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贺
摘 要: 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参透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领域,但在金融抑制与金融垄断的市场背景下,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理财产品附加值低、短期化趋势显著,期限结构分布不合理,致使金融市场转型与发展处于瓶颈状态,针对个人理财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管理,防范个人理财市场风险成为纵向发展金融市场有益探索。
关键词: 理财产品;金融消费者;市场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
(一)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标准服务在银行业已经成为共识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过去十几年,中国的理财业务每年的增长率都达到18%。届时,理财业务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标准服务。与此同时,不少商业银行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开始创建自己的理财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
上半年,多变不稳定的股票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为了稳健收入,在股市难以把握的情况下,金融消费者更倾向选择风险低、收益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各家银行也借此机遇,大刀阔斧地推出多种理财产品供投资者选择。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我国共有28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039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估计为20万亿元。
(二)各银行竞相推出差异化市场定位和策略
在理财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战略地位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各银行纷纷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探索适合本行的发展策略。有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看作是进一步向“少而精”的“高端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大银行长远深入发展的战略手段,而不再仅仅赋予其储蓄和中间业务的目标任务。为吸引客户,各家银行都纷纷强调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说,大型国有银行有网点多、理财人数多的优势,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则采取迂回战术,先发行理财卡,强调无时空逐个的服务。
(三)各商业银行积极营销,理财规模持续扩大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由各商业银行开展,各家银行也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重金打造自主理财品牌。在个人金融市场的引导下,商业银行针对广泛而各异的客户群,根据客户各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作出细分,从而定位对自己最有利的市场,设计出相应理财产品,提供人性化一体服务,结合多种积极的营销方针和手段,不仅能实现增加客户群,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要的目的,而且可以促进银行自身长远发展。
2011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发展势头。201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约8500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8.5万亿元,已超过2010年全年的7.1万亿元。2011年第三季内地有84家商业银行发行银行理财产品5868款,按季升近15%,涉及金额约4.8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2014年度,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共计34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79051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估计为100.5万亿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39.11%和78.10%。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表面:提供业务介绍,投资建议,办理简单中间业务等。纵观各大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看似种类繁多,实则多数是不同的现有业务的不同组合,产品趋同化严重,客户自身实际需要被忽略,产品设计缺乏人性化设计,而且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大多附加值低,所以,我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尚需要时日。目前来看,全球金融业存在混业经营模式和分业制经营模式,实践证明,无论是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方面,或就是其竞争力而言,前者的优势都是后者难以企及的,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既是国内市场形势的需要,也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要求。我国金融界实现混业经营必是大势所趋。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管理管理体制限制了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财富管理业务上的跨度,金融衍生工具的缺乏也造成了目前金融产品的单一。
(二)理财产品短期化,期限结构分布不合理
目前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持续受追捧,一直占据市场的主流。由于银行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升息预期强烈,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备受青睐。由于现有的金融监管对银行存贷比实施严格控制,导致月末银行间利率大幅上浮,对于一部分暂时缺乏流动性的商业银行,为缓解存款压力,往往通过在月末发行次月初成立的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1个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以其高流动性为最大特色在理财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08年这类产品发行量占理财市场的比例为10.64%,2009年为17.56%,2010年继续上升为23.74%,2011年比例为30.28%。2014年1-3月短期理财产品发行29395款,占理财产品总数的27.7%。
(三)各行理财业务“价格战”致银行利润萎缩
目前,货币政策基点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市场判断利率走势进入上升通道,同时,CPI指数上升并处于5%的高位也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这就使得拥有高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客户们的抢手货。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也竞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各行争先调高同类别理财产品收益率,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行业“价格战”,这种不正当竞争必会导致银行理财业务的单位收入比明显下降,使银行利润在进一步升级的“价格战”中逐渐萎缩。
