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
摘 要:寺庙建筑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更新,研究寺庙建筑的设计师越来越少,以及建造老工匠们年龄的增长,许多传统的营造工艺也就慢慢的失传,怎样传承与保护这些宗教建筑和营造工艺,让它们继续的传承,新旧共生,是我们当下所要面临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解读寺庙建筑现状,提出营造工艺传承与保护重要性;再次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寺为主体研究对象,调研栖霞寺庙的营造过程,对其营造工艺和细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介绍常使用的一些传统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瓦等,并对建筑本体的屋顶、砌体构件以及门窗元素的营造工艺进行提练;最后,针对寺庙建筑营造工艺的传承,提出相关保护方法。
关键词:寺庙建筑;栖霞寺;营建工艺;传承保护
1 中国寺庙建筑现状及营建工艺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1.1 中国的寺庙建筑现状
目前,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各种寺院、道观等,虽然大多较重视基础建设,但对于寺院建设的真正传统宗教建筑精髓,严重忽视,致使寺院建筑风格及形态各异。
1.2 营造工艺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基于对原建寺庙的保护不当,或肆意推翻重建,或新建、改建的建筑多采用钢混,忽视传统工艺,不能修旧如旧、新旧共生,无法理解和传承传统建筑及宗教文化的精髓,因此,提倡采用传统的营造工艺以及对其的传承和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2 南京栖霞寺建筑营造工艺研究
2.1 栖霞寺概况
栖霞寺,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位于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区,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占地约40多亩余,建筑造型完整庄重,阐述佛家禅宗理念。
2.2 栖霞寺建筑的营造材料
栖霞寺的建筑一般为两层砖木结构,古朴庄重。建筑的内部构件显示出庄严的佛家文化,栖霞寺佛家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更是为了突出寺庙的宗教文化底蕴。
2.2.1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材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中的主要木质构件(梁、柱等)都承担着建筑的垂直承重。木构一般采用榫卯结构,牢固且拆卸方便,并能重复再利用,废弃的木构可以分解回归大自然。栖霞寺建筑不仅用木材做柱、梁、枋、檁条、椽等承重结构,也使用在隔板墙、门窗等围护结构上,应用十分广泛。
2.2.2 石材。石材良好的建筑属性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栖霞寺关于石材的使用,主要用于牌楼、牌坊、经幢、石碑、栏杆、雕塑以及地面铺设等。坚硬、耐磨、抗压。
2.2.3 瓦。在佛教的禅宗文化中,圆型元素占重要席位。瓦作为建筑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拱形、平形或半圆筒形,泥土烧结而成。
2.3 栖霞寺建筑的营造工艺
2.3.1 屋顶
(1)屋面。栖霞寺建筑的屋面主要为双坡和四角攒尖,由于朝代建制的不同造成坡度的大小不一,形成了栖霞寺的建筑的多样性。主要使用的是青瓦,局部改建或新建则使用的是琉璃瓦。铺瓦工序主要为:按比例铺设盖瓦和底瓦,从檐口向脊推进;排瓦以底瓦坐中为准,间距由椽确定,铺设时要顾及屋面坡度,自上而下抹泥灰,以防下滑,底瓦为基数,盖瓦为偶数;瓦伸出墙外5-7cm;铺设时每一垄瓦应一次到头,底瓦小头朝下,盖瓦大头朝下。在屋檐的最后一片瓦为瓦当,表面多饰有花纹、人物图案或文字。起保护屋椽免受雨水的侵蚀,避免风灌入瓦垄,防止瓦的移动,还能阻止昆虫鼠鸟钻入,保持瓦垄的安全性。(2)屋脊。栖霞寺建筑屋脊除了传统做法外融入宗教理念,主屋脊上,装饰有走兽,如龙、海马等,彰显威严,寓意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另走兽也具备实用功能,因屋檐有斜度,脊瓦可能滑落,故需在交梁上用铁钉加以固定,为遮掩铁钉痕迹并避免雨淋锈蚀,匠师们便加饰了小兽。这些走兽的塑造也正体现了传统而独特的营建工艺。(3)椽。椽主要分为椽子和椽条,用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栖霞寺主要用来作为支撑灰瓦的材料。椽构件数目多,应在施工前放实样,套样板,来保证所有的构件规格一致,一般屋面椽上会加铺望板或者望砖,在整个建筑中椽的选择要求平直,尽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控制模数化的椽的间距与数量。
