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是一首在土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赞歌。土族被称为“彩虹民族”,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又被誉为“彩虹的故乡”。
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大通、同仁等地,还有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水登等地。
土族生存的家园,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北山林区,脉接祁连,势揽河西,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国家地质公园。佑宁寺,藏传佛教名刹,素有“湟北诸寺之母”盛誉。南门峡、五峰寺皆为旅游名胜。更有小庄土族民俗旅游业如火如荼,扬名华夏。
土族有灿烂的民间文学艺术。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有民间文学《拉仁布与吉门索》、民间音乐《丹麻土族“花儿会”》、民间舞蹈《土族於菟》、民间美术《土族盘绣》、民俗《土族纳顿节》和《土族婚礼》。另有多项民间文学艺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民间音乐主要有:婚礼歌、叙事歌、“安召”舞曲、赞歌、问答歌、“花儿”(情歌)、儿歌、劳动歌曲和宗教歌曲,种类繁多,争奇斗艳。在众多民间歌舞形式中,以“安召”舞和“轮子秋”最为著名。每逢节庆日,土族群众不论男女,都环绕着家中的“转槽”转“安召”。他们边唱边舞,情绪热烈,曲调悠扬,舞姿优美。“轮子秋”是秋千的一种,是土族人民独创的娱乐活动。简单说,它是将板车车轴连同车轮竖起,底扇车轮用碌碡等固定起来,在顶扇车辆上固定一具梯子,又在梯子的两端缚上绳子,做成秋千。随着社会进步,土族人民不断创新,轮子秋制作越来越精美,表演动作也更具艺术美和观赏性。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土族“轮子秋”在鸟巢面向全球观众演出,赢得掌声一片。此外,群众性集会形式的“花儿”会群众基础深厚,历史悠久,长盛而不衰。土族“花儿”曲调优美、深沉、婉转,极富感染力。而作为民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土族婚礼,充分表现了土族人民的热情、乐观、诙谐和智慧。整个婚礼犹如一出群众性的歌舞剧,起承转合,美不胜收,其内容之丰富、程式之严谨、表演之投入、寓意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色彩搭配和谐自然,制作技艺精妙绝伦,充分体现了土族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和对美独特的感悟能力。较为典型的服饰除花袖衫外,还有毡帽、扭达、坎肩、腰带、鞋袜、围肚、钱褡、烟袋、枕顶、针扎等,品类众多,自成一个系列。
独具艺术魅力的盘绣
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源于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盘绣溯源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刺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
与国内其他刺绣相比,青海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对一名土族女子来说,刺绣是她们一生中的必修功课。土族女子出嫁前,首先要在娘家办一个土族刺绣个人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佩饰、鞋袜等向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给婆家人、庄邻和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子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如此岁月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土族刺绣特有的"气质"。
盘绣的工艺特色
青海的土族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刺绣。土族刺绣的种类按其针法分为盘绣、拉绣、堆绣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云气"、"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鼠拉葡萄"、"寒雀探梅"、"石榴花"以及十二生肖等。运针细密均匀,图案紧凑大方、生动形象、疏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平整干练,十分优美。每件绣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热情、干练的女企业家哈承清是土生土长的互助土族人,她是土族盘绣艺术的忠实守护者和传承开发者。
作为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人,她想方设法向人们推广对盘绣的认知和喜爱。公司刚成立不久,正好赶上举办二○○七青海文化旅游节,但因为哈承清对“盘绣”这种特色民族产品特别有信心,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她就大着胆子把产品带到了那年的青海文化旅游节展会上。机缘就是机遇,一场展会办下来,哈承清发现,在这种面向全省甚至全国的大型展会中,独具民族特色的商品特别受青睐。展会结束后,哈承清动起了脑子:发展土族盘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事实证实,哈承清当初的想法是对的。在第九次参加青海文化旅游节的今天,他们展出了腰带、刺绣礼品、钱包、丝巾、衣饰、家居用品等几十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精湛的刺绣手法和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大家无一不对这种“特殊的”刺绣产生了浓厚的爱好。
“现在说起土族盘绣,知道的人多了,但我们作为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企业,不应该满意于此。我们的目标是,让土族盘绣走向世界!”土族盘绣被哈承清和她的企业带出了省门、迈出了国门!多次参加海内外的展会的经验,不断坚实着公司长足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