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方法研究

2015-05-30 17:33宋艳梅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研究

宋艳梅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时期,很多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实施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管的重要性。文章将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制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事业单位在转型期发展比较迅速,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内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控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积极开展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初始点。然而,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制度的细节设计不够全面,甚至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来替代内控制度。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由于缺乏完善、高效的内控管理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内控执行乏力。

(二)内控管理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其内控环境不理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外部环境条件。虽然国内企业逐渐推行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国家鼓励和引导内部控制的重点集中在了企业上,而且所出台的相关内控条款主要是针对企业制定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摸索中前进,以适合本单位的规定为依托,对单位进行内控管理,显然会力不从心。第二,内部环境条件。对于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领导层未对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内控管理工作履步维艰。

(三)内控监督管理乏力

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难以确保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并顺利进行,只有加强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和效率。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通过调查发现,国内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构建内控制度以后,内控执行监管乏力,以致于内控管理成了口号。总之,内控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督乏力,成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大桎梏。

(四)信息沟通不到位

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然而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实施难度比较大。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体制要求,因内部科室管理层次限制,管理信息传递过程中,有非常严格的流程,而且层级的设立与消减等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在该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可实现信息共享的电子平台,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平台不健全,因此,造成了管理信息传递不顺畅,严重影响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述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健全和完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管理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重视,提升内控管理意识

健全和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建立,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管理者、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提升内部管理意识。第一,严格按照国内制定的内控基本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者作为本单位财务工作、管理工作第一人,由其对本单位的财务信息客观性、真实性负责,以此来强调内控责任,增强内控责任感。第二,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相关人员强化内控管理培训。实践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应当起带头作用,使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创新风险管控方法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相关人员,除了要树立内控意识,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业务类型以及性质特点等,不断加大风险管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风险管控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此过程中,要采取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对本单位的业务潜在风险进行评价,从中找到风险管控关键点,并制定针对性内部控制机制,以期能够将风险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近年来,随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过程中将面临新的风险和要求。因此,管理者、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人应,应当积极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创新风险管控方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三)建立优越的内控环境

优越的环境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得以执行的前提,通过加强内控环境建设,可以有效防止内控风险问题发生。笔者建议,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过程中,应当首先提高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的内控管理意识,不断深化、执行内控措施。同时,在不断深化落实和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还要积极利用风险管控环境,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根据单位发展需要,明确权责、协调运转,做好本单位内部治理结构制衡工作,最终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以及办事有标准和工作有检查等格局;随着事业单位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自我评估,并且对原来的内控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使内控管理制度在动态变化中得以完善。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文化建设是影响单位内控的有效途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状况。首先,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当每个员工都目标明确时,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就会更有效。其次,以人为本,在内控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交流,减少各控制、受控制主体间的摩擦,以此来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最后,坚持全面性原则。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過程中,强调每个经营者都应当加强自我控制、管理,能够自觉按照规范要求行事。实践中可以看到,只要人人有责任心,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自然也就能够实现。

(四)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提高内控管理效率

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内部审计对单位内控的监督管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内部审计效果直接关系着内部控制效率,因此应当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审计制度。第一,科学设置内部审计岗位。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其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专职内审人员时,应当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不受任何部门、任何人的干扰和影响,以免内审主体的缺位,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设置的审计部门,应当对上级主管内审部门负责。基于此,实践中应当科学设置内部审计岗位,重新对内审部门进行定位。第二,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内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应当将工作的重点进行转移,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为部门、单位领导决策的做出提供服务,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还可以将内部审计工作定位成规范各项财务收支行为、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内部审计监督是对单位经济监督的第一个窗口,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使经济整体运行协调一致,从而自我约束。具体来说,要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要对单位的重点部门进行监督;要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揭示,促使各部门规范管理,堵塞漏洞,为单位实现工作目标服务。在此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其在定位点上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而非单纯地查看出现了多少违规、违纪问题或者金额。实践中,应当不断开拓和创新审计领域、内审内容。比如,内部控制机制评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以确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性。为確保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和完整,有必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针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中的问题,从加强思想重视,提升内控管理意识、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建立优越的内控环境以及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四个方面,对健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我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水平的提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平.浅议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3(17).

[2]谷淑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3(04).

[3]常本晰.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3(13).

[4]何瑛.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

[5]刘一民.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6]栗岩.从事业单位改革的角度探讨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作者单位:吉林省药品检验所)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