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2015-05-30 16:34张劲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35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张劲松

摘 要:时代在不断前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中如何将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则与工作的发展趋势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和改进。文章从这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质量。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作为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務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肩负着监管和服务的双重任务,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财政改革的持续深化,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也呈现日益增长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和核算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内部控制一直有所忽视。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我们持续探寻和解决的问题。2012年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有了理论指导,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我们认真的梳理,查找漏洞,提出改进的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应该是片面的,应当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坚持关注重大及重要问题,达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制约的体系。同时,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实际情况,不断的修正与完善。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依然不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是依靠国家拨款,所以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没有太多的关注,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但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上的多,真正发挥作用的有限,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只是把精力投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发展,轻视或忽视控制,对于内部控制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人员有关的事情,根本未从整体层面落实。在有些单位,财务人员只是负责一些简单的核算,与其他部门相脱节,相隔离,资金的运作全由领导负责,真正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职能很难开展。

1.2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只是停留在内部控制的表面阶段,很少有单位会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估,风险评估活动不要说每年一次,有的单位甚至年年没有,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根本没有或流于形式,不能主动地找出风险点并加以防范,不了解不清楚风险评估的结果是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在实施上没有重点,根本不去考虑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分析,难以有效应对风险。

1.3 内控体系不完善,基础薄弱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控制度,只是有一些财务制度来指导工作。还有一些单位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按规定开展工作。比如由于岗位的有限和人员本身素质的不同,重要岗位的定期轮换难以实现,混岗、兼职,不相容岗位不能明确分离,各个部门之间也是各自为政,缺乏对经济活动的统一归口管理,没有将内部控制全面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各业务环节,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1.4 会计核算不规范

重视资金的申请和使用,但是对于事后的记录与归集往往不能及时处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不能准确划分,形成固定资产不入账,只做费用支出,账外资产现象严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不合规,处理不规范,做账相当随意,错账屡有发生。支出票据审核不严格,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套现、大额支取现金、付现现象严重,非税收入上缴滞后或坐支。

1.5 内外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督不够

从当前看,作为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部门主要是财政、审计部门,大多都倾向于对资金整体链条的审计,看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较少对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以及是否有效执行进行审查,使外部监督缺少了促进内控规范的推动力。而内审部门的缺失或没有实质性的业务,又导致内部监督无力参与其中。

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2.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国家已经出台的内控制度规范是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各行政单位要从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有章可循。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尽量做到专人专职,职责权限明确,不相容的岗位必须要有不同的人担任,在内部审批控制中不流于形式,切实问责,加强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实现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构建会计工作基础规范。

2.2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要通过各种学习、培训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加强对内部控制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全体人员认识到必要之处,才能更好地组织人员去建章立制,并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落到具体人员,使内控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单位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使单位的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定期将单位财政资金收入公布,接受监督。单位负责人的意识是首要,只有其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的发展和管理一起抓,才能促使内控有效实行。

2.3 进行风险识别,防范主要财务风险

要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建立风险评估程序,及时找到风险,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避财务风险,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关注重点。在单位层面要关注内部控制的组织情况、建设情况、完善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逐一识别,对于常见问题必须要设置相应的控制点,以防范错误和舞弊。

2.4 提高人员素质

单位成员素质的高低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政策法律能力,同时要兼备相当的职业道德。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从内控知识到财务政策,都是精通的少,泛泛了解的多。增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之中的重心。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顺利开展。

2.5 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有效监督

形成内外合力,为内部控制的全面规范有效执行提供保障。对内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树立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独立的不受干扰的行使职权,在有人员保证的情况下,加大检查力度,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确保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对单位的内控有效性及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要积极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将政府审计与中介机构审计相结合,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外部监督检查。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单位发展与改革的核心环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