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扒地和蹬地技术动作形式和作用研究

2015-05-30 19:36王腾
搏击·体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步频步长运动员

王腾

摘要:许多中外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实践证明,如果要提高跳远成绩就要重视助跑后程助跑阶段合理技术的应用和提高绝对速度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跳远运动员技术在训练比赛中缺乏跳远技术原理支持,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水平速度被过度强调,在平时训练中忽视对垂直起跳速度的重视问题。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的技术动作在训练中应加强重视,并且不能过分强调髋膝踝关节主动带动形成的“扒地”的动作,助跑结合起跳要合理流畅,跳远起跳要更加充分,才能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績。

关键词:跳远起跳速度步频步幅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57-03

1 前言

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在于助跑最后阶段获得适宜速度及合理技术动作的运用。跳远在助跑技术训练教学中,应当注重后程助跑的速度稳定性和节奏明快性,形成标准的动态定型,否则导致踏跳失误、速度损失量较大、速度利用率低。

助跑水平速度是跳远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往往过度注重水平速度却忽略了起跳速度也无法获得好的成绩,因此,跳远后程助跑的重点是如何获得更快的起跳速度,关键点则是助跑最后三步的步频、节奏和步幅,以致获得最大起跳速度。

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在后程助跑,它对运动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不仅要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还要做好起跳动作的充分准备。

“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未必是跳远好手,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则是短跑能手”,原因在于短跑运动员在控制助跑速度及行进中快速起跳的能力缺乏。可控速度和跳远技术是跳远运动中非常重要且必需的因素。助跑后程速度适当的调整和最后三步连接起跳的控制,在跳远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2 跳远的动作技术组成及助跑形式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主要阶段构成。影响跳远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运动员对助跑技术运用水平,助跑节奏的准确合理有利于保持和利用最高速度,并且也能做好准确的踏板和快速有力起跳的充分准备。

起跳技术主要是将运动员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是运动员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呈动态抛物线运动,也是为腾空动作获得时问和空问。腾空技术动作主要保持运动员空中的身体平衡,推迟落地的时问并为下一步的落地创造条件。

腾空技术形式的不同也是区分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的主要特征,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滞空时问,获取更远的距离。落地作为跳远的最后一个技术动作,处干整个跳远运动动态抛物线的下降过程,即使获得最后的滑行距离也是缓冲运动员空中落下的动量,所有技术动作都是相互连贯,每一个技术动作都为下一个动作做基础。

助跑是跳远运动获得动量的来源,运动员通过助跑获得必要的可控速度,也是为跳得更远而获得动力,助跑速度的快慢决定成绩好坏。助跑技术主要分为前程助跑和后程助跑两部分,后程助跑在整个助跑技术中非常关键,不仅要求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义要为跳远踏跳做好充分准备。有些人曾认为,助跑速度越快越好,水平速度越大,经过起跳转换的垂直速度就越大,腾起初速度也就越大,远度也就越远,这就要提到最后三步助跑的步频、节奏和步幅。

但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并不是这样,很多运动员在后程助跑中过度强凋水平速度,以至于盲目地保持加速,意在获取更大的水平速度,往往导致不能踏上起跳板直接跑进沙坑而失败,或者起跳不够充分,失去了必要的腾空高度,造成落地后仍有很大的水平速度动量未被利用,影响了跳远成绩。因此在平时跳远教学训练中,应该非常重视后程助跑,助跑最后三步的技术更应作为重点。

3 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扒地和蹬地技术动作形式

助跑最后三步是跳远技术环节中最关键部分,承上启下衔接着助跑和起跳两个主要技术环节。跳远后程助跑与攻板起跳准确性、后程助跑与全程助跑可控速度之问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从运动学角度来看,运动员腾空后的动量决定起跳后腾空的时间,运动员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运动员质量的矢量乘积和决定这个动量,因此在腾起角度一定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则空中行进时问越长。

优秀跳远运动员在成功的试跳中,最后三步频率稳步提高,最有效的助跑节奏即加快助跑最后三步频率的节奏。

3.1跳远助跑最后三步的技术形式

3.1.1最后一步大于倒数第二步的后程助跑方式

在快速助跑中,最后一步的踏跳脚不能高度积极性的着地踏板,导致最后一步的步长拉大,引起身体重心下降,使起跳动作产生制动性,多少需要损失一部分水平速度转换成垂直速度,但是这一动作过程中起跳腿肌肉储存了一定的弹性势能,踏跳时的垂直分力增加,从而提高了起跳在垂直方向的速度,能使起跳后身体重心的高度升高。

3.1.2最后一步小于倒数第二步的后程助跑方式

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积极主动下压,使起跳脚着地距离缩短,人体重心到踏跳板的距离缩短,更有助于加快起跳脚上板,将因踏跳而损失的水平速度减少到最低,加快空中行进时的水平速度。最后一步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直速度的增加,容易导致起跳不充分。

3.2优秀跳远运动员后程助跑最后三步的特点

优秀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三步的步速、步长、步频变化幅度比较小,助跑最后三步步速变化相对稳定,有利于积极的攻板,既能保持稳定的助跑水平速度,同时义有利于获得较快的垂直速度。优秀运动员助跑由于最后三步的步长略微有所变化,虽然最后三步的主要变化是步频,但是步频与步速的变化差别很小,这也是保证准确的踏板起跳。

3.2.1助跑最后三步步长的变化

在跳远助跑中,后程助跑的节奏变化非常重要,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的节奏变化。助跑最后两步不能瞬问产生变化,起跳准备通常发生在运动员后程助跑最后三至五步的时候。