2.3.2 砌体构件。栖霞寺建筑的砌体主要用于隔墙和院墙,表面抹砂浆,刷涂料,涂料的颜色以符合宗教色彩为准则,内墙主要为白色,外墙则有黄色系、红色系等。
2.3.3 门窗元素。门和窗一直是整个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重点,在栖霞寺中门窗材料主要为木质,榫卯结构连接。图案以纵横条式为主,中间局部有镂空,符合苏南地区简洁的风格,但做工精细,尤其体现在线脚的衔接和运用上。
3 传统寺庙建筑营造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3.1 传统寺庙建筑营造工艺的传承
传统营造工艺是由多个工种组合而成,不可或缺。《营造法式》中将营造诸下种分为石作、大木作、小木作、瓦作、泥作、砖作、彩画作等;《营造法原》中建筑诸作分类为:地面、捉栈、牌科、装折、石作、墙垣、屋面瓦作及筑脊、做细清水砖作、园林建筑总论、杂俎等。①中国古建筑工匠师都是世袭的,师徒制,口传身教,技术才得以世代相传。古代工匠们也会因地制宜、因材下料,总结祖辈的经验,合理控制构件的规格,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这种传承方式本身具备局限性,现代工匠们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能够虚心且长期坚持学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以致传统正宗的营造技艺随时代发展而逐渐没落,出现断层。
3.2 传统寺庙建筑营造工艺的保护
3.2.1 基础性保护。基于传统寺庙建筑特殊的历史宗教文化地位,对其营建工艺的保护需要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大致五种指向:
(1)项目地理位置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2)空间场所特征及文化附属;(3)建筑规模、形成色彩、肌理以及空间布局等的变化韵律;(4)建筑的工艺性以及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学特征;(5)细部构思等体现的共视特性。
3.2.2 原真性、整体性保护。在修缮的时候能最大限度的使用传统材料,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保持寺庙建筑特属的原真性;整体性是传统寺庙建筑的保护所需遵循的原则,设计、建造时从整体考虑,采用传统的营建工艺,修旧如旧,新旧共生,避免大规模的推翻重建及出现不伦不类的新旧风格混搭。
3.2.3 发展性保护。寺庙建筑营造工艺的保护传承还需要注重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统筹规划。需要处理好寺庙建筑聚落发展和生存主体间的关系,只有树立这种全局的统筹观念,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发展。既要站到政策实施的高度,又要兼顾地方区域发展的客观实际,要清楚了解和重视寺庙整体环境的现实需求,处理好原建、新建和改建之间的共生性关系。提出发展性的统筹规划策略,首先要对此地域寺庙建筑聚落的整体发展进行定位,只有有目的、有规划的设计,方能在营造过程中对寺庙建筑的特质要素和基因加以强调和塑造;其次,要注重主要节点的建设,即强调部分在整体中的反射作用,例如局部的具宗教色彩的景观构建要素:牌坊、经幢、照壁、地雕等,它们不仅仅是特质的集中表现,更是宗教文化内涵的典型物化载体。传统营造工艺的运用和体现,能创造出新时代和谐唯美的建筑形态,在协调和发展中做到有机更新和生态传承的完美结合。
4 结束语
由于中国的传统寺庙建筑特殊性及宗教文化博大精深,营造工艺内容的繁杂,限于能力和时间,相关的调查还有很多不足,如对房屋的木结构、木构件的细部装饰、传统的木雕石雕等方面,以及在传承保护工艺的方面,仍需更精细的调研和省思,从而指出更好的方法。
注释
①参见《营造法式》、《营造法原》
参考文献
[1]姚承祖.营造法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
[2]李诫.营造法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3]李超.栖霞寺[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4).
[4]杨达.中国传统营造工艺保护特点解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