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丰
内容摘要:笔记的好坏决定着交替传译质量的高低。因此,笔记技能一直以来是口译技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口译教学经历,分析了口译笔记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开展笔记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口译笔记 传译 建议
一.笔记的重要性
“口译是这样一种活动:译员在听取源语后,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以目标语向听众传达讲话人的意思,在语言上无法互动的异语双方或多方之间通过译员的传译能够进行交流沟通(仲伟合、王斌华,2009:1)。”口译的性质决定了口译具有“现时、现场、限时(梅德明,2009:5)”的特点。口译中,译员的记忆机制主要由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构成。“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内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有如下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曾静,2013:36)”。长时记忆多与译员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有关。口译的及时性决定了译员工作时要更多地依赖短时记忆。交替传译中,译员时常要听取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讲话,然后才开始传译。听到的信息量巨大,如果只依靠大脑的短时记忆是根本办不到的。“对于大段落的信息,仅有脑记是不够的,短时记忆对信息保持的时间有限性和暂时性决定了所记的内容如果没有通过笔记提供的线索来提醒和强化,很快就会自行消失,或者当识记新的项目后,就被干扰掉了。(梅德明,2009:86)”笔记对于译员口译的成败至关重要。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林超伦在他的著作中也这样说到:“我认为所有的正式口译都需要(笔记),所有担任译员的人都必须掌握这一项技能(林超伦,2004:3)”。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一致认同。然而,口译笔记教学中,效果却不甚理想。笔者从三年的口译教学中发现笔记技能是让学生觉得最难以掌握,最头痛的技能。
二.学生笔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笔记教学中的观察,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在口译笔记学习中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第一,笔记格式不规范。尽管笔记教学之初,笔者详细讲解了笔记的格式如:纵向分页、纵向记录、阶梯式排列信息、并列信息条例记录、新旧信息间划长横线等,但是学生在笔记练习中常常达不到这些要求。横向记录信息,句子结构不清晰,不同意群间没有使用小斜线分离,新旧笔记间忘记用长横线分隔,并列信息没有按照条例排列等等问题普遍存在。第二,笔记不够简化。首先,学生笔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笔记记录信息过多、过细,没有重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平时做课堂笔记,担心遗漏信息,所以希望能够完整的记录。然而,“交传笔记具有个性化,暂存性质,笔记是记忆内容的载体,但不是信息的文字化。笔记的作用在于,在记录时帮助译员集中精力,在使用时为其做提示。(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转自吴钟明,2008:2)”。记录过多,精力大多分配到笔记上,听辨和理解就会出现问题,口译质量可想而知。其次,学生不会简化记录。尽管讲授了字词的简化和缩略等常用笔记方法,但是学生仍然习惯记录完整的中文词语和英文单词,不会将其简化为代表整个词语核心意义的单个汉字或一些英文字母组合。此外,笔记理论知识部分详细介绍了很多常用的笔记符号,但是学生在练习中,笔记多为字词,符号用的很少。时间紧迫,字词书写太慢,所以笔记记录的有效信息很有限。再次,记录多为源语。汉译英时,学生笔记全是中文,英译汉时,笔记又都是英文。尽管一再强调双语并用可以提高笔记的效率,减小表达的难度,但是,学生始终很难做到。第三、不会借用。理论讲解中,一再强调借用原则,即使用线条或箭头指示上文中出现过的信息,避免再次书写,节约时间。然而,学生在练习中往往忽略了这一原则。第四、缺乏个性化或过于个性化。笔记练习中,除了介绍常用的笔记符号等,也会告知学生要创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些符号,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笔记系统。然而,现实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些同学始终拘泥于课堂上介绍的符号,缺乏创新,笔记没有自己的个性。另外一些同学则开发了太多新符号,在笔记阅读过程中,无法解读自己创造的符号,最终影响了口译的效果。
三.笔记教学建议
反思自己三年来的口译笔记教学,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保障口译课课时是提高笔记教学效果的根本解决之道。口译课课时太少,限制了笔记教学的开展。笔者所任教的三个年级都是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口译课,总学时为28,周学时为2。因为只有一个学期,所以课程主要讲解口译技能,包括听辨、记忆训练、公众演讲、笔记、数字传译、译前准备、应变策略等,内容繁多,时间非常有限。本该属于口译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笔记教学却只能分配到6学时。理论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讲评都要在6学时内完成,大四学生又忙于论文、实习、找工作等,课外很少进行口译练习,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上文所述种种笔记学习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口译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核心技能,然而很多学校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学生只注重笔头能力,而口语能力低下的结果。保证2至3个学期的口译课程开设,才能真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并掌握口译的相关技能。
第二、笔记教学时间安排和理论讲解的必要性。口译技能涵盖的知识点多,应该怎么安排笔记的讲授顺序呢?“在学会对原语进行逻辑分析、思维再现以及经过大量记忆训练之后,口译学习者可以开始学习记笔记,切忌在学会上述技巧之前盲目地开始笔记训练,否则会记下不必要记的内容导致记得太多而且不得要领,因此影响原文信息的传达(曾静,2013:42)”。鉴于此,笔者将笔记训练安排在听辨、记忆训练和公众演讲之后,教学效果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笔记的理论知识讲解非常重要也很必要。笔者都遵循着先介绍相关笔记理论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开展笔记实践的教学顺序。笔记运用的纸笔、笔记的规范格式、笔记的常用辅助手段、笔记的五原则如:脑记为主、笔记为辅;分心、借用、简化、取舍等是笔记理论讲解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在之后的笔记训练中才能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否则,通过训练来慢慢讲授,知识显得琐碎、松散,学生学习进展缓慢,而且缺乏指导时容易养成不好的笔记习惯,影响学习效果。
第三、笔记示范和案例分析非常必要。笔者第一年开设口译课程时,由于缺乏经验,很少在笔记练习后进行笔记示范或者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案例分析,最后课程结束时发现学生依然没有很好地掌握笔记的一些常用符号,格式也很不规范。与学生交流后得知,他们对于规范的、高质量的笔记没有准确的认识,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改进自己的笔记。第二年口译课程中,笔者在每一次的笔记练习后,都向学生展示笔记范本,让他们对照自己的笔记,找到问题,不断改进。有时也会让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做笔记,然后全班一起点评,分析笔记的优缺点。这样一来,笔者发现与第一年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于该如何做笔记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学习效果也明显有提高。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对同一篇材料反复听,做笔记,然后认真分析自己的笔记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再次重新听材料做笔记,直到得到三稿、四稿,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快速形成自己的笔记系统很有效。此外,小组点评或两两点评笔记,也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改进笔记。笔记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然后对症下药,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仲伟合、王斌华,基础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曾静,基础口译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林超伦,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