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钟 王俊峰
摘 要: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产汽车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多平台、多品种、多项目并行试制工作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其中代表研发能力的样车试制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因此,要切实提升国内汽车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彻底摆脱对国外汽车设计的依赖,真正掌握先进汽车试制核心技术,拥有先进、稳定和可靠自身试制能力,确保每一个试制项目按计划完成,就必须开展汽车样车试制研究,这是国内汽车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汽车;样车;试制
1 汽车样车试制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样车试制是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或数模将设计转化为实物,或根据产品的描述,利用现有设备制作样件、样车。样车试制是新产品从设计到正式投产的必要步骤,是把产品开发方案变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产品的过程。无论是自行设计的还是逆向生产的产品,都需经过产品试制这一过程,否则,一旦设计问题或缺陷转入生产,不但会严重影响生产线生产,而且也会给产品的销售埋下无穷隐患。
2 汽车样车试制主要流程设计与分析
2.1 顶层设计注意事项
样车制作是汽车样车试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国内汽车开发一般是在较成熟的底盘系统上进行的,底盘系统基本是在尺寸上有所改变,开发重点是车身,个别项目同时开发发动机,因此在样车制作上,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设置试制部门,明确职责。(2)设置试制岗位,明确岗位标准和胜任要求。比如,针对部分钣金快速样件的冲压、白车身焊接、喷漆及整车装配调试等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要求和检查考核标准等。(3)提高数字化设计手段。运用大量的三维数字化制作模型、夹具、快速样件等数字化设计手段,可大大缩短了样车制作得周期,确保样车质量与设计数据的一致性,准确地验证设计方案。(4)自主研发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在产品开发模式上,国内汽车企业应秉承自主开发为主,外部资源为辅的理念,使新产品开发与样车试制越来越向着新、优、廉与短、平、快的特点发展,结合自己的产品开发特点和资源,通过自主建设、自行发展,同时引进、消化摸索,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和技术工艺实力的样车试制模式。
2.2 样车制作关键流程
2.2.1 MULECAR的制作
在开发样车制造前,为了模拟和验证车辆的某一方面(一般是底盘或动力总成的布置或某些性能)以及汽车最初的性能数据采集,而制造的實物样车——MULECAR。它实际是车辆的模型状态,主要用于验证零部件总布置方案、试验整车基本性能、发动机仓热负荷等。同时为后期零部件开发设计提供实车依据,但与真正的产品样车还有很大差异。
2.2.2 PFM(总布置验证模型)的制作
PFM的制作要求既美观又精准。如:表面加工特征(如圆角、特征棱线等)与数据一致、各种形状的孔位精度符合要求+/-0.3mm、0~500 mm的尺寸范围内的加工极限偏差为+/-0.40mm;模型外表面要铺设装饰板美化、喷漆,骨架不能外露等等,基本上属于数字化的产品模型。
2.2.3 油泥模型的制作
根据CAS数据进行模型骨架结构设计并焊接成型,在骨架基础上粘接泡沫利用五轴过切加工,涂覆油泥后进行精加工,然后,美工师在铣出来的模型上修改,反复几次这样的修改过程,直到达到设计师的要求为止。一般油泥模型包括外饰油泥模型、内饰油泥模型及附件。包括:材料选用、骨架设计及焊接、泡沫粘接、过切编程及加工、油泥涂覆、油泥精加工、胎架(底盘),成型精修、车轮车轴及附件的制作和色彩(喷漆)处理等过程,最终设计方案是以A级曲面数模的形式发布。
2.2.4 校验模型的制作
校验模型制作的关键是柔性、可替换,精度高,各零部件实物均能以实车状态装到模型上,每一可拆卸模型与主体骨架采用定位销与螺钉连接,加工装配表面光顺、间隙均匀,三坐标检测数据与数字化定义模型尺寸误差皆小于0.35mm(缝隙面差公差为±0.1mm,复位基准精度小于0.02mm)。
2.2.5 白车身试制
为避免白车身焊接产生的飞溅和磁场对三坐标测量设备的影响,应选用带有焊接参数记忆卡、IQR(intelligent quality regulator)电阻控制功能的中频焊接设备,有效地消除焊接设备对三坐标的影响。在焊接夹具方面,考虑适应多车型互换的柔性、焊钳操作空间、测量空间等因素,在分总成上选择了柔性很强的CAR-BENCH夹具(国内首家),总拼工位提出框架及平台开销螺纹孔的的柔性方案,在切换车型时,主体不用加工,仅加工支撑定位单元即可,有效地提高了夹具制造效率,节约成本。
2.2.6 涂装喷漆
具有整车喷涂、油泥模型整车喷涂、非金属样件皮纹漆喷涂能力。
2.2.7 整车装配与调试
样车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1)根据样车试制计划制定样车装配计划。(2)编制样车装配工艺流程及装配工艺卡。(3)物流系统准备。(4)工装、工具准备。(5)装配前培训。(6)按计划及工艺要求装配。(7)整车调试检查。(8)交车。
2.3 部分汽车企业试制能力分析
3 结束语
根据作者对汽车样车试制的粗浅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自主创新是摆脱对国外汽车技术依赖的唯一出路。(2)加大对汽车关键部件研发的投入。(3)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国内外汽车企业竞争的焦点。(4)试制方式本地化、柔性化、模块化、工艺模拟化是我们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