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堂识小(十四)

2015-05-30 19:49杨未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博陈师曾方印

杨未君

师曾自许当得大年

陈师曾1923年去世,享年48岁,英年早逝,世人痛惜。

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有陈三立专篇,附及其子衡恪、方恪。说到陈师曾(该书第218页),颇多常人未道之言,特转录于下。

三立诸子皆能诗,而长子衡恪名最著,即三立写诗柬范当世署曰衡儿者也。字师曾,多能艺事,篆刻逼汉人,画得元人倪瓒、黄公望风味;而为诗喜学谢灵运、谢惠连之作,由沉郁出清迥,尤挚言情。

......

《月下写怀》云:丛竹绿到地,月明影斑斑。不照死者心,空照生人颜。

词意凄厉,盖亦悼亡之作。陈衍谓其真挚处突过乃父。三立诘衍何乃誉儿以抑父?衍应之曰:“此正吾辈求之不得者。恐君词若有憾,实乃深喜之。向在都,尝与林宰平推究古今闻人,其子往往赶不上;此与家学濡染之说,岂不大相反?宰平曰:‘此殆谚所谓近庙欺神之故也。”

相与大笑而罢。顾衡恪诗不多作,特以画名,自称徐天池转生,屡梦天池与论画,且告之曰:“我得年七十有三,汝寿如之。”自许当得大年,而以民国十二年卒,年三十有几。士论惜之。

钱基博(1887-1957)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常年在各大学担任教职,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古籍举要》等。钱钟书即钱基博之子。《现代中国文学史》是一部重要的文艺批评著作,其体例独特,又系文言写成,故流布未广。这段陈师曾屡梦与徐天池论画且自许得年七十有三的描述颇为传神。师曾卒时年四十八岁,钱不知为何误记为“三十有几”。

钱文中提到陈衍,记陈衍与陈三立的对话也堪称妙笔。陈衍与陈三立有“同年”之谊,过从甚密,陈衍的代表作《石遗室诗话》中多有述及。《石遗室诗话》亦有论及陈师曾的条目,如卷十五第十七条,卷十七第九条,卷十九第八、九、十条等。卷十五第十七条(《民国诗话丛编一》,上海书店出版社,第218页)说:

诗庐诗为师曾兄弟作者特佳,气味至相投也。师曾衡恪为伯严长公子,多才艺,篆刻逼汉人,画的倪黄风味。诗其家学,然不多作,作必不俗。《法源寺看花》云:“我心不能春,春色忽到眼。兀立禅堂下,犹带泪痕潸。森森出墙枝,弄晴殊瑟僩。留此娱须臾,但愁风力铲。”时君方有骑省之戚也。《梨花》云:“娇云无力倚墙东,正好低枝可避风。与汝隔窗斜对面,一春开落忒关侬。”《月下写怀》云:“丛竹绿到地,月明影斑斑。不照死者心,空照生人颜。”亦悼亡作。君深于情者,故为余画《萧闲堂著书图》,题诗有云:“至情深刻骨,万事莫与偿。”万事五字真能写我心,可抵悠悠者千百言也。

自从一见桃花后

陈衍评陈师曾的诗,说是至情人写至情诗。师曾画亦可作如是观,是“至情人画至情画”。陈师曾笔墨沉郁,情感深挚。师曾《公湛以诗酬我之画,复以诗报之》诗云:“投以无声诗,而以有声和。其声何泠泠,松风半空堕。俯仰江海间,朋好余几个?汝我形影乖,坚意不可破。”可见师曾是把画作为无声诗来创作的。陈师曾画之高格,还体现在题画诗上。陈画题诗,有自作诗,有录引前人句。所录前人诗句,定非常见俗语。观之可体味师曾诗学趣味,也可窥其涉猎广博,家学渊源。

有一幅陈师曾的画《桃花图》轴。见《陈师曾书画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图版161),是陈师曾重要作品之一,几乎所有关于师曾的画集中都有刊载。原画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133厘米×33.5厘米。画面虬枝枯干,桃花疏放,花瓣以纯色点染,极具幻灭绚烂之感。这幅画有师曾自题:“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今总不疑。癸亥仲夏陈衡恪。”钤“陈衡恪印”白文方印。□处有姚华题识:“印昆疑是于字,属补阙,姚华。”钤姚华朱文方印。

画面另有周大烈长题,从中可看出这幅画阙字补题的始末。周题为:“师曾画此画,误一字,手自挖去,拟装裱填写。适从母病,急赴金陵,疾作遂不返。此不知何句,挖处或是于字。越一年,余过其家,为记之。甲子九月周大烈。”钤“周氏大烈”朱文方印。

从三个人的题跋中可以看出,癸亥年即1923年的夏天,师曾作此《桃花图》,题句中挖去一字,本打算以后装裱时再补上。突闻母病,师曾急赴南京侍奉,不料一去竟成永诀。所阙一字遂成悬案。周大烈考阙字为“于”字,应该是从诗意上揣摩的,姚华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便从此说。那么,所阙之字到底是不是“于”字呢?这诗句又是谁的原诗呢?

如今网络时代,很容易查得师曾题句的出处。语出唐代高僧灵云志勤。《五灯会元》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本州长溪人也。初在沩山,因见桃华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看来,阙字当为“如”字,周大烈先生断其为“于”,虽不中亦不远矣。

现存资料中,我们看到有师曾所作的一个花卉册页,里面有另一幅《桃花图》(见《荣宝斋画谱·陈师曾绘花鸟山水》,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8月,第14页),所画为折枝桃花,老干纵横,没骨桃花色彩艳丽。题句为: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而今总不疑。看来《桃花图》师曾画过不止一次。而题句转录灵云志勤的《桃花偈》,也与原句不同。看来,按照陈师曾的习惯,所阙的那个字应该是“而”。

猜你喜欢
基博陈师曾方印
陈师曾艺术理论及艺术风格
图示与观念:陈师曾《读画图》再分析
悲鸿画马 天下一绝
鹰击长空,万类自由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王春书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
钱基博 学不阿世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观感
论抗战时期钱基博的殉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