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超
1990年以前,在我们洛宁县西北部这片地方,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除了发面蒸馍头外,都还炸油食品,以做为节日里串亲戚待客的上好美食。
在我的记忆里,每逢农历五月端午,八月十五,春节,提前两天父母便为过节炸油食忙碌了,父亲到乡集市上灌香油回来,又忙不迭挥舞着斧子劈破干柴。母亲有条不紊地在厨房和麻烫(一种椭圆形犹似麻花状的油食品)面,烫制油馍(又称糖糕)面,切碎葱姜蒜搅和素丸子面,有熟红薯的再和上一团红薯泥面,做好这一套程序,母亲便书归正传开了正本。
父亲燃起了锅灶,将几斤上好的香油倒入铁锅,炉火熊熊,油香袅袅。母亲先做麻烫,她把发酵好掺杂着五香粉和芝麻盐的面团在案板上细悉地揉好,切一段搓成长条,用擀面杖擀扁平,再切成片,两片相叠用刀子在中间切个小口,将一头往切口里穿过,两手一拉丢下油锅,倏地,丢进沸油锅里的麻烫便飘了起来,圆长蓬松,香气扑鼻。母亲一个一个地下,站在油锅前的父亲一边掌握着火候,一边舞弄着一双长筷子一个一个地翻转,哪个黄干焦脆熟了便捞出来放入大盆子里。麻烫下完下油馍和油角,再后是下馃子,红薯泥丸。最后一道是下素丸子,母亲右手搅动着面糊,大拇指和二拇指相互一搅合,便挤出一团面泥,左手中的小汤勺蘸一下香油随手一刮下入油锅,不一会儿便腾跃出一个个圆圆小巧的丸子来,待呈黄灿松软状,又由父亲仔细地捞出。父亲和母亲双手机械般地辗转翻动,循环往复,相互配合得极为协调和默契,他们不嫌繁琐,悉心炸出的油食品,不仅是一种生活美食,更是一种食文化艺术,为此全身心投入,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年人们生活困窘,故乡人逢年过节串亲戚没啥礼品拿就拿油食品。当地民谚说,“闺女是娘家的麻烫篮”,新媳妇走娘家外甥子串舅家没啥稀罕物,就带上大篮小篮的麻烫油馍油角等油食品,兴啥啥不丑,人到礼到,亲戚们这家收个两三件那家收个两三件,亲情相见皆大欢喜。节日里炸油食品主要是串亲戚待客的,我们悄悄拿个吃了,父母都乱呵斥。只有亲戚串完客待罢,余留的所剩无几的油食品才让我们分享,想想那时的油食香,至今还令我常常思味。
许多年过去了,时代腾飞,村庄嬗变,故里人走亲访友都拿上高档的食品饮品了,逢年过节人们都嫌麻烦,油腻,大多不愿烟熏火燎去炸油食品了,而今,每当我在城里的早餐点吃那些含有食品添加剂膨化剂之类的油条糖糕时,却总也吃不出当年母亲炸出的油食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