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私人资本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2015-05-30 10:48丘兆逸付丽琴
开放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私人资本一带一路

丘兆逸 付丽琴

[摘要]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内容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国内私人资本参与。私人资本走出去的动力,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刺激国内私人资本走出去;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抗经济周期性;跨境基础设施投资享受政府的优惠。其中也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创新合作方式、投资模式,完善金融市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基础设施 私人资本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35-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碳排放规制对我国产品内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11XJC790008);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联合开放基金项目“基于跨境海陆统筹的广西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2014X20);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碳排放约束下广西北部湾城乡一体化研究”(2014ZD001);广西师范学院院级项目“基于海陆统筹的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丘兆逸(1973 —),广西玉林人,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研究人员,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付丽琴(1975 —),山西原平人,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实现全方位开放而实施的重要战略,包括交通、能源、电讯三大方面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其优先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涉及中国及沿线国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由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为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应积极鼓励国内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一、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1. 加强沿线国家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 改善沿线国家人民生活的重要措施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比较多,约占全球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改变贫困地区的通达性,从而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如GMS的南部经济走廊建设,沿线居民从原来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活动转向面向市场的经济作物种植,70%的居民表示其生活水平有所提升(Phyrum et al. 2007)。

3. 沿线国家应对全球经济下滑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除新兴和发展中的亚洲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大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见图1)。特别是包括中亚在内的独联体,预计2015年其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数。在此背景下,根据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需求、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二、国内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融资供求分析

1.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融资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根据一带一路的人口和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大致估算出其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为25万亿美元左右,年均3.16万亿美元。亚洲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2010~2020年期间该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高达7300亿美元,其中电力和公路分别占总体需求的51%、29%。可见,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十分巨大。

2.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现有的融资供给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模大、风险高、回报低等特点,导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或国际组织,来自私人的资金不足0.9%。就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目前的融资来源包括: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其资本规模为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首期规模为400亿美元,资金来源外汇储备、中国投资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开金融,资本比例为65%、15%、15%、5%;金砖国家银行,资本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此外,中国将向南亚、上合组织、非洲分别提供200亿、50亿、300亿美元的信贷配套支持。此外,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也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部分资金。上述各种融资渠道目前能向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提供的融资规模为3500亿美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

3.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的潜在融资供给——国内私人资本

私人资本、特别是中国国内私人资本是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潜在的有力融资供给者。中国国内近年来的个人存款就超过5万亿美元。当然,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东盟的个人储蓄规模也比较庞大。鉴于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本文主要考虑如何引导国内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三、国内私人资本参与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动力

1. 劳动力成本上升刺激国内私人资本走出去

相关研究表明,在2010年,中国每小时劳动报酬分别是菲律宾的1.27倍、泰国的1.52倍、越南的2倍、印尼的4倍(魏浩等,2014)。在此背景下,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是重新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沿线是中国产业转移的重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月份的预测,中国2015年、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8%、6.3%,国内的投资增长将相应放缓。

2. 跨境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抗经济周期性

跨境基础设施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其收益不随经济周期而大幅波动,细水长流。国内私人资本经历资源、房地产等行业大幅扩张后,逐渐走向理性,跨境基础设施投资的抗周期性日益受到私人资本的重视。

3. 跨境基础设施投资享受政府的优惠

鉴于跨境基础设施的巨大外部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把其作为发展的重点,给予优惠。亚洲各国积极推进泛亚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争取建成“无缝亚洲”。欧盟提出到2030年要把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整合成统一的跨欧洲运输网络。国内,2015年3月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引导私人资本参与包括跨境基础设在内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四、国内私人资本参与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

1. 跨境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较低

投资回报率是影响私人资本流向的重要因素。跨境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很难内部化,导致其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据统计,铁路的回报率在5%左右,电力回报率在在12%~14%之间。因此电力是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私人资本投向电力、电信、交通的资金分别为768亿美元、524亿美元、482亿美元。相反,房地产等投资的回报率比较高,因此成为私人资本的主要流向对象。据统计,2013年中国流向海外的跨境房地产投资总额为128亿美元。而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4》,全球私人资本流向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可持续项目投资的比例仅为0.9%。

2. 跨境基础设施投资的货币错配风险较高

国内私人资本参与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先要将人民币转化为美元,再进行投资。项目收益却是沿线国家的货币,要通过美元才能转换为人民币。因此,受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大,这就是货币错配的风险。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加大了货币错配风险。一般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收期更长。而期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从2014年3月15日开始,其波动幅度从1%上调到2%。而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经济以资源输出为支撑,经济结构单一,其汇率更容易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2014年年底以来的国际油价下跌,就导致俄罗斯卢布的汇率大幅下降。

3. 跨境基础设施的融资市场不完善

目前,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融资以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主,还没有开发出适合私人资本参与的投资产品和项目。与之相应的二级市场缺乏,导致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私人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投资的周期长,如果缺乏相应的二级市场,私人资本不能适时退出,从而不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五、促进国内私人资本参与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1. 以合作模式的创新提高私人资本参与跨境基础设施的收益率

适当将跨境基础设施投资的外部性内部化是提高参与私人资本回报率的重点,而将跨境基础设施与沿线的商业项目相互捆绑是其有效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捆绑沿线资源开发,提高投资方的收益。假设一个跨境公路的投资为2000万美元,收益率为5%;捆绑一个中国与该公路沿线国家物流建设项目投资为2000万美元,收益率为15%;则捆绑后加权(权重为投资规模)的收益率为10%,从而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竞争力。

2. 以投资方式的创新化解货币错配风险

以人民币方式直接投资方式,减少美元波动的风险,直接化解国内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的货币错配风险。扩大人民币与沿线国家货币互换的规模,推进它们之间直接挂牌、兑换和交易,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相关机构经营人民币储蓄和投资业务。以公私合作(PPP)方式间接化解国内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的货币错配风险。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合作,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最终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公私合作方式中,公共部门尽可能大地承担由自身优势伴生的风险,借鉴并拓展欧盟对基础设施进行担保的做法,对因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因素导致的投资收益下降的项目进行适当补贴,使得私人资本承担的货币错配风险尽可能小。

3. 建立健全融资市场便于私人资本进入

一是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先导作用,设计出盈利性的项目和产品,供私人资本参与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刚刚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结合沿线国家的实际需要,确定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包括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在内的项目库。二是实施跨境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具体是以跨境基础设施的收益作为对象,发行债券来融资。对于建成的跨境基础设施而言,实施资产证券化,可以成为投资者退出的渠道;对于没有建成的跨境基础设施而言,其可成为私人小额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三是建立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证券交易所,为国内乃至沿线私人资本参与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投资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Edmonds, C., and M. Fujimura. Road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vidence from the Mekong[A]. In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 in Asia[C]. edited by D. Brooks and J. Menon.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8.

[2]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亚洲基础设施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魏浩,李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14(3).

[4]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ASEAN 2030:Toward a Borderless Economic Community[EB].2014. http://www.adbi.org/files/2014.07.18.book.asean.2030.borderless.economic.community.pdf.

[5] Biswa Nath Bhattacharyay. Financing Asias Infrastructure: Modes of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Asian Financial Markets[EB].ADBI Working Paper 229.2010. http://www.adbi.org/working-paper/2010/07/12/3937.financing.asia.infrastructure/.

猜你喜欢
私人资本一带一路
“节制资本”与反垄断
中国共产党驾驭私人资本的百年图景与经验启示
PPP模式下私人资本方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私人资本—贫困”理论下甘肃城乡一体化现状和路径
我国私人资本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