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2]谢莉萍.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时代文学,2012(15).
[3]杨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气翻译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9).
[4]唐秋前,贾德江.论文学作品翻译中修辞风格的再现--以《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修辞翻译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