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罗伯特·华兹华斯的《水仙》凭借其纯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和优美的意境赢得了各国读者的喜爱。在分析其语言特点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把“语言”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阐释,这不仅不能全面揭示其语言风格,而且也不能深入地阐释诗歌语言的特点。为此,本文拟把语言与创作相关联,在多重的视角下对《水仙》一诗的语言魅力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水仙》 诗歌语言 研究现状 特色分析
罗伯特·华兹华斯的《水仙》是一首著名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之所以说其著名,不仅是因为这首诗歌完美地践行了作者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而且还因为诗歌的语言忠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文学语言观。特别是后者,在作者与众不同的文学语言观的指导下,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杰作终于在语言上冲破了古典主义对诗歌创作的束缚,并凭借其纯朴、自然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各国读者的喜爱。因此,有必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分析这首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与《水仙》
1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及其研究现状
所谓作者的语言观就是作者在创作中对语言运用及其相关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或根本看法。任何一个作家的语言观都会对其具体的语言艺术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华兹华斯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也不会例外。针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弊端,作者对文学语言,或更确切地说是对诗歌的创作语言持有这样的观点:“是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的语言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或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寻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我尽可能使自己的语言贴近大众的语言”。虽然,在此作者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语言观,没有详细地叙述语言观的核心内容,但“自然化的语言”却是大家对其诗歌语言评论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表述”。
用“自然化的语言”来概括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的特点虽然非常贴切,但这样的概括却不利于对其语言特色进行深入的分析。理由如下:首先,诗歌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语言特色不应该脱离其它诗歌因素进行单独的分析。也就是说,在诗歌这个大“系统”中,诗歌的语言因素与其它的诗歌因素结合分析,才更符合作者的创作和读者欣赏的实际情况,即诗歌语言作为诗歌的组成部分,不能在研究中“为语言而语言”,其次,虽然在具体的研究中要结合其诗歌的其它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语言运用上的特色,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诗歌语言”还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诗歌语言特点从宏观层面上分析,那就是语言运用技巧上的特点;从微观的层面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某一个作家在创作某一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极具特色,可惜先前的研究者没有注意到把诗歌语言作为一个诗歌构成的要素,在“诗歌”这个大系统中结合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辩证地分析语言的相关问题。
2 选择《水仙》个案的理由说明
华兹华斯的《水仙》这首诗歌之所以被选作研究其诗歌语言特色的个案,其理由如下:首先,这首诗歌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它体现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时期诗歌语言的特色。其次,这首诗歌的语言极其客观而真实地体现着作者的文学语言观。因为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结合《水仙》这首诗作对作者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这种现象既能说明选择这首诗歌作为分析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特色的正确性,又能说明本次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在补充其诗歌语言研究中空白的同时,又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二 《水仙》诗的语言特色分析
《水仙》一诗的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修辞参与下的诗歌语言
任何一位作家的语言特色,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都至少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这两个层面包括词汇选择的特色和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对于前者,华兹华斯在《水仙》一诗中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国内已有文章加以充分的论述,故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下边仅结合《水仙》这首诗歌作品,分析作者华兹华斯在语言运用技巧上的特点。
首先,华兹华斯通过比喻形象化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类别的诗歌都非常注重对作者情感的抒发。在《水仙》这首诗作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时,作者写作了一个这样的诗句: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自己对大自然热爱的那种抽象的情感形象地物化为具体的自然景物“群星”。然后,通过“群星”这个喻体的具体动作“闪烁”以及“闪烁”的美学效果“一片晶莹”完成了对自己情感的表现过程。
从语言运用的层面上分析,作者选择表现情感喻体的词汇“群星”极具自然、简明的特点。而正是这样简明的词汇在语言运用技巧修辞——比喻词格的帮助下,更形象化地再现了作者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热爱。
其次,华兹华斯通过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之所以要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就是因为大自然具有美丽的景色。因此,作者还利用比喻的修辞恰到好处地在诗歌中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例如,为了再现那一大片水仙被风儿吹拂的美丽景象,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这样的诗句: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这个诗句中的“它们”指代上文提到的“水仙”。作者在此利用拟人的修辞格,通过水仙花随风嬉戏不仅写出了花儿在自然界里随风飘舞的优美风姿,而且也写出了水仙花儿的精神面貌。
从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運用修辞方法的时候非常注意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且在选择喻体的时候,华兹华斯往往选择那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物,因此,使他诗句中的各种修辞不仅达到了表现情感的作用,而且更使其诗歌的语言呈现出简单、自然的特点。因为这些用来表现比喻本体的具体事物的名词是非常简单、自然的生活语汇。即使用来表现这些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汇,也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但正是这些简单明了、自然、朴素的语汇把作者那份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从而使读者对其诗歌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 对比手法参与的诗歌语言
从作者选词造句的特点能够分析出华兹华斯诗歌语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创作手法的视角下,也能够分析出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独特的个性。在《水仙》这首诗作中,对比的创作手法尤为突出。下边就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对比手法参与的诗歌语言。
作者在诗中描绘那一片水仙随风起舞的优美景象之后,寫下了这样的一句诗:“我久久凝视——却未能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在这个诗句中,作者把眼前的那片美丽的水仙与自己未能领悟美景的含义进行了对比。对比的结果是,“我未能领悟这美景所具有的内在意蕴”。这种反差极大的对比,使读者不得不思考这样的一个事实问题:诗句中的那片水仙美景预示着什么?诗人又为什么在当时未能领悟?
