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强
摘要:“挠羊赛”是山西忻州地区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上,跤乡的男女老少都为此疯狂。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院落到处都是赛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忻州挠羊摔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发展的对策,为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期的发展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挠羊”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5643( 2015 )03-0083-03
1 前言
忻州的“挠羊”摔跤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历史上忻州“挠羊”摔跤活动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群众基础厚实,场面相当壮观,这项传统体育活动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同时更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体育活动的冲击,以及政府,人民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直接导致“挠羊”摔跤这一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民间的知名度下降,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后备人才匮乏,形式不容乐观。
所以,针对忻州地区“挠羊”摔跤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具体要提高政府与国民的保护意识,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确保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忻州“挠羊”摔跤发展的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资料、万方数据库、因特网等手段检索收集有关“挠羊”摔跤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
虽然对文献进行整理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料,但是作为调查性论文,必须通过实践亲自去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具体的调查才能对事物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认识。
2.2.3问卷调查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忻州市忻府区的居民进行调查。为了调查群众参加挠羊摔跤这项体育活动的真实情况,特此设计A、B两份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中A卷的调查人群为参加挠羊摔跤活动的,B卷为没有参加过此项体育活动的。A卷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B卷发放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8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挠羊摔跤的历史背景与起源
山西忻州地区民间的挠羊摔跤历史悠久,在忻州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人们不仅爱摔跤,而且对摔跤有着特殊感情,是名副其实的“跤乡”。
忻州地区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处游牧的匈奴民族跟汉族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战争频繁,战乱不断。
据说,忻州地区的“挠羊”摔跤起源于南宋,当时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用摔跤这一活动来训练士兵,后来岳飞死后军队解散,其中有一名忻州籍的老兵叫陈效婴,回到家乡后,将自己在军队中学到的摔跤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乡亲们。从那以后,摔跤就成为一种防身自卫之术,很快在当地盛行起来,经久不衰。人们为了奖励挠羊英雄的获胜者,会将一只羊作为战利品,以资鼓励,所以称之为挠羊。
挠羊摔跤发展至今,跤乡每逢庙会都会举行挠羊赛,除庙会之外,在跤乡农闲时间也是观看挠羊摔跤的绝佳时机,人们将农作物归仓后,便从家赶来观看挠羊赛,正如当地谚语讲的“立了秋,挂锄头,唱戏挠羊放牲口”。农民观看挠羊摔跤觉得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乐事。每逢挠羊赛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不管男女老少,久围不散。挠羊已经成为当地的民俗风情。
3.2“挠羊”摔跤项目比赛的规则
“挠羊赛”的规则,比赛时跤手不穿跤衣,光着膀子上阵比赛,下身既可以穿长裤也可以穿短裤。但是比赛过程中不许抓裤子。摔跤不分年龄大小,體重级别,一跤见胜负,优胜劣汰。胜者继续与新的选手摔跤,若能连续摔倒六个对手的胜利者称为“挠羊汉”以羊作为战利品扛羊而走,如果上场后未能连续摔倒六个人而自己被摔倒,便失去了继续参赛的资格,不能再上场,比赛过程中,除脚以外,身体任何部位不能触地,否则判为输,如果主动认输,则以单手指触地一下,对方便算是摔倒一人,对方获胜。
3.3“挠羊”摔跤项目开展的现状
挠羊摔跤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追捧,代代相传。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逐渐淡化,直接导致参与人数的直线下降,后备人才匮乏。与此同时,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也导致民间“挠羊”摔跤的群众参与积极性下降,发展滞后,不比从前,使得“挠羊”摔跤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逐渐艰难,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3.4“挠羊”摔跤项目的活动场地
由表1中数据得知,一半的人群对挠羊摔跤的场地设施持不满意态度,非常满意的态度只有16%。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1)摔跤场所的建设都已老化,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有的场地经常被挤占或挪用,有的场地是露天的,雨天根本无法进行摔跤活动。
(2)摔跤场地的器材短缺,投资于摔跤项目的设施较少。究其根本原因即是对此项体育活动的漠视,相关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经费进行场地设施的建设。
3.5“挠羊”摔跤在青少年群体开展的情况
南表2可以看出,我国挠羊摔跤活动的后备人才严重缺失,面临着传承人缺失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新j lJ生人数减少,每家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都成了家中的熊猫盼盼。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不再愿意让孩子参加这些摸爬滚打的传统体育运动。
其次,国家实行应试教育,在学校一般不开设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课程,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应试教育政策下,孩子的业余时间很少,几乎每天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学习文化课的知识中去,无心再去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
4 結论
4.1挠羊摔跤的活动场地与设施不完善
摔跤场所的建设都已老化,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有的场地经常被挤占或挪用,有的场地还是露天的,雨天根本无法进行摔跤活动,摔跤场地的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亟待修整完善。
4.2参与挠羊摔跤的青少年匮乏
由于家长、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青少年参与挠羊摔跤活动的比例较低,当代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应试教育的政策下,孩子的业余时间很少,几乎每天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文化课的知识中去,无心再去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
5 建议
5.1尝试开展课外兴趣班培养后备人才
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积极鼓励开展课外兴趣班来培养后备人才,这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更能使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5.2政府对挠羊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还是不够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法律中没有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保护这一部分应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多少,没有具体的指导性,同时政府对“挠羊”摔跤这一体育项目的认识还不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该行动起来,提高相关部门的思想觉悟,对民族传统体育这一项目重新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经费在这一领域的投放比例,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出保护这一项目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应加大对民间“挠羊”摔跤场馆的直接经济帮助,通过扶持和保护从而更好地使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保留、延续和健康发展。在经费拨付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经费能落实到位,从而使“挠羊”摔跤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孙崇文. 龙吟虎啸话“挠羊”[J].. 忻州文苑,1977 (2):46-47.
[2]崔艳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问题研究[J].法治与社会,2007(8 ):10-20.
[3]王龙飞,陈世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8( 11): 12-30.
[4]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4(11):25-45.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Nao Yang Contest" in Xinzhou
Bai Liqiang
Abstract: "Nao Yang contest" is a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 in Xinzhou, Shanxi province. In the past, people ofall ages andboth genders were crazy about it, and the athletic field could be anywhe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currentproblems of Nao Yang wrestling by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ingresearch strategies,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sport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Nao Yang
status quo
develop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