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明 王春德 刘博
摘 要:该文从《贝类养殖学》的课程特点出发,阐述了感性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探讨了感性教学和理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统一,感性教学与课改目标达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实习与综合性实验建设在促进感性教学与理性教学相互促进中的作用。在生产实习中,众多的感性实例在学生面前不断呈现,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知识反复的与实际生产相互印证,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任课教师亲自带队指导,随问随教,既巩固了课堂理论,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贝类养殖学 感性教学 理性教学 课程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73-03
贝类养殖种类众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贝类的消费需求日渐旺盛,促进了全球贝类养殖产量稳定增长[1-2]。贝类养殖学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贝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对《贝类养殖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感性认识在贝类养殖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1.1 感性与理性的基本释义
感性是在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涉及感觉、知觉、印象、经验等。理性则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如:逻辑思维、思想、观念、理论、分析与综合、定理等。感性是人们对事物或现象认识的初级阶段,通常是一种表象和感觉,理性则是对事物或现象较全面、较本质的客观认识,是感性的深化和提升[3]。人既是感性动物也是理性动物,马克思既强调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又充分肯定感性认知的重要性[4]。
1.2 感性认识是贝类养殖学课程构建学以致用的桥梁
专业应用课程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理论之外,更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基础课程学习,理论基础已经积累的较为厚实,专业应用课程的讲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个桥梁的构建,就要精心考虑授课的方法和手段,方能达到该课程讲授的主要目的。以往的教学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兴趣直接相关。学生如果缺乏感性认识,学生自身的思维状态,会直接影响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堂讲授中也常常发现,有些知识在反馈时,学生感觉很容易理解,但一涉及到具体操作,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心中茫然。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专业基础课程到专业应用课程学习变化的特点,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好《贝类养殖学》课程。
2 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相互关系
2.1 教育的理性本质探析
人作为被教育的主体,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两面体,有的人待人处事比较理性;而日常生活中则易流露其感性气质。因为过于理性,生活会缺少色彩;过于感性,浮华骄躁则可能乘虚而入。理性与感性,犹如天平的两端,彼此平衡才能营造和谐。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的更多地依赖于理性能力,如: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法律和政策实践等;也有一些更注重发挥人的感性成分,如:艺术表演、体育运动等。教育活动,是人的理性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一个“择”字,说明了人的学习需要理性判断能力。教育不应该只是教人“信”,更需要教人“疑”;教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是教育的本义。
2.2 感性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
理性思考是教育的归宿,但教育的手段和过程过于强调理性则易导致枯燥、呆板的教学效果,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学习,甚至导致畏难情绪,进而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因此,适当加入感性授课手段,引导学生在感性场景中主动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主动性的理性思考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科学探索是在人对自身生活的追问中,一方面对自身的现实处境进行反省;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未来的与生活相关的各种未知因素进行无限遐想和追问。这种遐想和追问是由自身的现实关切牵连出来的,它是人的生活感觉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自身关切为核心的生活世界,既是科学意义的诞生地,又是科学探索的动力源泉。在科学探索中,已有的生活感觉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遭到矫正,即科学也改变着生活世界。所以作为被生活逼显出来的“未知对象”仍然是活动感性扩展的结果。从知识的确定性要求上来看,生活感觉所逼显出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会虽然不确定而模糊,且未加整理和提炼,但在这种深度的模糊性中卻几乎包含着全部生活的真理。作为关于人的科学,作为为人而建构并为人服务的科学,只有回到感性生活或生活感觉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作为科学基础的感性,它能不断地扩充知识对象,从而使理性与感性保持均衡发展;活动感性既克服了传统感性的被动静止性,又克服了传统理性脱离感性的抽象性,所以它能够代替传统知识论的理性动力原则而成为知识论的另一种动力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活动的感性实现了为知识论进一步奠基的作用,并在知识论视野内实现了感性的自我超越[5]。
2.3 感性认知对理性认知的促进作用
情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支柱。情感教育指的是采取一些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抽象性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阻碍,但又是理工科课程的主要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生动化,将理性知识感性化,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贝类养殖学的知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贝类养殖学》课程的理论和养殖生产关系密切,这些理论来源于生产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实践。教学中若抛开生产实践而一味地进行单纯的理论说教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最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贝类养殖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可以成为十分生动的教学材料,某一技术环节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而不是那样操作,操作中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注意事项,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感性的贝类养殖实践活动就成为了学生喜爱并学习《贝类养殖学》课程的一个很好的桥梁,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勾起学生学习《贝类养殖学》课程的欲望。在课程讲授中,恰当运用感性思维的方式讲解实际的操作技术,那么,学以致用这个桥梁的构建,就相对容易的多了。
在讲解鲍的人工育苗流程时,有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底栖硅藻的培养,稚鲍开口摄食的底栖硅藻需要的适宜光强在1 000~1 500lx,而在实际培养中,却要调节培育池上方的光强在2 500~3 000lx左右,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底栖硅藻培养池的立体结构,再讲解水泥池中光照强度随深度依次减弱的基本现象,同时播放一段底栖硅藻培养中的翻筐操作,由此引出结论,适当加强光照再结合翻筐操作可以达到底栖硅藻快速和优质的生长。这样一来,学生既巩固了底栖硅藻适宜光强需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又理解了实际操作的原理依据,两下对照,很好的完成了从知识学习-理解消化-实际运用的完整过程。