虽然在利用对比手法创作诗歌的时候,作者也选择了自然而简单的语汇来组词造句,但正是这种对比的结果,特别是这种反差极大的对比结果,使这看似普通的诗句具有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即在叙述一种事实的时候又具有了提示的作用,而读者根据这种对比结果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思考,其所得出的结论又是我们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水仙》中对比的创作手法不仅体现在同一节的诗句中,还体现在各节诗句之间的对比上。例如在诗歌的最后一节里,诗人又写过这样的诗句:“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这句与前边那句“却未能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在情感的层面上形成了对比。在前一节的诗歌中,作者因为面对水仙的自然美景却未能真正地领悟其丰富的生活意蕴,在这里,同样是面对一样的水仙花,作者终于领悟了其自然美景的精神内涵。因此,作者的心儿才能随着水仙一起舞动,才能通过这样的舞动来表现自己成为水仙中一员的兴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后边那一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使其诗歌的读者不得不思考作者华兹华斯心中的那份“欢乐”的来源与内涵。而这就是对比手法参与下的诗歌语言所具有的魅力。
3 象征手法参与的诗歌语言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参与下,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又表现出了多义的特点。众所周知,象征是指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华兹华斯的《水仙》中,象征手法的参与也使诗歌语言具有了多义的特点。
首先,作者用那大片的水仙花来象征自己的情感世界。作者之所以心中充满了喜悦,那是因为他悟出了自然的美丽,而自然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有像那水仙一样的美景。所以,最后诗人能够随着舞动的水仙花跳舞。
其次,作者用那天上的云来象征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追寻过程。在诗歌的开头,作者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诗:“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在这里,那飘在天上的云,那种居无定所的云象征诗人对心中理想的追寻。特别是那追寻的过程中,诗人所做的各种探索正如天空中的云,一会儿飘向东,一会飘向西。但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天上的云终于飘到了山谷之上,来到了大片的水仙旁。而诗人的心灵追寻也终于有了结果,悟出了水仙美景的真实意蕴,从而使自己的心儿随着水仙花起舞。如果此处没有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即使诗人选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恐怕读者也不能理解他心中的那份情感。所以在分析诗歌语言特色的时候,还要结合具体的表现手法。
4 多重语境参与的诗歌语言
任何一首诗歌语言的分析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些语境包括作者创作时的语境,还包括读者阅读时的文本语境以及读者的阅读语境。华兹华斯之所以会在《水仙》这首诗歌中选择简单、明了的语汇来组词造句,那是因为在其创作语境中,古典主义的影响已经逐渐被浪漫主义所取代;是因为在其创作语境中,诗人对诗歌语言的使用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观。当然,华兹华斯所倡导的“自然语言”不是指日常交际中的口语,而是指最能在诗歌作品中表现诗作情感的语汇和语言运用技巧。其次,诗歌的文本是读者理解诗歌的关键,所以欣赏《水仙》这首诗歌,一定不能忽视对诗歌文本语句的具体理解,特别是那些语汇中所暗含的象征意义更是读者阅读的关键。在读者的语境中,有一个重要的语境构成要素需要研究者注意,那就是相关的鉴赏文章对诗句品析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出版多年后,当读者再次阅读诗句时往往会受到不同研究者相关论述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水仙》这首诗作了解颇多的读者,更应该注意这些。在这些语境的参与下,《水仙》诗句的具体内涵也呈现出了多义的特点。如何理解这些文本中固定的语句及其深刻的含义,就需要研究者认真分析各种语境的影响了。
总之,《水仙》这首诗作的语言具有多义的特点,理解和正确分析诗句的含义不仅利于读者掌握诗歌的意境,更有利于读者把握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任蠡甫、蒋孔阳等:《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2] 徐巧维:《华兹华斯〈咏水仙〉与王维〈山居秋暝〉之比较研究》,《作家》(下半月),2011年第20期。
[3] 王颢、赵丽娟:《欢愉、脱俗的自然精灵——华兹华斯〈水仙〉欣赏》,《名作欣赏》,2010年第27期。
(梁金凤,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