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校园运动会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 10:48:04王在芳崔庆红连俊英王富印
搏击·体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题组运动会志愿者

王在芳 崔庆红 连俊英 王富印

摘 要: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始,志愿者业已成为各种规模运动会的一大亮点与看点。运动会志愿者更是成为了促进基层运动会群众化发展的桥梁,它极大地提高了运动项目在群众体育中的認知度,使得不同运动项目在群众体育中得以普及。文章将“学生志愿者在校园运动会中的应用”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践研究,研究中对学生志愿者在校园运动会中的应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在“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办法与技巧”上积累了一些经验。文章结合三年来的实践研究,对其进行了反思、总结,旨在为广大兄弟院校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志愿者运动会实践研究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16-03

1 研究目的

针对“如何才能在校园运动会中有效应用学生志愿者”的问题,课题组在某中学(普通中学)、某中等职业学校(城市中专)、某成人中专(城乡中专)、某学院(高职高专)进行的课题研究中,将“学生志愿者在校同运动会中的应用”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践研究,研究中对学生志愿者在校冈运动会中的应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在”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办法与技巧”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文章结合三年来的实践研究,对其进行了反思、总结,旨在为广大兄弟院校提供有益帮助的同时,更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同r们的批评指正。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安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城市中专)、安阳县理工等专业学校(城乡中专)、安阳市第二十中学(普通中学)三年运动会中的学生志愿者。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访谈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志愿者团体、学生志愿者、运动会志愿者等方面的资料。

2.2.2行动研究法

运用“四环节行动研究法”,首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学校运动会合理运用学生志愿者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理论设想。其次,在理论设想的基础上,通过思考与讨论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实施行动。再次,对行动的整体过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客观、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最后,对实施过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与反思。

2.2.3逻辑分析法

对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科学、细致的逻辑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志愿者以及校园运动会志愿者的概念界定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同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问及精神的人。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顾名思义,“校园运动会志愿者”就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不谋求任何的利益回报,在学校的运动会开展的整个过程中,为学校运动会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性、技能性服务的人。

3.2校园运动会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意义

相关研究证明,校园运动会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学生对各项运动的认知,积极地促使各类运动项目在学生活动中得以普及,最大化了校园运动会对学生的教育功效。在有效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的同时,对参与者来讲更是一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爱的教育”洗礼。历经过志愿者工作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对体育活动更加热爱,更加热衷于帮助他人、奉献自我。

所以说,校园运动会志愿者工作对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促进肉体与精神的和谐与完美”这一中国体育的时代价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完美体现;是在学校教育领域内,积极落实“体育与社会、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政治经济不断趋于合理化过程”这一当代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故此,将学生志愿者引入到校园运动会工作中具有积极的可行性。

3.3案例分析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步骤与方法

志愿者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性、技能性的服务。作为具有积极热情的学生而言,为了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学校教育工作者就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工作为其提供活动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保障。课题组在志愿者的选聘、服务培训、指导工作等方面是这样做的:

3.3.1根据运动会的性质与学生志愿者的意向,选聘学生志愿者

根据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的性质,课题组选择了分别以校团委、学校运动会组委会为组织单位,进行了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与选聘工作的操作模式。

实践中,课题组结合学校运动会组委会、校团委,首先面向全校张贴、发放了招募学校运动会志愿者的海报与通知。介绍了志愿者的来历与意义,使学校与全校师生从思想上认可并希望加入志愿者行列;根据运动会的性质提出了参与志愿者工作的条件与要求,使学生的参与意向有了具体目标。

然后,根据招募志愿者的工作性质不同,课题组以校团委为单位招募、选聘了以服务运动会的开幕式、颁奖式、闭幕式的礼仪志愿者小组;以服务于运动会的秩序组织、检查、医疗急救与简易处理的安保小组。以运动会裁判小组为单位招募、选聘了以服务于运动会裁判、场地、器材工作的学生裁判员小组。