(四)滞后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埋下隐患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实则是基于中国经济大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创新行为。中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入,流动性的控制趋严,货币信贷政策也总体偏紧,商业银行急需实现融资多元化,客户也需要更系统专业的资产管理规划,二者都促进了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伴随的风险因素繁多而复杂,客户需求复杂多变,加之同业竞争,银行需要对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隐患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决策风险,这不仅要求银行有谨慎的风险意识,还要求银行制定长远有效的战略规划。从整个金融结构演变的角度看,这种更为市场化的创新是符合金融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的,通过相应的市场和监管制度的完善,是可以更好地引导其发展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尚且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总体风险可控,但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化。一些重要环节和领域的风险不容忽视,包括: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资金池类产品的信息不透明和资产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还存在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可能向表内传导的可能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更新营销理念,提升个人理财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上应有所创新,建立整体营销体制,主动向客户出售服务。先进的理财文化对打造特色理财服务尤其重要,银行要积极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和理财知识,培育公众理财意识。客户是银行业的中心,理财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理财经理要用自己的专业的理财知识和技术,帮助客户详细分析其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及其风险偏好,向其传达科学的的理财观念,并为其制定合适的理财规划。签署理财协议及相关文件后,理财人员更应做好后续理财服务工作,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可运用的资金、资产负债状况、盈亏情况等,真实地向客户反映理财计划的收益和风险情况,及时帮助客户做好理财调整,实现最优的投资组合与收益。
(二)精心培养高素质理财客户经理
理财服务是一种顾问式的销售,具体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客户经理有着两方面的身份。一方面,作为客户的理财顾问,他需要为客户制定理财计划,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和服务,提供实时全新的市场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另一方面,客户经理作为银行销售终端,了解好客户信息向银行反馈积极的改进意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培养高素质理财经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对现有的个人理财队伍,银行要继续加强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建立优秀的客户经理团队就等于掌握了留住客户的有力武器,对理财经理进行理财知识、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更健康,更专业的,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理财产品多样化,优化市场结构
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针对我国目前较单一的理财市场结构,商业银行需要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的创新,推进产品的开发和整合,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高效率的金融业务。差别化服务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显著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不同的理财方案,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平台,以便细分客户层次,提供强针对性高差异化理财服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金融产品还处在单一且缺乏创新的初级阶段,新兴的资本市场带来机遇,但隐藏风险较大,因而商业银行在如此敏感的金融市场环境下,需要构造一个科学完整的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针对不同类别的个人理财市场,优化投资组合,使投资者在充分了解自己资金实力,收益要求,及风险偏好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投资方案,合理配置资产,实现投资组合优化,以降低和规避由于利率和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四)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目前,银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突出优势,不少银行以理财产品的较高收益来吸引客户的注意,但是对资金的投向却讳莫如深,这很显然违背了诚信原则。个人理财业务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求不同于以往,其服务对象是针对个人,应当根据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建立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第一,银行应该在充分了解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多种风险的前提下,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对应银行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进行指标量化,确定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不同的风险限额管理。第二,银行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确保银行各项交易限制在规定的风险额度之内,保证交易操作的科学规范性。第三,银行应充分披露理财产品相关信息,其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应及时向客户阐明,其他有关报告与报表也应及时作出披露与分析,利用市场外部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五)培养现代化的个人理财意识
理财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既然是投资活动,自然就存在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缺乏风险防范观念。突出表现就是往往只看中产品的高收益率而严重忽视了与之伴随的高风险,最后造成投资计划失败。如今多数人在理财方面存在很大误区,不仅缺乏理财专业知识而且投资经验不足,由于片面的认识,致使作出的投资计划有很大的盲目性。追求高收益之时往往忽略资产增值保值的真实需求,致使投资失败,最后对银行理财产品失去信心。由近几年公布的报表及其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个人储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也相继推出了各种名目繁多的理财类产品,只有建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在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通过理财规划使自己的富裕资产得到更好的经营,才能使自己拥有一个更有保障的高质量的理财生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斌 李国秋:《个人理财理论规划与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孙飞 陈兵:《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及其启示》载《金融管理与研究》2005年第11期。
[3] 吴雪 温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载《全国商情》2007年第8期。
[4] 参见http://tool.ccb.com/Info/68561561,访问时间2015年9月27日。
[5] 参见http://bank.cngold.org/c/2015-03-17/c3155550.html,访问时间2015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