又比如在讲解海湾扇贝育苗的受精与孵化环节时,任课教师举了一个例子:在带学生在育苗场实习时,亲贝晚上九点排放,到了十二点了,技术员要同学们回去休息,但大家都呆在车间里不敢出去,什么原因呢?原来,海湾扇贝雌雄同体,精卵不能人为分开采集,为避免精液过多影响孵化,搅池成为亲贝排放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可以让过多的精液形成泡沫被捞取到池外,同学们都搅得一身汗,上身脱得精光,三月份外边还是冰冷的寒夜,当然不敢出去了。这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讲解的典型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讲解,学生熟悉了实际操作的场景,又巩固了海湾扇贝是雌雄同体扇贝这一基础知识。
3 感性授课是达成课改目标的重要手段
3.1 新课改的课程教学目标探讨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目标要改变过去那种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内容要改变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
教育是科学,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远离高谈阔论,切实找准课改目标与现实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让课堂教学时刻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3.2 落实新课改目标,注重感性授课方法的运用
教师呈现知识的方式、演示的技巧、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教学因素[7]。“感性认知”联系着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活动。当知识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时,学生会作出积极的情感反应,推动学生知识的掌握。知识掌握是显形的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累积过程,最终构成知识体系。而情感是隐形的,以相关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渠道。它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又延伸于课堂之外[8],能够有效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因此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感性场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和总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 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统一性
4.1 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关系
课堂学习的“感性”与“理性”是统一的,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感性过程的讲解虽然能够增进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要做到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仍然需要感性材料和理性引导的相互配合。“抽象思维形象化”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理解难度,而“形象思维抽象化”则能够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从而增强运用贝类养殖学知识去解决贝类养殖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可以先从感性到理性、或从理性到感性,亦可以感性和理性同時相辅相成。
4.2 良好的课程讲授效果应达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
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强调学习的理性思维,而忽视了师生的情感需求。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畏惧甚至抵触学习的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都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感性学习的手段。但如果过于强调课堂上的感性作用,而忽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旨。则易于形成课堂表面活跃,实质内容空洞。《贝类养殖学》课程的概念、技术原理,代表着理性的部分,体现了条理性、规律性和原则性。而众多实例,反映了感性的一面。理性与感性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时可以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统一,有时却可能被感性认知蒙蔽而犯错。同一感性材料,不同观察者得出的理解也可能不相同。
认知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良好的课堂讲授效果就是这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贝类养殖中的技术环节如果过分强调感性认知,也易给人零散,琐碎的印象,因此,本身也需要理性讲解将这些看似散乱的环节串联为一个有机完整的流程。
5 重视教学实习和综合性实验中的感性与理性印证
5.1 教学实习是感性材料丰富的大课堂
教学实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教学实习也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结合的场所,学院建立了众多教学实习基地,在生产实习中,众多的感性实例在学生面前不断呈现,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知识反复的与实际生产相互印证,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任课教师亲自带队指导,随问随教,既巩固了课堂理论,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感性与理性知识的良好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贝类养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性互动的教学目的。
5.2 重视综合性实验的感性场景营造
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多侧重于解剖与观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性实验的学习方法和传统实验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它可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探索的兴趣。综合性实验可以把贝类的很多相关知识糅合到一起,既可以直观的观察实验结果,又能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增进学生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和提高学生把理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的能力。如在贝类养殖学课程中开设的牡蛎摄食行为观察实验,学生能够亲眼看到牡蛎鳃纤毛和唇瓣搬运食物颗粒的实际场景过程,对于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双壳贝类通过“喝水”获取食物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辅助认识,深化和巩固了对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当然,在学院实验室条件逐年改善的环境下,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还应考慮引入贝类养殖实验的内容,如养殖条件相对简单的贻贝、牡蛎,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贝类养殖的实际场景,这样既能与课堂讲授及时相互印证,又提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贝类养殖技能,更好的促进贝类养殖学课程的授课效果。
6 结语
总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来自于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良好搭配,动静结合,即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又能引导内在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既沉淀于生动的感性实例场景,又根植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 慕永通,张红智.世界软体动物主要物种组产量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6):114-121.
[2] 张红智,慕永通.中国在世界海水贝类产业中的地位:产量、产值、贸易视角[J].中国农业,2013(12):108-115.
[3]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82.
[5] 王国坛.活动的感性:知识论的动力原则[J].长白学刊,2006(1):51-54.
[6] 许强.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实质[J].山西教育,2002(2):1.
[7] 金优优.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8(4):16-17.
[8] 吴萍.感性课堂,理性思维[J].教学研究,2011,15(1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