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士应
提起教学资源,人们往往只想到教学环境、教科书、教具学具、电教媒体等有形资源,而对教学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的学生活动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有所忽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多方位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学生动手、动口等外在的活动,又有情感和思维等内在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将其各种活动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导认知差异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不断地进行着,由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不同,必然会在不同的认知层面上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就可以把这种差异转化为促进教学的资源,在这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课例。
在导入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常常可以用作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资源。如在讲“求简单平均数”一课时,可以创设种种引发争议的情境,如让学生观察下面两队植树情况,并评议哪队植树效率高?
甲队——第一天:75棵,第二天:80棵;第三天:82棵,合计237棵。
乙队——第一天:73棵;第二天:87棵,合计:160棵。
学生因缺少判断问题的方法导致看法不一,有的学生会认为甲队植树棵数多,所以甲队植树效率高;有的学生则认为乙队虽然植树总数少,但是其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多,所以应当是乙队植树效率高;有时还会出现争执不下的场面。此时教师应当清楚地看出这种认知差异恰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告诉学生现在就学习解决这类实际数学问题的办法。此时学生的兴趣会油然而生,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从中可见学生的认知差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十分活跃的。每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伴随着对知识的不断深入理解,往往会产生教师预料之外的思维火花。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时机,以点带面,促使全体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使这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种把学生的思维火花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往往使学生体验到一次次成功的快乐。
如在概念教学中,学生的认知随着概念的感知而内化,从而建立起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他们的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往往和以前所学的概念产生不同的联系,从而迸发出种种联想。如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在学习了苹果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的三分之一以后,教师在质疑时,学生会突然发问:“老师,3和2比,是3大;那么和到底谁大?”这个问题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确实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细想起来会发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时时在发生着联系,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的质疑。当然,可以告诉学生今后再学习这个问题,但更好地办法是立即由衷地表扬这位学生,并把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转交给学生去讨论。当时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苹果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的三分之一等分数的具体意义上,未能理解分数的抽象意义,但后面紧跟着就要学习“分数的大小”,因此理解分数的抽象意义又是不可回避的。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整数1”或比较“同一物体”的和。这样做不仅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可贵的是保护了学生善于联想的思维热情,并有效地把学生质疑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计算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更加活跃。会时时迸发出种种求异思维,教师应当把其看作宝贵的教学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捕捉情感变化
情感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在认知和情感领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充分注意到学生情感的发展。
师生情在課堂教学中是教学的情感基础,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才能有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把师生情作为教学的基础和目标。
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情感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同学之间的情感时时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生生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这样的情感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经验证明,良好的生生情不但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做人。
总之,类似这些教学中的教学资源,还会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不断被开发和利用,并被广大教师认识和掌握。实践将促成更多的学生活动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得到充分的利用,形成学生活动与教学资源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