优秀运动员步长的变化从起跳前五步到起跳前两步稳定增大,起跳前一步的变化相对于倒数第二步有所减小,说明运动员在起跳前五步到起跳前两步是处于攻板的准备阶段。

运动员在起跳前三步和最后一步都呈变小趋势,倒数第二步呈变大趋势,在接近踏跳板时,为使身体重心与踏跳板的距离变小,调小最后一步距离,减少最后一步到上板的时问,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3.2.2助跑最后三步步速的变化

优秀运动员在起跳前三步和二步时步速存在明显变化,最后一步步速稳定,起跳前第三步步速变化方向呈增大趋势,说明优秀运动员一般在起跳前三步时达到最高速度。

倒数第二步步长的的变化导致这一步的速度变化趋势没有发生明显变大或变小。优秀运动员为获得合理可控速度,最后一步步速变化不显著且往往变化方向呈减小的趋势。

3.2.3助跑最后三步步频的变化

优秀运动员在起跳前三步和前两步时步频的变化明显,且变化程度加大,在起跳前两步步频达到最大,最后一步不明显,且义呈减小趋势,说明运动员在起跳前两步时频率达到最快,此时步长也是最大,所以在这时候运动员速度最快,最后一步的步频控制,为更好地踏板做准备。

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的主要在步频上发生变化,且变化的方向是步频加快。助跑最后三步中,前两步的步长、步速、步频的变化趋势都是在增大,这三个指标在起跳前第二步时变化尤为明显,最后一步时变化的幅度开始减小,出现常见的运动员倒数第二步倒大步,最后一步变小的现象。

4 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扒地和蹬地技术动作作用

“可控速度”最合理的理解是在当前情况下使运动员获得最好跳远成绩的助跑速度。起跳速度是将水平速度转换为垂直速度,起跳阶段的速度损失并非很重要的因素,垂直速度的增大是由水平速度损失所提供。

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过度强调起跳踏板阶段起跳脚的“扒地”动作并不可取的。我们采用起跳速度利用率作为参数评估起跳技术的变化对跳远成绩的影响,起跳的速度利用率就是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起跳结束瞬问的速度大小和起跳前瞬问速度大小的比值。通过起跳速度利用率,我们可以观察起跳阶段的速度变化与跳远成绩之问的关系。

起跳速度利用率的研究成果表明,起跳腿在起跳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起到改变运动员速度的大小的作用,只使运动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在起跳过程中,跳远运动员的速度利用率是93%,其实起跳腿的起到的作用与撑杆跳运动员使用的撑杆原理一样。 助跑技术中“扒地”动作的过度强调是教练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由于“扒地”动作的完成是大腿带动积极前摆,类似于跑步动作,起跳前最后一步大于倒第二步,在脚着板的瞬问身体重心明显滞后且呈现下降,虽然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却不易准确踏板起跳。

“蹬地”动作的作用是使运动员踏板瞬问积极主动且准确攻板,获得的水平可控速度一部分更利于转化成垂直速度,加大腾起角度,使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和腾起角三者之问达到平衡,并非一昧追求其中的一项,使助跑与起跳更好的衔接。 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对于我国运动员,在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上有明显优势。我同运动员除了绝对速度相对较差,还主要表现在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和起跳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我国选手在助跑利用率提高的情况下,快速起跳能力和起跳技术没有同步发展,在快速助跑中不能充分起跳,垂直速度小,造成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助跑水平速度。我同男子在腾起水平速度大于世界优秀选手时,往往因为腾起垂直速度的差异导致跳远成绩不如同外選手。

由此可见,跳远起跳技术的训练中如何提高起跳阶段的垂直速度作为训练重点。 快速起跳能力和起跳技术应该与助跑速度利用率同步提高,在高速助跑中合理起跳,使垂直速度增大,腾起角变大,尽量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5 结论与建议

跳远后程助跑最后三步的技术动作在获得合理起跳速度中的重要性是勿容质疑的。跳远助跑在采用了最大可控速度后,重点落在了如何尽量提高垂直速度上来,不刻意强调起跳着板瞬问的“扒地”动作,积极主动“蹬地”攻板,合理减小最后一步步长,即最后三步在保持可控速度的前提下,有节奏地控制步幅步频。

参考文献:

[1]曾强毅.对跳远助跑后程速度的探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2]侯日信,侯金云.助跑——决定跳远成绩的最重要因素[J].田径,1996( 03).

[3]庞庆军.中美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二步与起跳阶段运动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陈诺娜.关于跳远训练中助跑节奏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1999( 01).

[5]The Last Three-To-Five Strides In The Long Jump ApproachCoachMike Jones

[6]冯琳.试论体育助跑与起跳训练之路[J].浙江体育科学,1997(4):10-11.

[7]陈春虎,等.我同男子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跳技术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56-59.

[8]邓卫权. 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变化对远度影响的探讨[J]..中同体育科技,2002.

[9]王东亚.我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平跑速度对跳远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5):46-48.

[10]李宏印,张勇,王兴林.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89.

On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Pawing and Stomping during the

Last Three Steps for Excellent Long Jump Athletes

Wanq Tenq

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many excellent longjump athletes ofboth home and abroad has proved that to enhance theperformance oflongjump it is crucial to improve techniques and absolute velocity in the final stage ofapproach. Literaturein long jump techniques shows that horizontal velocity is over-stressed to the detriment of vertical speed in the act oftaking off-.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techniques in the last three steps of approach. The pawing act thathip, knee and anHe joints initiate should not be over-emphasized. Instead, the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approach andthe take-offact is vital to enhancinglongjump performance.

Key words: Longjump Take-offvelocity Step frequency andlength

猜你喜欢
步频步长运动员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苏炳添、谢震业百米跑技术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苏炳添60米跑全程节奏研究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基于逐维改进的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