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艳
摘 要:中国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它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形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13-02
中国模式是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践的结果。列宁曾经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正是依据这一原理,世界先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些道路都充分体现了本国的特点或特色。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充分体现出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的不同特点和特色。因此,理解中国模式,必须把握其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其标志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形成的。它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不是照搬前人的理论,而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国际潮流,强调要在本国实践中发展和创新马列主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从以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一直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就曾经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3]。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在努力寻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时,也强调,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要求尽可能好一些的与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邓小平强调,“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4]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从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到,在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因而我们必须依据中国的各种情况去独立思考、认识、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这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发展的崭新阶段。
在总结共产党成立80周年历史经验时,江泽民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5]“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从不教条,从不僵化,总是与时俱进,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6]他同时强调,不能丢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则就是丧失根本。但继承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003年胡锦涛同志曾在研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时强调,要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就必须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以此来丰富和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7]。
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国情,是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与变化着的实际相符合的新办法、新举措,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更鲜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二、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原理,针对新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建设初期的基本状况而做出的科学决策。改革,就是要化解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束缚经济长足发展的问题。中国的改革是持续性改革,并不是仅仅改革“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改革即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永久性主题。这是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改革之后会相互适应,从而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进步。但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常常具有相对滞后性,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比较活跃,常处于变动不安的前进性中。两者一段相互适应期结束之后,生产力要求不断进步、经济要不断发展,又需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始终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否适应,并适时地进行改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永久性战略。30多年来,我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時积极推进了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形成了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经济繁荣发展新机制,在制度上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的同时,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就是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向着更好、更快、更强的境界迈进,同时,也把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让其他民族共享,让中国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单向度地拿进来,而是还要对外做出与中国身份相符的贡献;对外开放,不只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而是对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国际行为体开放。“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如今,当代资本主义大国仍然是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它们每年所创造的GDP、所获得发明项目和质量、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仍然占据着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善于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一切国家的好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这一点是肯定的”[9],但“我们的方针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地搬运。”[10]262“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中合乎科学的方面。”[10]264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真正地睁眼看世界——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并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开放,互通有无。这种坚持马克思主义,摆脱固定模式,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建设经验的探索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模式,相对于其他发展道路,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展道路,一方面凸显出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同时又不断地汲取国外的先进因素,按照时代潮流变化和中国的需要,不断自我修正,为中国经济成长和政治进步服务;中国模式不断地吸纳世界先进文明,反对排斥和敌视其他道路,主张不同道路并进与平等竞争,强调世界历史发展是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对立统一中走向更高文明的。由于中国模式不断地改革自身、勇于面对现实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社会建设始终不会落后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潮流,始终拥有强有力的后劲去赶超国际先进。
三、在渐进的探索中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中国模式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的改革和发展模式”[11]。这种建设是全新的,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与范式可供参考与借鉴,中国只有从苏东国家激进式改革中吸取教训,将社会稳定作为前提,审慎地处理好稳定、改革与发展三者间的关系,逐步推进兴利除弊,而不是走激进的极端的经济社会变革之路;按照“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12]的思路,将改革由农村推进到城市,将具体的产业改革之路引向市场经济构建,从而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平稳转型,避免了出现改革失控引起社会动荡。中国循序渐进、不断试错纠错的改革道路,没有付出过大的社会代价,而是稳扎稳打地使新的因素在不断地增长和壮大,消除旧因素。中国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后,根据中国国情选择了这条改革道路,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要通过解放与挖掘生产力,不断创造财富,并将日益积累起来的财富转化为社会幸福,并且促使社会大众分享社会幸福上构成一个和谐的境界。而中国模式不仅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种本质去发展中国,而且追求社会和谐的可持续性,并倡导国际和谐。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和平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塑造负责任的国际大国形象的重要体现。首先,中国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塑造未来国际社会的理想必然是和谐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之路不是靠倚强凌弱来实现富国强兵的,而是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建设之路。其次,爱好和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长久发展的普世基因。中国从古至今的“天人和谐”的民族优秀品质为当今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内政外交思想素材。再次,中华民族自1840年之后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与奴役的100多年欺凌、蹂躏的悲惨历史,更加使得当代中国人民珍惜和平,更加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外交思想,因而,不仅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还做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后来还进一步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和睦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始终把和平发展作为社会的发展重要理念。总之,中国立国治国的主导思想和民族特性,决定了发展的中国将成为国际和平潮流中负责任的大国。
随着全球化加速,国际格局演进复杂多变、文化多元化大潮汹涌,现代国际行为体的不同发展道路并存、竞争。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点。中国“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13]。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不仅对内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且积极理性地融入全球化,自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负责任的姿态参与国际维和与反恐斗争、国际救援等活动,尽其所能地支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摒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差异,主张求同存异,积极主动地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力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既是为中国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消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误解与担忧,从而更加彰显“中国模式”的和平性。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l40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6.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38.
[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2.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1]张维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N].参考消息,2004-
05-31.
[12]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C]//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版社,200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