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洁 等
摘要:大学校报的质量和风格,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水平和学风教风,而校报出版风格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大学的基本功能——育人。应该通过吸收学生参与办报、缩短出版周期、注重思想性、重视体育运动板块、向全媒体渗透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等几个渠道使校报的出版风格更好地为育人功能服务。
关键词:大学 校报 风格 育人
在我国,大学校报是具有统一刊号的正规报纸。作为长期存在的传统媒体,大学校报的出版风格定位直接关系到育人思想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校报的质量和风格,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水平和学风教风。与社会上的其他报纸一样,校报的生命力也在于其风格,校报的风格是由其受众——也就是读者——直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读者,就要办出什么样的风格,体现出什么样的特色。大学是高智商群体聚集的地方,所以,凸显其文化品位就是校报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与之紧密联系的是,校报的读者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校报出版风格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大学的基本功能——育人。
1 大学校报的独特受众群体,决定了它青春化、学术化的风格和特色
大学由施教者、受教者和管理者组成,这一群体与社会上其他群体相比较,有着明显的特点:一是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新闻对象和新闻主体之间,文化教育程度区别不大。二是新闻主体和新闻对象处在一所大学,校报一般是很少对外发行的,新闻人物和读者都在本学校。三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校报的基本任务也在于此。而读者多是高级知识分子——教师和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决定了大学校报青春化、学术化的风格和特色。
2 出版风格决定了大学校报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
我国的大学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具有党报性质,负有宣传党的教育方正和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国家的建设者的重任,同时更要凸显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特色。如果校报的风格不够活泼、过于浅显,或者说教味道太重,与大学生立足社会新知前沿,求新求变求深刻的心态不合拍,就无法吸引他们阅读,达不到好的育人效果。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几个渠道发挥青年学生的作用,调动他们的兴致,达到好的效果。
一是吸收大量学生参与办报。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大学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参与进来,更能体现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学生参与办报体现出了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参与办报,也体现出宣传工作的“三结合”原则。大学校报由于特殊的定位和受众群体,决定了学生在校报的创办过程中可以承担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校园的文化生活的参与者,能更好地写出贴近生活、反映学校生活的实际的新闻稿件。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办报者代表着同学们的心声和诉求,他们有着相类似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可以真切体会出大学生读者的实际需要和审美需求,所以说,他们是校报和校园的紧密联系人,在高校校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也能够让校报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接地气才有生气、有朝气。
二是缩短出版周期。
周期太长会远离学校舆论热点,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远离热点会使报纸失去影响力,缩短校报出版周期,最好是要以周报为起点,当然周报还要保证质量。
三是注重校报的思想性,特别要重视观点、评论板块。
办报要讲思想性,这是对报纸出版业的普遍要求,对于大学校报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校报所处的特定环境——大学、特定的受众群体——大学生和教师决定的。这些读者普遍喜闻乐见富有思想性的内容。如果校报版面上只有一些浅层次、大众化的信息,显然不能使这一受众群体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况且,大学校报是富集现代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大学校园的一扇窗,本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性,能给读者以较多深层次、有启迪作用的信息。这也是提高校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升大学校报思想性,首先,在版面内容中要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纲要所要求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不仅仅要求具体的新闻报道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在大学校园中形成崇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做到这一点,对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可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其次,注重对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国际交流、后勤等方面的深层次经验性的报道,引导全校师生共同思考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创新点,积极探索、建言献策,提升校报的研究色彩和思想深度。第三,关注学术动态,为师生提供一个便捷的获知学术信息的渠道。
综合上述几点,要考虑如何发挥纸媒的长处,减少短平快的消息,增加有深度、不太强调时效性的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报告文学,在思想深度上吸引受众,发挥互联网(校园网)所不具备的作用,满足专注于文本细读的读者的喜好。
四是重视体育运动板块。
体育信息报道是大学校报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体育信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助于培养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促进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弘扬正能量。目前,大学校报体育报道的主要内容为在校学生体育活动的举办情况,同时还定期发布一些教工和校际间的体育信息,信息容量较少,很少涉及社会体育信息。从信息类型来看,报道内容多为校园管理、科研建设、专项评估检查、竞赛运动奖励等,极少开设专门的体育栏目,这是明显区别于社会上的一般综合性报纸的。此外,校报体育运动板块的报道热点主要局限于整个校园内出现的新闻,同时面向的受众主要为学生。报道的热点一般集中在获取奖牌的竞赛方面,关注的视点主要集中于学生,这与一般报纸注重竞技体育的报道有类似之处。为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吸引青年读者,在积极报道师生体育竞赛信息的同时,应适当增加健身知识的普及和社会上著名赛事的跟踪报道。
五是校报作为一个新闻发布主体,要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和工作网站,努力向移动互联网渗透、向全媒体渗透,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当下,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以及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已经从“读纸”转向“读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了解事实资讯,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求新求变的高知群体,大学生更是抛弃了传统的纸媒,通过多媒体手段收集和获取信息。因此,校报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新闻传播理论为依据,积极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先进的技术发展理论为依据,不断完善校报内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的新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校园大媒体传播体系。
通过提升新闻的价值,改变传统媒体新闻过于严肃的缺点,让校报更加活泼生动。网络媒体的新闻大多来自纸媒,因此,校报要接受新媒体的传输方式就必须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并要随着内容的改变适当改变版面设计、色调组成、模块分区等。目前,常见的网络媒介方式是手机电视、平面媒体出版物、手机报、微信、论坛等。这些网络媒介传播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校报从传统的单向传输向新媒体双向传输,丰富了其传播功能,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与知名度,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还应该依托校报建立起一个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增进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定期发布最新最全的新闻信息,以有效提升校报的影响力。而校报工作者也应该进一步强化其责任意识,积极将最有深度的新闻以一种新颖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全校师生。
参考文献:
[1]李远怡.把好采编关 增强高校校报育人功能[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2]钱润光.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兼论高校校报编辑的育人意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3]张雪芳.高校校报育人功能探析——以《湄洲湾学院报》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4]李洪华,娄进举.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J].中国市场,2010(41).
[5]王春宏.论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
[6]米晓燕.高校校报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3(03).
作者简介:
郭雅洁(1978-),女,石家庄人,文学硕士,编辑,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党委宣传部工作,《石家庄经济学院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