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导读的艺术》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5-05-30 13:43姚雅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钱梦龙启示

姚雅丽

内容摘要:虽然《导读的艺术》出版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但是书中体现出的语文教育理念历久弥新,“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更是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将从从语言本身出发、重文言语感培养、重语文能力训练等三个方面论述该书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导读的艺术》 钱梦龙 启示

一.从语言本身出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就是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两者合称,即为语文。从钱梦龙老师的《导读的艺术》一书中,可以看出钱老师时刻不忘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出发点。在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钱老师问学生:“既然你们已经在地理课本上读到过死海的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再读这篇课文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学生知道地理书上介绍的死海知识是很简单的,这篇课文写得更加生动,他们可以学习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将这一事物说得生动有趣的。其实,钱老师的这一问题也可以给今天的语文教师们许多启发,许多说明文在地理、物理、生物书上都有所涉及,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花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这些文章。其实,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出发,领悟语言中表达的内容、情感,学习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最后能“以我手写我心”。钱老师的这种教学思想可以给今天那些将《苏州园林》这样的课文上成旅游课的教师以启发,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不应该变成一个秀场,只注意表面的热闹,而忘却了语言的本质,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教《论雷锋塔的倒掉》一课时,一学生提出疑问“‘雷峰夕照究竟美不美”,另一学生发表观点“我想‘雷峰夕照的景色大概还是比较美的,可是作者对它没有好感,所以要说它不美”。钱老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肯定了学生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告诉学生重要的不是得出结论,而是要细细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在学生提出“‘并不见佳,我以为是不是就是‘我以为并不见佳”时,钱老师先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稍有难度,让学生暂且不忙发表意见,先把这个句子再朗读几遍,细细体会,哪些字要读得着重一些,强调一些,然后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倒装句式。可见,钱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学生们要从语言出发来学习语文。钱老师对文章中倒装句的讲解也可以给今天教师们教《祝福》以启发,“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不仅仅是倒装的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达所包涵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情感正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二.重文言语感培养

《少年中国说》是一篇语言流畅、感情充沛的浅近文言文,文中运用了大量排比、对比、因果、递进、比喻等句法和修辞方法,体现了梁氏“新文体”汪洋恣肆的风格特点。学生读这样的文章,主要难点不在理解词句,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读之后,学生虽不能准确翻译,但是能对文章所写内容、表达的感情有一个总的认识。钱老师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说对这篇文章的总印象,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由此可以看出,钱老师注重让学生对文章有一种准确、生动的感觉,不是为了翻译而忽视这种直接的感受,学生的文言语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另外,在学生将“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一句中的“其”解释为“他”时,钱老师指出学生的错误,但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释,而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带有的语气,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其”带有反问语气,译为“难道”。随后,钱老师引导学生从反问语气出发寻找作者梁启超的观点,自然水到渠成。

钱老师的《愚公移山》教例更让人叹为观止,在解决完学生提出的字词外,钱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翻译词句,而是疏通文中的人物关系,引导学生重点比较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的不同之处。在朗读中,学生接连找到两人对愚公的看法、称谓、态度、语气、心理等五点不同。在学习两人对愚公五点不同之处的过程时,学生们也学习了倒装句、称谓等古汉语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了字词、句式等知识,而且加强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培养了语感。在讲到愚公对智叟的辩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时,钱老师并没有带领学生对这一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钱老师只是对学生们说:“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句子琅琅上口,知道这些分句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子子孙孙,绵延不绝。

“要求学生读文言文能够句句对译,而忽视文言语感的训练,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一大误区。”[1]钱老师把词句的解释和语境的把握及语感的体会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孤立地为解释词句而解释词句,对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直至今天,许多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仍然使用串讲法,不可否认,串讲法作为一种文言文教学方法,本身无所谓优劣,可是许多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将串讲法作为一种权威,不可更改,不可动摇。语文课不应该成为窒息学生性灵的帮凶。“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2]

三.重语文能力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的实践。”[3]在《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想象、辩论能力的训练。在教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以后,钱老师要求学生以教学挂图《赵州桥》为说明对象,写一篇文章介绍这幅教学挂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材料和语言,但不能盲目搬用,因为课文说的是“桥”,学生需要说的是“图”,说明角度变了,学生就必须通过观察,抓住不同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文章。钱老师的这种训练不仅做到了读写结合,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今天的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因为他们没有生活,更确切的说,他们没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意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应该教会他们怎样理解一篇篇课文,更应该教会他们怎样观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少年中国说》里的四字韵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来日方长”运用了大量比喻,钱老师在讲这一句时并没有让学生找出本体和喻体,而是让学生换一种更有趣的读法,根据这些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学生从课本语言出发展开想象,本体、喻体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来是十分生动的比喻,如果首先忙着分析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喻体,势必会扼杀文章语言所包含的美好的想象空间。而钱老师的做法则是尊重语言,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学生天生就有想象力,可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扼杀在对文章内容支离破碎的讲解上。在《愚公移山》教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可见,钱老师所说的训练,并不是单纯的习题演练,搞题海战术,而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学生在训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性格,形成世界观。叶圣陶曾指出:“学习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4]直至今天,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是大有必要的,我们不应该谈“训练”色变,而是要知道何为“训练”、如何“训练”。

总而言之,《导读的艺术》一书处处闪现着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从出版至今的20年时间里给许多教师以启发,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中它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04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钱梦龙启示
做转化后进生的高手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钱梦龙的教学实践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试论钱梦龙“主体—主导”说的正确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