最后,以各小组为单位制定了相关的志愿者服务准则,准备相应的培训工作。

3.3.2結合志愿者小组的服务性质,进行理论培训

志愿者服务小组的建立,各个小组相关准则的制定,标志着不同性质的志愿者服务队已经进入工作流程。接下来,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志愿者对其服务工作的专业性、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实践中,课题组按志愿者小组服务性质的不同,在强调志愿者工作是整体服务于运动会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协调组委会工作,安排了不同的辅导老师对各个志愿者小组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其中,对礼仪小组偏重于运动会的开、闭幕式,颁奖式等礼仪方面的培训。对安保小组偏重于纪律保障、运动损伤的急救与简易处理、大型集会的紧急疏散与应急等安保方面的培训。对学生裁判员小组偏重于进行相关的裁判员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当然,在分组培训的基础上,运动会组委会以及各小组的指导老师要对所有志愿者进行集中的培训与学习,让各位志愿者对整个运动会的流程与开展思路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使不同小组的志愿者对运动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达到不同志愿者小组在整个运动会服务中统一性下的差异性。

3.3.3协同作业,及时总结,实现志愿者技能的熟练掌握

实现了学生志愿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掌握,运动会组委会要将所有志愿者小组组合起来,使其协同作业,进行实习操作。操作中要善于利用生发性资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次进行集中培训,力争在志愿者小组内协同完成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小组间的协同作业,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与服务效率,避免小组间出现工作真空,真正达到学生志愿者服务于整个运动会。

4 学生志愿者服务于学校运动会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4.1以老带新,使学生志愿者文化在校园运动会中实现常态化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志愿者文化在世界各个领域内得到长足的发展,针对于学校运动会志愿者而言,通过三年的实践,课题组认为: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待志愿者的招募与选聘工作,每届的志愿者团队要保证有近1/3的老成员,力争实现团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以老带新,保障学生志愿者文化在校园运动会中的薪火相传,实现学生志愿者文化在校园运动会中的常态化发展。

4.2正视生发性资源,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

借鉴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效应,学生志愿者服务于校园运动会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将是一个新颖的课题,面对学校众多具有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志向的学生等资源优势而言,学校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对志愿者组织途径与模式构架了解不深入、对志愿者培训与学习流程的不熟练等不利因素。

针对该类现象,课题组认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正视所有实践过程中的生发性资源,善于发现、及时总结学生志愿者服务于学校运动会中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寻求解决办法,力争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途径,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使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校园运动会中得以可持续、常态化发展,力争形成一种新型的体育文化模式长远立足于学校大的体育教育体系。

4.3淡化神秘感、提高神圣感,实现校园运动会的群众化发展

相关实践证明:学生志愿者应用于校园运动会,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运动会中来,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竞赛理论知识、志愿者服务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等隐性教育方面也凸现出了明显的功效。

针对该研究结果,课题组认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各种手段淡化学生对志愿者行业的神秘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提高神圣感,进一步促进志愿者思想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断优化学生志愿者服务于校园运动会这一文化体系,最大化校同运动会的群众化发展与教育效益,力争实现学校体育文化在校同内的普及与提高的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诸葛伟民.试论体育的时代价值[J].中国体育科技,2003(2).

[2]凌平.中国体育发展观念的变迁与前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2).

[3]http://gaike.haidu.com/view/7226.htm[CP].

Applied Study on Student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the Campus Sports Meetings

Wang Zaifangl

Cui Qinghongl

Lian Junying2

Wang Fuyin3

Abstract: Since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CJames, volunteers have already become a major light spot and focus ofsportsmeetings in all scales. CJames volunteers have even become a brid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popularization forgrass-root sports meetings.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sports cognition in the mass sports, increases different sports' popularityin mass sports. This paper regards "student volunteers in the campus sports games" as a sub project and conductsa practical research for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This research find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ed value for studentvolunteers in campus sport meetings. In the" student volunteers train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is research also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The study combines three years' practical research to reflect and summarize on this subject.The purpose of this subject is to provide beneficial help for other brother institu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ceivecorrections and criticism.

Key words: volunteers

sports meetings

practicalresearch

effective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课题组运动会志愿者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春季运动会
幼儿画刊(2018年5期)2018-06-05 02:17:09
我是小小志愿者
春季运动会
小小艺术家(2017年1期)2017-05-31 21:51:11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20:38
课题组成员
支点(2015年11期)2015-11-16 1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